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转子,转子与主体之间形成液压通道,液压通道分别连通有开设在主体上的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分别连通回油存储腔体,回油存储腔体上设有连通液压通道的补油通道,补油通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液压马达的驱动轴温度的测温探头,测温探头通过无线模块与外部控制器连接;主体上套设有密封罩,密封罩与主体之间形成导向腔体,导向腔体下方设有导油通道,导油通道连通有储油腔,且靠近导油通道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强,能够自动调节液压马达降温或升温,防止泄露污染水资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传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传动是一种实现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传动装置,具体是通过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变为其输出轴的机械能(转矩和转速)。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械、船舶、起扬机、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矿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石油化工、港口机械等。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压传动采用油液作为传动介质,工作液体可以通过管路输送到任何位置,因此使得液压马达的执行元件和液压泵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因此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中。虽然液压系统由于液压马达具有可操控性强、传动平稳、高速启动和频繁变向的优点,能够广泛适用于陆地机械和涉水机械的应用。但是液压马达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液压马达的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效率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工作,存在一定困难;2、作为介质的油液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使得液压马达的配合面不可避免地有泄漏存在,导致液压传动无法保证严重的传动比;同时若液压马达应用在涉水的工作环境中,油液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就目前而言,现有技术中的液压马达的密封技术仅仅是利用液压马达自身的配合结构实现密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液压马达的泄漏和防水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油液泄漏对水资源的污染以及液压马达渗水导致油液污染,损坏液压元件,造成液压马达故障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冷却液对液压马达进行降温处理,防止液压马达过热影响性能和效率;当液压马达涉水作业时,冷却液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液压马达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进而影响液压马达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增强液压系统的液压马达的密封性能,并且实现液压马达的温度调节,保持液压马达正常工作温度是液压马达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具有适应性强,能够应用于多种设备的的优点,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液压系统应用在设备上后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工作困难,防水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与外部液压管连接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的外部液压管连接有为所述液压马达供能的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包括液压泵、柴油机、油箱,所述油箱通过输油管连接所述柴油机,所述柴油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为所述液压泵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管为所述液压马达输送液压油;所述主体内设有转子,所述转子与主体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的液压通道,所述液压通道分别连通有开设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上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分别连通回油存储腔体,所述回油存储腔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液压通道的补油通道,所述补油通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轴温度的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通过无线模块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所述主体上套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导向腔体,所述导向腔体下方设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连通有储油腔,且靠近所述导油通道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单向阀。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液压马达上设置用于检测驱动轴温度的测温探头,测温探头连接外部控制器,将其实时检测到的温度信息通过无线模块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信息控制液压马达的升温或降温。具体是指控制器接收到温度过高的信号时,远程控制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打开,使得液压通道内热的液压油经过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流向回油存储腔体内,使得外部液压站的冷的液压油进入液压马达的液压通道内,直到液压马达工作温度恢复正常,关闭所述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控制器接收到温度高低的信号时,远程控制第一单向阀打开,将冷却降温时排出的热的液压油重新补充到液压通道内,直至液压马达工作温度恢复正常,关闭所述第一单向阀,起到升温作用。使得本技术的液压马达能够自动调节温度,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液压马达使用困难的情况发生,适用于多种工作温度的使用场景;并且在整个液压马达的外部套设一个密封罩,增加液压马达在涉水环境工作时的防水密封性能,同时密封罩内的导油腔体和导油通道,能够将液压马达运作时不可避免地泄漏的液压油引导到储油腔内,防止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渗出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使得本技术的液压系统具备适应性强,能够应用于多种设备的的优点,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液压系统应用在设备上后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工作困难,防水性能差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地,所述液压管上设有节流阀。优选地,所述转子的两端上设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驱动轴之间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二盖体和驱动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轴承上设有第二轴套。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密封压盖,所述密封压盖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耐高温防尘圈,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耐高温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压盖上开设有用于润滑所述驱动轴的润滑油通道以及用于封堵所述润滑油通道的堵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套上设有与所述润滑油通道相连通的油槽。优选地,所述密封罩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密封罩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设定耐高温密封环。以上改进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密封压盖上开设的润滑油通道和第二轴套上的油槽为所述第二轴套注入润滑油,润滑所述第二轴套,确保驱动轴的转动顺畅。2、在液压管上设置节流阀,通过节流阀控制液压油的输入效率,从而调节液压马达的运作效率,使得液压系统的效率可控化。3、在密封压盖和驱动轴之间设置耐高温防尘圈可以防止灰尘由密封压盖与第二轴套之间的缝隙进入液压马达内部。4、在驱动轴和主体之间设置耐高温密封圈,防止液压马达在涉水运作时,水渗入液压马达内部。5、在密封罩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设定耐高温密封环,进一步提高液压马达的密封性能,防止液压马达在涉水运作时,水渗入液压马达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马达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13-驱动轴、131-密封压盖、132-耐高温防尘圈、133-耐高温密封圈、2-转子、21-液压通道、22-第一盖体、23-第二盖体、24-第一轴承、241-第一轴套、25-第二轴承、251-第二轴套、3-第一回油通道、31-第三单向阀、4-第二回油通道、41-第四单向阀、5-回油存储腔体、51-补油通道、6-第一单向阀、7-测温探头、8-密封罩、81-导向腔体、82-导油通道、83-储油腔、84-耐高温密封环、9-第二单向阀、1A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上设有与外部液压管连接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的外部液压管(6A)连接有为所述液压马达供能的液压站(1A),所述液压站(1A)包括液压泵(2A)、柴油机(3A)、油箱(4A),所述油箱(4A)通过输油管(5A)连接所述柴油机(3A),所述柴油机(3A)与所述液压泵(2A)连接,为所述液压泵(2A)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2A)连接所述液压管(6A)为所述液压马达输送液压油;所述主体(1)内设有转子(2),所述转子(2)与主体(1)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的液压通道(21),所述液压通道(21)分别连通有开设在所述主体(1)上的第一回油通道(3)和第二回油通道(4),所述第一回油通道(3)和第二回油通道(4)上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31)和第四单向阀(41);所述第一回油通道(3)和第二回油通道(4)分别连通回油存储腔体(5),所述回油存储腔体(5)上设有连通所述液压通道(21)的补油通道(51),所述补油通道(5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轴(13)温度的测温探头(7),所述测温探头(7)通过无线模块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所述主体(1)上套设有密封罩(8),所述密封罩(8)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导向腔体(81),所述导向腔体(81)下方设有导油通道(82),所述导油通道(82)连通有储油腔(83),且靠近所述导油通道(82)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单向阀(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上设有与外部液压管连接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的外部液压管(6A)连接有为所述液压马达供能的液压站(1A),所述液压站(1A)包括液压泵(2A)、柴油机(3A)、油箱(4A),所述油箱(4A)通过输油管(5A)连接所述柴油机(3A),所述柴油机(3A)与所述液压泵(2A)连接,为所述液压泵(2A)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2A)连接所述液压管(6A)为所述液压马达输送液压油;所述主体(1)内设有转子(2),所述转子(2)与主体(1)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的液压通道(21),所述液压通道(21)分别连通有开设在所述主体(1)上的第一回油通道(3)和第二回油通道(4),所述第一回油通道(3)和第二回油通道(4)上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31)和第四单向阀(41);所述第一回油通道(3)和第二回油通道(4)分别连通回油存储腔体(5),所述回油存储腔体(5)上设有连通所述液压通道(21)的补油通道(51),所述补油通道(5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轴(13)温度的测温探头(7),所述测温探头(7)通过无线模块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所述主体(1)上套设有密封罩(8),所述密封罩(8)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导向腔体(81),所述导向腔体(81)下方设有导油通道(82),所述导油通道(82)连通有储油腔(83),且靠近所述导油通道(82)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单向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上设有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辉,陆永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润辉研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