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制冷回路,油循环回路,待冷设备,通过制冷回路上的风机对油循环回路上的换热器进行冷却,使待冷设备中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得到冷却,从而避免液压油油温过高时,会引起密封元件被频繁损坏的现象,并且通过在待冷设备中散热箱对使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与切削液进行热交换,降低液压油油温的同时提高切削液的温度,充分利用热能,并通过风冷箱对液压油进行冷却,多次冷却液压油可有效减低其油温,满足了实际使用时的降温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冷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五个部分组成,数控机床液压系统中作为动力站的液压站,通常使用工作压力高的油性介质即液压油作为动力传输,然而,在动力传输过程中,液压油由于挤压运动而产生大量热量,直接影响液压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的冷却设备存在降温单一,冷却速度慢,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降温需求,当液压油油温过高时,会引起密封元件被频繁损坏的现象,造成漏油的情况,须停止使用设备,大大的局限了设备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能够有效对液压油进行冷却,进而提高了液压油的冷却速度,有效地将液压油降到正常工作的油温,满足了实际使用时的降温需求。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制冷回路,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及蒸发器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连通组成,冷凝器上设置有风机;油循环回路,包括由待冷设备、换热器、蒸发器依次通过油管道连通组成,风机与换热器的位置相对,并且风机吹出的冷风对换热器进行冷却;待冷设备,包括床身,床身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床身的上部安装有散热箱,以及与散热箱连通的风冷箱,液压油箱与散热箱、风冷箱通过油管依次连通,液压油箱还与换热器、蒸发器依次连通,散热箱上开设有用于切削液进出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散热箱内部设置第一盘管,风冷箱内设置第二盘管,盘管的一端与液压油箱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盘管连通,第二盘管的端部延伸到液压油箱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制冷回路上的风机对油循环回路上的换热器进行冷却,使待冷设备中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得到冷却,从而避免液压油油温过高时,会引起密封元件被频繁损坏的现象,并且通过在待冷设备中散热箱对使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与切削液进行热交换,降低液压油油温的同时提高切削液的温度,充分利用热能,并通过风冷箱对液压油进行冷却,多次冷却液压油可有效减低其油温,满足了实际使用时的降温需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液压油箱包括箱体,箱体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有相互平行放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把箱体分成高沉淀仓、中沉淀仓和低沉淀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液压油箱中的油通过通孔在高沉淀仓、中沉淀仓和低沉淀仓之间流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箱体的内侧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油管的卡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箱体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视窗,视窗上嵌装有滤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换热器的两端还并联设置有并联油路,换热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关,并联油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液压油箱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风冷箱的顶部安装有排气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盘管沿散热箱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盘管沿风冷箱的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布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油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待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制冷回路100,油循环回路200,待冷设备300。上述中的制冷回路100,包括由压缩机110、冷凝器120、节流阀140及蒸发器130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连通组成,冷凝器120上设置有风机150;上述中的油循环回路200,包括由待冷设备300、换热器210、蒸发器130依次通过油管道连通组成,风机150与换热器210的位置相对,并且风机150吹出的冷风对换热器210进行冷却;通过压缩机110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成液态,再经过冷凝器120使附近空气冷却,风机150把冷空气吹出对换热器210进行冷却,然后制冷剂回流到蒸发器130中变成气态,其中换热器210中有从待冷设备300中抽出的高温液压油,通过冷空气对高温的液压油进行热交换使其温度降低,从而避免液压油油温过高时,会引起密封元件被频繁损坏的现象,并且液压油回流到蒸发器130中利用余热对制冷剂加热使其蒸发成气态,可再次降低液压油的温度。另外,上述中的待冷设备300,包括床身,床身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330,床身的上部安装有散热箱310,以及与散热箱310连通的风冷箱320,液压油箱330与散热箱310、风冷箱320通过油管依次连通,液压油箱330还与换热器210、蒸发器130依次连通,散热箱310上开设有用于切削液进出的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散热箱310内部设置第一盘管313,风冷箱320内设置第二盘管314,盘管的一端与液压油箱330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盘管314连通,第二盘管314的端部延伸到液压油箱330内。本实施例中,机床的切削液注入到散热箱310中对液压油进行冷却,并提高切削液的温度,充分利用热能,在液压油温度较低时,无需开启制冷回路100及油循环回路200,仅需要通过机床的切削液及风冷西箱对其进行冷却即可,当液压油温度较高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冷回路,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及蒸发器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连通组成,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风机;/n油循环回路,包括由待冷设备、换热器、所述蒸发器依次通过油管道连通组成,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的位置相对,并且所述风机吹出的冷风对所述换热器进行冷却;/n所述待冷设备,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所述床身的上部安装有散热箱,以及与所述散热箱连通的风冷箱,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散热箱、风冷箱通过油管依次连通,所述液压油箱还与所述换热器、蒸发器依次连通,所述散热箱上开设有用于切削液进出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箱内部设置第一盘管,所述风冷箱内设置第二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盘管连通,所述第二盘管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液压油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回路,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及蒸发器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连通组成,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风机;
油循环回路,包括由待冷设备、换热器、所述蒸发器依次通过油管道连通组成,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的位置相对,并且所述风机吹出的冷风对所述换热器进行冷却;
所述待冷设备,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箱,所述床身的上部安装有散热箱,以及与所述散热箱连通的风冷箱,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散热箱、风冷箱通过油管依次连通,所述液压油箱还与所述换热器、蒸发器依次连通,所述散热箱上开设有用于切削液进出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箱内部设置第一盘管,所述风冷箱内设置第二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盘管连通,所述第二盘管的端部延伸到所述液压油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有相互平行放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把所述箱体分成高沉淀仓、中沉淀仓和低沉淀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液压油箱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奔胜隆数控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