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2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属于市政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预制管节,预制管节两端连接着承插口,该承插口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制管节长度方向两端的插口和承口;预制管节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预埋钢板,上下预埋钢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型钢立柱,型钢立柱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上下侧的预埋钢板上;预制管节的内壁以及型钢立柱上沿高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托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管廊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大的不足,提供的预制管节便于通过顶管法进行施工,提高工业化程度,缩短施工作业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管廊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大多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开挖方式修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和城镇居民生活,还要面临拆迁的压力,且施工受气候影响因素大,作业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相比于传统开挖施工法,顶管技术是一种非开挖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技术,对路面破坏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也无需拆迁和管网迁改,施工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施工周期短,在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管廊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案例应用仍然较少,结构更为多样化、更便于施工应用的预制管廊结构也成为行业内不断追求的目标。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405504.0,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高强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由外侧和/或内侧有凸起的波形板构成的顶板、底板和两侧板拼装形成箱型管节,该箱型管节沿轴向拼装形成综合管廊;其中,该箱型管节的棱边处设有纵梁,沿箱型管节轴向在顶板和/或底板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节(100),预制管节(100)两端连接着承插口(110),该承插口(110)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制管节(100)长度方向两端的插口(111)和承口(112);预制管节(100)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预埋钢板(101),上下预埋钢板(101)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型钢立柱(102),型钢立柱(102)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上下侧的预埋钢板(101)上;预制管节(100)的内壁以及型钢立柱(102)上沿高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托臂(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节(100),预制管节(100)两端连接着承插口(110),该承插口(110)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制管节(100)长度方向两端的插口(111)和承口(112);预制管节(100)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预埋钢板(101),上下预埋钢板(101)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型钢立柱(102),型钢立柱(102)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上下侧的预埋钢板(101)上;预制管节(100)的内壁以及型钢立柱(102)上沿高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托臂(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管节(100)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沿长度方向分别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预埋钢板(101),上下对应的两个预埋钢板(101)之间均连接有型钢立柱(102),预埋钢板(101)表面与预制管节(100)的内壁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型钢立柱(102)的长宽均不大于与其端部连接的预埋钢板(101)的长宽尺寸,且相邻型钢立柱(102)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预埋钢板(101)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管节(100)的内壁左右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预埋槽(104),预埋槽(104)沿内壁的高度方向延伸分布,预埋槽(104)内连接设置有托臂(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小明孔繁锋袁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