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霜玲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25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室,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烘干室的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的驱动电机,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干机,所述烘干室内顶壁设置有若干开口朝向传送带的分流筒,若干所述分流筒与烘干室之间转动连接且由驱动装置驱动分流筒绕其转轴往复转动,若干所述分流筒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连接并连通烘干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将印刷品进行多方向烘干,实现均匀受热的优点。均匀受热的优点。均匀受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具体为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其中纸张印刷是通过印刷机器安装模板将油墨印制到纸张上,使油墨在纸张上形成与模板相同的文字、图像产品,刚印刷出来的纸张油墨未干,不能重叠,重叠后会使纸上的图像变花。
[0003]目前,对于刚印刷出来的纸张往往采用摊开晾干的方式,但是这种晾干方式不仅占用空间大,还需要晾干时间,影响加工效率。
[0004]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683114U提出的“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室,且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支架,其中一个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贯穿底座的一侧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烘干室设有内腔,且所述烘干室的上表面安装有吸风机,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上端设有横板,且所述第二管道内部由下而上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日光灯,所述内腔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烘干机,虽然本技术能够满足通过烘干机快速将印刷品进行烘干的特点。
[0005]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技术的烘干机只能对印刷品进行单一方向的吹风,使得印刷品的表面受热不均匀,影响烘干的效果。
[0006]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室,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烘干室的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的驱动电机,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干机,所述烘干室内顶壁设置有若干开口朝向传送带的分流筒,若干所述分流筒与烘干室之间转动连接且由驱动装置驱动分流筒绕其转轴往复转动,若干所述分流筒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连接并连通烘干机。
[0009]优选的,所述分流筒呈底端为弧面的圆锥状,所述分流筒的开口由若干个通气孔组成,所述通气孔沿分流筒底端的弧面周向分布,且外圈的通气孔直径大于内圈,所述分流筒的弧面外侧壁设置有一层圆环片,所述圆环片上分布有与内圈的通气孔大小位置相对应的孔位,所述圆环片与分流筒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圆盘、摆杆和驱动杆,所述摆杆转动连接于圆盘正下方,且所述摆杆接近圆盘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摆杆的腰形孔,所述圆盘接近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腰形孔嵌合的拨动柱,所述摆杆远离腰形孔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齿,所
述驱动杆一端与分流筒上端铰接且驱动杆上端设有与第一弧形齿啮合的齿条,所述分流筒顶部也设有与驱动杆的齿条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所述圆盘由往复电机驱动并通过摆杆和驱动杆带动分流筒进行往复摆动。
[0011]优选的,所述分流筒的摆动角度为-30度至30度。
[0012]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管为由304或301不锈钢制成的软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室,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烘干室的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的驱动电机,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烘干机,所述烘干室内顶壁设置有若干开口朝向传送带的分流筒,若干所述分流筒与烘干室之间转动连接且由驱动装置驱动分流筒绕其转轴往复转动,若干所述分流筒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连接并连通烘干机,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将印刷品输送到烘干室内,烘干机通过柔性连接管将热气流传送到分流筒内,分流筒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其转轴往复转动,通过开口将热气流均匀、多方向吹向印刷品,使印刷品受热均匀,更加快速完成烘干。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烘干室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凸显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底座;2、烘干室;3、传送带;4、驱动电机;5、烘干机;6、分流筒;61、通气孔;62、圆环片;7、驱动装置;71、圆盘;711、拨动柱;72、摆杆;721、腰形孔;722、第一弧形齿;723、第二弧形齿;73、驱动杆;731、齿条;8、柔性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室2,底座1上还设置有穿过烘干室2的传送带3以及驱动传送带3的驱动电机4,烘干室2内设置有烘干机5,烘干室2内顶壁设置有若干开口朝向传送带3的分流筒6,若干分流筒6与烘干室2之间转动连接且由驱动装置7驱动分流筒6绕其转轴往复转动,若干分流筒6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8连接并连通烘干机5。
[0024]如图2所示,分流筒6的摆动角度为-30度至30度,在-30度至30度的摆动范围内,使烘干机5传送的热气流通过分流筒6均匀吹向印刷品,由此能够使印刷品表面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0025]如图2所示,柔性连接管8为由304或301不锈钢制成的软管,不锈钢软管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抗拉性和防水性,可以有效防止烘干机5输送的热气流安全传送到分流筒6内,且避免分流筒6在摆动过程中被柔性连接管8拉扯。
[0026]如图3所示,分流筒6呈底端为弧面的圆锥状,分流筒6的开口由若干个通气孔61组成,通气孔61沿分流筒6底端的弧面周向分布,且外圈的通气孔61直径大于内圈,分流筒6的弧面外侧壁设置有一层圆环片62,圆环片62上分布有与内圈的通气孔61大小位置相对应的孔位,圆环片62与分流筒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通过设置圆环片62,当烘干室2内温度过高时,通过转轴将圆环片62转动,堵住通气孔61,减少烘干室2内的热气流量,可以有效对印刷品表面的热气流量进行控制。
[0027]如图4所示,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烘干室(2),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穿过所述烘干室(2)的传送带(3)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带(3)的驱动电机(4),所述烘干室(2)内设置有烘干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2)内顶壁设置有若干开口朝向传送带(3)的分流筒(6),若干所述分流筒(6)与烘干室(2)之间转动连接且由驱动装置(7)驱动分流筒(6)绕其转轴往复转动,若干所述分流筒(6)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管(8)连接并连通烘干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厂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筒(6)呈底端为弧面的圆锥状,所述分流筒(6)的开口由若干个通气孔(61)组成,所述通气孔(61)沿分流筒(6)底端的弧面周向分布,且外圈的通气孔(61)直径大于内圈,所述分流筒(6)的弧面外侧壁设置有一层圆环片(62),所述圆环片(62)上分布有与内圈的通气孔(61)大小位置相对应的孔位,所述圆环片(62)与分流筒(6)之间通过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威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霜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