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霜玲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40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包括拆卸结构、除雾结构、减震结构和门体,所述门体的底端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门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门体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除雾结构,所述除雾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所述除雾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箱体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螺杆,且螺杆贯穿于第一滑块,所述螺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箱体外壁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安装在门两侧的减震块,减震块里面有弹簧,弹簧上有减震板,在开门时,门会撞到减震板上,可以进行减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
本技术涉及智能感应
,具体为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
技术介绍
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在各大便利店、银行和高档场所随处可见,由于生活水品的提高,普通民众的家庭也引入了智能化,自动门也逐渐增加,但现在大部分的门还是手动的,使用时不仅不方便,还费时费力,所以自动门在不久会慢慢代替手动门。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在使用时拆卸不便,维护麻烦而且安装也不方便;(2)传统的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在冬天使用时会产生雾气,不能除去玻璃上的雾气;(3)传统的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在开门时不能减震,容易对玻璃门照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维护不便、不能除雾和不能减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包括拆卸结构、除雾结构、减震结构和门体,所述门体的底端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包括拆卸结构(1)、除雾结构(3)、减震结构(8)和门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9)的底端均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内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所述门体(9)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结构(8),所述门体(9)的顶端设置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除雾结构(3),所述除雾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2),所述除雾结构(3)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箱(5),所述箱体(1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2),所述箱体(13)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螺杆(6),且螺杆(6)贯穿于第一滑块(4),所述螺杆(6)的一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包括拆卸结构(1)、除雾结构(3)、减震结构(8)和门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9)的底端均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内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0),所述门体(9)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结构(8),所述门体(9)的顶端设置有箱体(13),所述箱体(13)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除雾结构(3),所述除雾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2),所述除雾结构(3)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箱(5),所述箱体(1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2),所述箱体(13)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螺杆(6),且螺杆(6)贯穿于第一滑块(4),所述螺杆(6)的一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箱体(13)外壁的两侧设置有拆卸结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动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结构(1)的内部依次安装有第一螺栓(101)、连接块(102)和螺母(103),连接块(102)均固定连接于箱体(13)外壁的两侧,连接块(102)的顶端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卫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霜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