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屏蔽门,包括屏蔽门装置,在门框的上端设置储水箱,并利用水管连接门框顶板的外壁上的烟感喷雾器,火灾发生时,烟感喷雾器感应到烟雾立即给屏蔽门附近区域进行喷淋灭火,阻止火势继续向屏蔽门内的房间蔓延,为消防人员的救援争取时间,提高失火时屏蔽门内部房间人员的获救率,在门板侧壁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安装烟气处理机构,利用环形管、支管、吸气筒和排风管连通房间的通风管道,将浓烟吸收转移到通风管道内并利用其排出,避免过多的浓烟渗透进房间内造成其内部的工作人员窒息死亡,并在在门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呼吸面具放置盒,给工作人员提供呼吸面具,提高其在失火时的获救率;该消防屏蔽门,防护性能好,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屏蔽门
本技术涉及安全设备
,具体为一种消防屏蔽门。
技术介绍
屏蔽门是指在站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而计算机房、精密仪器仪表室、计量室以及中心枢纽控制室等特殊场合建筑物内也广泛应用到屏蔽门。但是传统的屏蔽门结构简单,对于火灾的发生缺乏有效的抵御能力,不能有效的阻止火焰的蔓延和烟气的渗透,过多的烟气集中在房间里容易导致房间内的工作人员窒息死亡,不能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防护性能差。故,我们推出一种消防屏蔽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在门框的上端设置储水箱,并利用水管连接门框顶板的外壁上的烟感喷雾器,在门板上设置烟气处理机构,以及在门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呼吸面具放置盒,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屏蔽门,包括屏蔽门装置,所述屏蔽门装置包括门框、储水箱、烟感喷雾器、PLC控制器终端、门板、铰链、烟气处理机构、卡块和锁扣机构,门框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烟感喷雾器分别固定连接于门框的顶板的外壁两侧,门框的一侧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终端,门板通过铰链与门框远离PLC控制器终端一侧的外壁固定相连,门板的正面上端设置有烟气处理机构,卡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与PLC控制器终端同侧的门板的侧壁上,卡块配合门框内壁上卡槽内的锁扣机构对门框与门板进行锁定。进一步地,所述门框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呼吸面具放置盒。进一步地,所述门框的顶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水管,水管连接储水箱和烟感喷雾器。进一步地,所述门板包括内芯、隔热层和外壳,内芯的两侧分别贴合设置隔热层,隔热层的外壁上包裹外壳。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和外壳分别为聚氨酯材料和耐高温合金钢材料所制成的构件。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处理机构包括壳体、环形管、支管、吸气筒和排风管,壳体卡合在门板侧壁上的安装槽内,壳体内部设置有环形管,环形管的内侧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支管,支管的非连接端均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安装槽内,且末端均固定连接吸气筒,排风管的一端与环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门框的侧壁并向外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网。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安装板、电动伸缩杆和插销,安装板安装在门框内壁上卡槽内,安装板的非连接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一端,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插销,插销与卡块上端的插孔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在门框的上端设置储水箱,并利用水管连接门框顶板的外壁上的烟感喷雾器,火灾发生时,烟感喷雾器感应到烟雾立即给屏蔽门附近区域进行喷淋灭火,阻止火势继续向屏蔽门内的房间蔓延,为消防人员的救援争取时间,提高失火时屏蔽门内部房间人员的获救率。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在门板侧壁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安装烟气处理机构,利用环形管、支管、吸气筒和排风管连通房间的通风管道,将失火时产生的浓烟吸收转移到通风管道内并利用其排出,避免过多的浓烟渗透进房间内造成其内部的工作人员窒息死亡,并在在门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呼吸面具放置盒,给工作人员提供呼吸面具,提高其在失火时的获救率。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在门框的非固定端两侧的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终端,结合卡块和锁扣机构对门板进行锁定,PLC控制器终端采用密码和指纹双层验证开启方式,提高对重要建筑物内部设施的防护性,既缩减了重要设备被盗窃的几率,又避免传统屏蔽门钥匙丢失所带来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门板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烟气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扣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屏蔽门装置;11、门框;12、储水箱;13、烟感喷雾器;14、PLC控制器终端;15、门板;151、内芯;152、隔热层;153、外壳;16、铰链;17、烟气处理机构;171、壳体;172、环形管;173、支管;174、吸气筒;175、排风管;176、防火网;18、卡块;19、锁扣机构;191、安装板;192、电动伸缩杆;193、插销;110、呼吸面具放置盒;111、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消防屏蔽门,包括屏蔽门装置1,屏蔽门装置1包括门框11、储水箱12、烟感喷雾器13、PLC控制器终端14、门板15、铰链16、烟气处理机构17、卡块18和锁扣机构19,门框11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12,烟感喷雾器13分别固定连接于门框11的顶板的外壁两侧,门框1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终端14,门板15包括内芯151、隔热层152和外壳153,内芯151的两侧分别贴合设置隔热层152,隔热层152的外壁上包裹外壳153,且隔热层152和外壳153分别为聚氨酯材料和耐高温合金钢材料所制成的构件,门板15通过铰链16与门框11远离PLC控制器终端14一侧的外壁固定相连,门板15的正面上端设置有烟气处理机构17,卡块18分别固定连接于与PLC控制器终端14同侧的门板15的侧壁上,卡块18配合门框11内壁上卡槽内的锁扣机构19对门框11与门板15进行锁定,门框11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呼吸面具放置盒110。请参阅图3,一种消防屏蔽门,烟气处理机构17包括壳体171、环形管172、支管173、吸气筒174和排风管175,壳体171卡合在门板15侧壁上的安装槽内,壳体171内部设置有环形管172,环形管172的内侧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支管173,支管173的非连接端均贯穿壳体171并延伸至安装槽内,且末端均固定连接吸气筒174,排风管175的一端与环形管17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门框11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且与房间的通风管道相连通,壳体17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火网176。请参阅图4,一种消防屏蔽门,锁扣机构19包括安装板191、电动伸缩杆192和插销193,安装板191安装在门框11内壁上卡槽内,安装板191的非连接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92的一端,电动伸缩杆192的另一端设置插销193,插销193与卡块18上端的插孔过盈配合。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在门框11的上端设置储水箱12,并利用水管111连接门框11顶板的外壁上的烟感喷雾器13,火灾发生时,烟感喷雾器13感应到烟雾立即给屏蔽门附近区域进行喷淋灭火,阻止火势继续向屏蔽门内的房间蔓延,为消防人员的救援争取时间,提高失火时屏蔽门内部房间人员的获救率;在门板15侧壁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安装烟气处理机构17,利用环形管172、支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屏蔽门,包括屏蔽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装置(1)包括门框(11)、储水箱(12)、烟感喷雾器(13)、PLC控制器终端(14)、门板(15)、铰链(16)、烟气处理机构(17)、卡块(18)和锁扣机构(19),门框(11)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12),烟感喷雾器(13)分别固定连接于门框(11)的顶板的外壁两侧,门框(1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终端(14),门板(15)通过铰链(16)与门框(11)远离PLC控制器终端(14)一侧的外壁固定相连,门板(15)的正面上端设置有烟气处理机构(17),卡块(18)分别固定连接于与PLC控制器终端(14)同侧的门板(15)的侧壁上,卡块(18)配合门框(11)内壁上卡槽内的锁扣机构(19)对门框(11)与门板(15)进行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屏蔽门,包括屏蔽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装置(1)包括门框(11)、储水箱(12)、烟感喷雾器(13)、PLC控制器终端(14)、门板(15)、铰链(16)、烟气处理机构(17)、卡块(18)和锁扣机构(19),门框(11)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12),烟感喷雾器(13)分别固定连接于门框(11)的顶板的外壁两侧,门框(1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PLC控制器终端(14),门板(15)通过铰链(16)与门框(11)远离PLC控制器终端(14)一侧的外壁固定相连,门板(15)的正面上端设置有烟气处理机构(17),卡块(18)分别固定连接于与PLC控制器终端(14)同侧的门板(15)的侧壁上,卡块(18)配合门框(11)内壁上卡槽内的锁扣机构(19)对门框(11)与门板(15)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1)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呼吸面具放置盒(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1)的顶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水管(111),水管(111)连接储水箱(12)和烟感喷雾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5)包括内芯(151)、隔热层(152)和外壳(153),内芯(151)的两侧分别贴合设置隔热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卫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霜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