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1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减速齿轮箱,端盖与内斜齿套是通过端盖上四个不同方位的安装面嵌入内斜齿套上对应的定位面来连接的,内斜齿套与内直齿套是通过内斜齿套端面上的外齿轮和内直齿套端面内的内齿轮连接的,各个行星轮是通过形状不一的行星架连接的,各个行星架之间通过中心轴来连接;一共设有三级减速,每一级采用数个相同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于太阳轮周围,从而使齿轮转动转臂的惯性力相互平衡,同时也使参与的啮合齿数增多,使得工作较为可靠,支架为输出端,输出端的一侧通过轴连接第三级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另一侧与客户产品进行连接,在客户机内设有与减速齿轮箱外形尺寸匹配的容置空间时,减速齿轮箱恰好置于容置空间内,轴向上不会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速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减速齿轮箱领域,尤其涉及减速齿轮箱。
技术介绍
目前,由轴、轴承、箱体及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箱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智能家居、运输通讯、医疗器械等领域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本专利是应用于窗帘自动升降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对于目前应用于窗帘升降减速器消耗能源和材料过多、噪音较大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减速齿轮箱,满足高效率、高寿命、低能耗和低噪音的齿轮减速器,实现承载能力大、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能力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内直齿套盖14、内斜齿套3、内直齿套2,内直齿套盖14安装于内斜齿套3的尾部,内斜齿套3的前端与内直齿套2的尾部啮合连接;内斜齿套3内设置有:马达齿12、行星齿Ⅰ11、行星架Ⅰ10、太阳齿22、轴Ⅲ23,马达齿12尾部穿过内直齿套盖14后与马达联动,马达齿12前端与行星齿Ⅰ11啮合;行星齿Ⅰ11前后两端安装于行星架Ⅰ10上,且行星齿Ⅰ11与内斜齿套3啮合,行星架Ⅰ10与太阳齿22热熔固定,太阳齿22的前端与轴Ⅲ23连接,太阳齿22的后端连接马达齿12;内直齿套2内部设置有:行星齿Ⅱ8、行星架Ⅵ9、行星架Ⅲ6、行星齿Ⅴ5,行星架Ⅲ6、行星架Ⅵ9连接,二者分别位于行星齿Ⅱ8的前后两侧,轴Ⅲ23前端穿过行星架Ⅵ9后与行星齿Ⅱ8啮合;行星齿Ⅱ8与内直齿套2啮合;行星齿Ⅱ8与行星架Ⅲ6连接,行星架Ⅲ6与行星齿Ⅴ5啮合;行星架Ⅲ6的前端轴连接支架1;支架1头部位于直齿套2外部,且与直齿套2之间密封配合。优选的,行星齿Ⅰ11的内部有轴Ⅱ21,该轴Ⅱ21插入行星架Ⅰ10内,且行星齿Ⅰ11的锯齿部分位于行星架Ⅰ10的镂空段。优选的,行星架Ⅲ6的尾部设置有轴Ⅴ20,该轴Ⅴ20穿过行星架Ⅵ9后插入轴Ⅲ23内。优选的,支架1的尾部设置有轴Ⅰ19,轴Ⅰ19与行星齿Ⅴ5连接。优选的,支架1的外部设置有O型圈16、挡圈15以及平垫圈17,挡圈15位于内直齿套2的端口处,平垫圈17位于支架1的尾部,O型圈16位于挡圈15和平垫圈17之间。优选的,内直齿套2的端口处内置轴承4,该轴承4位于O型圈16外部。优选的,内直齿套2的外部设置有O型圈Ⅱ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一共设有三级减速,每一级采用数个相同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于太阳轮周围,从而使齿轮转动转臂的惯性力相互平衡,同时也使参与的啮合齿数增多,使得工作较为可靠。同时会在每一级齿轮当中注入固态油脂以解决散热面积小,油温升高的缺陷,支架为输出端,输出端的一侧通过轴连接第三级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因此需要严格保证轴的同心度,另一侧与客户产品进行连接。在客户机内设有与减速齿轮箱外形尺寸匹配的容置空间时,减速齿轮箱恰好置于容置空间内,轴向上不会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1、支架,2、内直齿套,3、内斜齿套,4、轴承,5、行星齿Ⅴ,6、行星架Ⅲ,7、平垫圈Ⅲ,8、行星齿Ⅱ,9、行星架Ⅴ,10、行星架Ⅰ,11、行星齿Ⅰ,12、马达齿,13、滚动轴承,14、内直齿套盖,15、挡圈,16、O型圈,17、平垫圈,18、O型圈Ⅱ,19、轴Ⅰ,20、轴Ⅳ,21、轴Ⅱ,22、太阳齿,23、轴Ⅲ,24、油脂。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可知,本技术包括:内直齿套盖14、内斜齿套3、内直齿套2,内直齿套盖14安装于内斜齿套3的尾部,内斜齿套3的前端与内直齿套2的尾部啮合连接;内斜齿套3内设置有:马达齿12、行星齿Ⅰ11、行星架Ⅰ10、太阳齿22、轴Ⅲ23,马达齿12尾部穿过内直齿套盖14后与马达联动,马达齿12前端与行星齿Ⅰ11啮合;行星齿Ⅰ11前后两端安装于行星架Ⅰ10上,且行星齿Ⅰ11与内斜齿套3啮合,行星架Ⅰ10与太阳齿22热熔固定,太阳齿22的前端与轴Ⅲ23连接,太阳齿22的后端连接马达齿12;内直齿套2内部设置有:行星齿Ⅱ8、行星架Ⅵ9、行星架Ⅲ6、行星齿Ⅴ5,行星架Ⅲ6、行星架Ⅵ9连接,二者分别位于行星齿Ⅱ8的前后两侧,轴Ⅲ23前端穿过行星架Ⅵ9后与行星齿Ⅱ8啮合;行星齿Ⅱ8与内直齿套2啮合;行星齿Ⅱ8与行星架Ⅲ6连接,行星架Ⅲ6与行星齿Ⅴ5啮合;行星架Ⅲ6的前端轴连接支架1;支架1头部位于直齿套2外部,且与直齿套2之间密封配合。优选的,行星齿Ⅰ11的内部有轴Ⅱ21,该轴Ⅱ21插入行星架Ⅰ10内,且行星齿Ⅰ11的锯齿部分位于行星架Ⅰ10的镂空段。优选的,行星架Ⅲ6的尾部设置有轴Ⅴ20,该轴Ⅴ20穿过行星架Ⅵ9后插入轴Ⅲ23内。优选的,支架1的尾部设置有轴Ⅰ19,轴Ⅰ19与行星齿Ⅴ5连接。优选的,支架1的外部设置有O型圈16、挡圈15以及平垫圈17,挡圈15位于内直齿套2的端口处,平垫圈17位于支架1的尾部,O型圈16位于挡圈15和平垫圈17之间。优选的,内直齿套2的端口处内置轴承4,该轴承4位于O型圈16外部。优选的,内直齿套2的外部设置有O型圈Ⅱ18。马达带动马达齿12转动,马达齿12与行星齿Ⅰ11啮合,因此一级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Ⅰ11与内斜齿套3内齿啮合,外壳为固定件,带动行星架Ⅰ10转动,且行星架Ⅰ10与太阳齿22热熔在一起,从而带动太阳齿22转动,太阳齿22与行星齿Ⅱ8啮合,从而二级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Ⅱ8与内直齿套2内齿啮合,外壳同样为固定件,因此带动行星架Ⅲ6、行星架Ⅵ9转动,行星架Ⅲ6上的齿轮与行星齿Ⅴ5啮合,带动三级行星齿轮转动,三级行星齿轮同样与内直齿套内齿啮合,带动支架1转动,从而实现齿轮箱整体运动。一共设有三级减速,每一级采用数个相同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于太阳轮周围,从而使齿轮转动转臂的惯性力相互平衡,同时也使参与的啮合齿数增多,使得工作较为可靠,同时会在每一级齿轮当中注入固态油脂以解决散热面积小,油温升高的缺陷,支架为输出端,输出端的一侧通过轴连接第三级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因此需要严格保证轴的同心度,另一侧与客户产品进行连接,在客户机内设有与减速齿轮箱外形尺寸匹配的容置空间时,减速齿轮箱恰好置于容置空间内,轴向上不会移动。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直齿套盖(14)、内斜齿套(3)、内直齿套(2),内直齿套盖(14)安装于内斜齿套(3)的尾部,内斜齿套(3)的前端与内直齿套(2)的尾部啮合连接;内斜齿套(3)内设置有:马达齿(12)、行星齿Ⅰ(11)、行星架Ⅰ(10)、太阳齿(22)、轴Ⅲ(23),马达齿(12)尾部穿过内直齿套盖(14)后与马达联动,马达齿(12)前端与行星齿Ⅰ(11)啮合;行星齿Ⅰ(11)前后两端安装于行星架Ⅰ(10)上,且行星齿Ⅰ(11)与内斜齿套(3)啮合,行星架Ⅰ(10)与太阳齿(22)热熔固定,太阳齿(22)的前端与轴Ⅲ(23)连接,太阳齿(22)的后端连接马达齿(12);内直齿套(2)内部设置有:行星齿Ⅱ(8)、行星架Ⅵ(9)、行星架Ⅲ(6)、行星齿Ⅴ(5),行星架Ⅲ(6)、行星架Ⅵ(9)连接,二者分别位于行星齿Ⅱ(8)的前后两侧,轴Ⅲ(23)前端穿过行星架Ⅵ(9)后与行星齿Ⅱ(8)啮合;行星齿Ⅱ(8)与内直齿套(2)啮合;行星齿Ⅱ(8)与行星架Ⅲ(6)连接,行星架Ⅲ(6)与行星齿Ⅴ(5)啮合;行星架Ⅲ(6)的前端轴连接支架(1);支架(1)头部位于直齿套(2)外部,且与直齿套(2)之间密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直齿套盖(14)、内斜齿套(3)、内直齿套(2),内直齿套盖(14)安装于内斜齿套(3)的尾部,内斜齿套(3)的前端与内直齿套(2)的尾部啮合连接;内斜齿套(3)内设置有:马达齿(12)、行星齿Ⅰ(11)、行星架Ⅰ(10)、太阳齿(22)、轴Ⅲ(23),马达齿(12)尾部穿过内直齿套盖(14)后与马达联动,马达齿(12)前端与行星齿Ⅰ(11)啮合;行星齿Ⅰ(11)前后两端安装于行星架Ⅰ(10)上,且行星齿Ⅰ(11)与内斜齿套(3)啮合,行星架Ⅰ(10)与太阳齿(22)热熔固定,太阳齿(22)的前端与轴Ⅲ(23)连接,太阳齿(22)的后端连接马达齿(12);内直齿套(2)内部设置有:行星齿Ⅱ(8)、行星架Ⅵ(9)、行星架Ⅲ(6)、行星齿Ⅴ(5),行星架Ⅲ(6)、行星架Ⅵ(9)连接,二者分别位于行星齿Ⅱ(8)的前后两侧,轴Ⅲ(23)前端穿过行星架Ⅵ(9)后与行星齿Ⅱ(8)啮合;行星齿Ⅱ(8)与内直齿套(2)啮合;行星齿Ⅱ(8)与行星架Ⅲ(6)连接,行星架Ⅲ(6)与行星齿Ⅴ(5)啮合;行星架Ⅲ(6)的前端轴连接支架(1);支架(1)头部位于直齿套(2)外部,且与直齿套(2)之间密封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铭之嘉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