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杰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2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包括开挖在土壤层上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内底浇筑有混凝土底层,所述基坑的内底紧邻混凝土底层侧边位置处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的内部填充有凝结石层,所述混凝土底层的上部浇筑有混凝土外墙体,所述基坑的侧壁与混凝土外墙体自基坑至混凝土外墙体依次填充有砂砾层和防水层,所述砂砾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所述防水层包括交替铺设的多组第一生石灰层和黏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凝结石层来提高基坑底部的密实度对地下建筑物底部进行防水,通过砂砾层起到疏水的作用,防止雨水集聚,而通过土工布隔水,通过防水层进行吸收水分,从而提高了地下建筑物防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不容易通风,也没有阳光照射,然后就容易出现潮湿现象,而且还会有霉味。尤其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经常下雨,气候潮湿,更容易导致地下室出现返潮现象。潮湿易对物品造成损害,影响地下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因而需要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地下建筑物渗水潮湿影响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包括开挖在土壤层上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内底浇筑有混凝土底层,所述基坑的内底紧邻混凝土底层侧边位置处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的内部填充有凝结石层,所述混凝土底层的上部浇筑有混凝土外墙体;所述基坑的侧壁与混凝土外墙体自基坑至混凝土外墙体依次填充有砂砾层和防水层,所述砂砾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所述防水层包括交替铺设的多组第一生石灰层和黏土层,所述土壤层的上部铺设有与混凝土外墙体连接的散水,且散水的侧边超出土工布20-30cm,通过将散水超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包括开挖在土壤层(1)上的基坑(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0)的内底浇筑有混凝土底层(5),所述基坑(10)的内底紧邻混凝土底层(5)侧边位置处开设有填充槽(6),所述填充槽(6)的内部填充有凝结石层(7),所述混凝土底层(5)的上部浇筑有混凝土外墙体(4);/n所述基坑(10)的侧壁与混凝土外墙体(4)自基坑(10)至混凝土外墙体(4)依次填充有砂砾层(2)和防水层(8),所述砂砾层(2)和防水层(8)之间设置有土工布(9),所述防水层(8)包括交替铺设的多组第一生石灰层(81)和黏土层(82),所述土壤层(1)的上部铺设有与混凝土外墙体(4)连接的散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包括开挖在土壤层(1)上的基坑(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0)的内底浇筑有混凝土底层(5),所述基坑(10)的内底紧邻混凝土底层(5)侧边位置处开设有填充槽(6),所述填充槽(6)的内部填充有凝结石层(7),所述混凝土底层(5)的上部浇筑有混凝土外墙体(4);
所述基坑(10)的侧壁与混凝土外墙体(4)自基坑(10)至混凝土外墙体(4)依次填充有砂砾层(2)和防水层(8),所述砂砾层(2)和防水层(8)之间设置有土工布(9),所述防水层(8)包括交替铺设的多组第一生石灰层(81)和黏土层(82),所述土壤层(1)的上部铺设有与混凝土外墙体(4)连接的散水(3),且散水(3)的侧边超出土工布(9)20-3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防水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黄芬芬邢灵芝王发东崔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