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83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包括称重单元、上盖、底座和线缆座,称重单元上设置有线缆;路面开设有定位槽,称重单元设置在定位槽内,上盖、底座和线缆座均设置在定位槽内,称重单元远离路面一端的表面与底座表面相抵持,称重单元靠近路面的一端与上盖表面相抵持,上盖和底座均与称重单元固定连接;底座与定位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线缆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称重单元的线缆伸入并贯穿线缆座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槽内设置底座和线缆座,可对称重单元的线缆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减少对路面开挖线缆槽的工作量,减少对路面的损坏,通过灌缝胶将各组件与路面形成一个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感称重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在公路超载检测要实现对车辆超载现象的监督,物流行业的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配送等应用场景,需要频繁的进行称重作业,对人们对快速、可靠、精准的动态称重的汽车衡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衡安装时,通常需要在其预埋在公路的宽度方向事先开挖定位槽,并在定位槽附近开挖便于各称重单元线缆走线的电缆槽,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线槽切槽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电缆槽深度难以控制,电缆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且这种安装形式也会导致电缆维护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对称重单元的线缆进行有效防护、减少路面切槽工作量的汽车衡埋地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包括称重单元(1),称重单元(1)上设置有线缆;路面开设有定位槽(2),称重单元(1)设置在定位槽(2)内,还包括上盖(3)、底座(4)和中空的线缆座(5),上盖(3)、底座(4)和线缆座(5)均设置在定位槽(2)内,称重单元(1)远离路面一端的表面与底座(4)表面相抵持,称重单元(1)靠近路面的一端与上盖(3)表面相抵持,底座(4)与定位槽(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线缆座(5)与底座(4)固定连接,称重单元(1)的线缆伸入并贯穿线缆座(5)内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底座(4)靠近路面的一端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挡块(41),上盖(3)为“U”字形;称重单元(1)远离路面的一端与挡块(41)表面和底座(4)表面相抵持;称重单元(1)靠近路面的一端与上盖(3)开口处的表面相抵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盖(3)与定位槽(2)之间、底座(4)与定位槽(2)之间和线缆座(5)与定位槽(2)之间还填充有灌缝胶(6),灌缝胶(6)将上盖(3)、底座(4)或者线缆座(5)粘接在定位槽(2)内;上盖(3)靠近路面的一端的表面的灌缝胶(6)与路面平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盖(3)、底座(4)和线缆座(5)表面均设置有凹槽(7),凹槽(7)内填充有灌缝胶(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缆座(5)的高度大于挡块(41)的高度,线缆座(5)沿着底座(4)的延伸方向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称重单元(1)包括底板(11)、顶板(12)、两个侧板(13)、弹性体(14)和应变电阻片(15),底板(11)表面固定两个侧板(13),弹性体(14)设置于底板(11)表面且位于两个侧板(13)之间,顶板(12)附着在弹性体(14)顶部表面且位于两个侧板(13)之间;弹性体(14)内部设置有若干空腔(140),应变电阻片(15)附着在空腔(140)的表面;底板(11)、两个侧板(13)和弹性体(14)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底座(4)的表面相抵持;顶板(12)、两个侧板(13)和弹性体(14)靠近地面的一端与上盖(3)的表面相抵持。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体(14)包括顶部连接片(141)、底部连接片(142)、第一连接块(143)、第二连接块(144)和中间连接片(145),顶部连接片(141)的上表面与顶板(12)的底面贴合;底部连接片(142)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贴合;顶部连接片(141)和底部连接片(142)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片(145),顶部连接片(14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块(143)与中间连接片(145)顶部连接,中间连接片(145)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块(144)与底部连接片(142)顶部连接。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片(145)中心处设有中间空腔(1400),中间连接片(145)的外侧还对称设置有左侧空腔(1401)和右侧空腔(1402),中间连接片(145)与左侧空腔(1401)、中间空腔(1400)和右侧空腔(1402)相接触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应变电阻片(15)。更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143)的侧面对称设置有顶部空腔(1403),第二连接块(144)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底部空腔(1404),顶部空腔(1403)和底部空腔(1404)均与左侧空腔(1401)或者右侧空腔(1402)连通。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两个端面盖板(16),端面盖板(16)设置在弹性体(14)的两端,端面盖板(16)的侧面分别与侧板(13)连接,端面盖板(16)靠近地面的一端与顶板(12)底部连接,端面盖板(16)远离地面的一端与底板(11)顶部连接。再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弹性体(14)沿铅垂方向形变的极限位置与上盖(3)的开口和挡块(41)靠近路面的端部相抵持的位置对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定位槽内设置底座和线缆座,可对称重单元的线缆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减少对路面开挖线缆槽的工作量,减少对路面的损坏;(2)挡块和底座使得各称重单元的检测面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消除各称重单元因安装误差导致的输出不一致的问题,提高超载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上盖、底座和线缆座与定位槽之间均填充有灌缝胶,该灌缝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固化以后韧性和抗冲击性能优良,并使得埋地装置能与路面融为一体;(4)弹性体上设置中间空腔,中间空腔相对独立且环境稳定,不易受外部因素干扰,能保证称重单元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弹性体的中间连接片受外力后会发生形变,外力撤销后会恢复原状,应变电阻片可通过形变间接进行称重,弹性体的形变受到上盖和挡块的限制,因而不易损坏;(6)上盖、底座和线缆座表面的凹槽能提高灌缝胶与上盖和底座的接触面积,加强其与地面的附着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在路面安装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上盖、底座和线缆座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底座和线缆座的组合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上盖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称重单元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称重单元的一种结构的半剖前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称重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的半剖前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称重单元的第三种结构的半剖前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的称重单元的端面盖板的安装状态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包括称重单元(1),称重单元(1)上设置有线缆;路面开设有定位槽(2),称重单元(1)设置在定位槽(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3)、底座(4)和中空的线缆座(5),上盖(3)、底座(4)和线缆座(5)均设置在定位槽(2)内,称重单元(1)远离路面一端的表面与底座(4)的表面相抵持,称重单元(1)靠近路面的一端与上盖(3)的表面相抵持,底座(4)与定位槽(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线缆座(5)与底座(4)固定连接,称重单元(1)的线缆伸入并贯穿线缆座(5)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包括称重单元(1),称重单元(1)上设置有线缆;路面开设有定位槽(2),称重单元(1)设置在定位槽(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3)、底座(4)和中空的线缆座(5),上盖(3)、底座(4)和线缆座(5)均设置在定位槽(2)内,称重单元(1)远离路面一端的表面与底座(4)的表面相抵持,称重单元(1)靠近路面的一端与上盖(3)的表面相抵持,底座(4)与定位槽(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线缆座(5)与底座(4)固定连接,称重单元(1)的线缆伸入并贯穿线缆座(5)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靠近路面的一端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挡块(41),上盖(3)为“U”字形;称重单元(1)远离路面的一端与挡块(41)表面和底座(4)表面相抵持;称重单元(1)靠近路面的一端与上盖(3)开口处的表面相抵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与定位槽(2)之间、底座(4)与定位槽(2)之间和线缆座(5)与定位槽(2)之间还填充有灌缝胶(6),灌缝胶(6)将上盖(3)、底座(4)或者线缆座(5)粘接在定位槽(2)内;上盖(3)靠近路面的一端的表面的灌缝胶(6)与路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底座(4)和线缆座(5)表面均设置有凹槽(7),凹槽(7)内填充有灌缝胶(6)。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座(5)的高度大于挡块(41)的高度,线缆座(5)沿着底座(4)的延伸方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衡埋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1)包括底板(11)、顶板(12)、两个侧板(13)、弹性体(14)和应变电阻片(15),底板(11)表面固定两个侧板(13),弹性体(14)设置于底板(11)表面且位于两个侧板(13)之间,顶板(12)附着在弹性体(14)顶部表面且位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幼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路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