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洪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14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包括修补胶盛放箱、密封盖、固定架、控制按钮、收集架、微型增压泵、锥形刮片、出胶管、调节柱、空心杆以及截流阀,修补胶盛放箱上端面装配有密封盖,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架,密封盖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微型增压泵,密封盖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前侧固定有收集架,收集架前端面固定有锥形刮片,锥形刮片后侧安装有空心杆,空心杆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截流阀,空心杆环形侧面下侧套设有出胶管,出胶管后端面连接有调节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道路裂缝利用人工修补浪费大量人力同时修补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修补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属于道路修补设备

技术介绍
水泥路面出现各种裂缝会影响道路的美观,而且减少路面的使用寿命,导致路面裂缝的原因很多:砼(混凝土)的细料过多;浇筑后保养不到位;基础未紧实,有局部回填土;水泥质量有问题;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等问题造成路面裂缝,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在现今交通日益喧闹的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此,道路的修补及维护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道路裂缝在进行修补时,通常将裂缝处清理干净后利用修补胶液进行修补,在修补时通常利用人工逐渐滴入裂缝内部,浪费大量人力,同时修补胶注满后,道路裂缝位置会有凸起部分,影响美观性,同时导致地面不平,现在急需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修补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包括修补胶盛放箱、密封盖、固定架、移动轮以及便捷修补机构,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上端面装配有密封盖,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密封盖下侧设置有便捷修补机构,所述便捷修补机构包括控制按钮、收集架、微型增压泵、锥形刮片、出胶管、调节柱、空心杆以及截流阀,所述密封盖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微型增压泵,所述密封盖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前侧固定有收集架,所述收集架前端面固定有锥形刮片,所述锥形刮片后侧安装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截流阀,所述空心杆环形侧面下侧套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后端面连接有调节柱。进一步地,所述修补胶盛放箱内部填充有修补胶液。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修补胶盛放箱内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密封盖与修补胶盛放箱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胶管后端面开设有调节孔,且调节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柱与出胶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架内部开设有收集槽。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增压泵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相连接,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因本技术添加了控制按钮、收集架、微型增压泵、锥形刮片、出胶管、调节柱、空心杆以及截流阀,该设计能够便捷的对裂缝进行修补,解决了原有道路裂缝利用人工修补浪费大量人力同时修补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修补便捷性。因修补胶盛放箱内部填充有修补胶液,通过修补胶液对道路进行修补,因密封盖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外螺纹,修补胶盛放箱内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内螺纹,密封盖与修补胶盛放箱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螺纹连接,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因出胶管后端面开设有调节孔,且调节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柱与出胶管通过螺纹相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出胶管进行上下调节,因收集架内部开设有收集槽,该设计通过收集槽便于对多余的修补胶液进行收集,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修补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中便捷修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中修补胶盛放箱的左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中A的放大图;图中:1-修补胶盛放箱、2-密封盖、3-固定架、4-移动轮、5-便捷修补机构、51-控制按钮、52-收集架、53-微型增压泵、54-锥形刮片、55-出胶管、56-调节柱、57-空心杆、58-截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包括修补胶盛放箱1、密封盖2、固定架3、移动轮4以及便捷修补机构5,修补胶盛放箱1上端面装配有密封盖2,修补胶盛放箱1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架3,固定架3内侧安装有移动轮4,密封盖2下侧设置有便捷修补机构5。便捷修补机构5包括控制按钮51、收集架52、微型增压泵53、锥形刮片54、出胶管55、调节柱56、空心杆57以及截流阀58,密封盖2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微型增压泵53,密封盖2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51,修补胶盛放箱1下端面前侧固定有收集架52,收集架52前端面固定有锥形刮片54,锥形刮片54后侧安装有空心杆57,空心杆57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截流阀58,空心杆57环形侧面下侧套设有出胶管55,出胶管55后端面连接有调节柱56,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道路裂缝利用人工修补浪费大量人力同时修补效果不好的问题。修补胶盛放箱1内部填充有修补胶液,通过修补胶液对道路进行修补,密封盖2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外螺纹,修补胶盛放箱1内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内螺纹,密封盖2与修补胶盛放箱1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螺纹连接,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出胶管55后端面开设有调节孔,且调节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柱56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柱56与出胶管55通过螺纹相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出胶管55进行上下调节,收集架52内部开设有收集槽,该设计通过收集槽便于对多余的修补胶液进行收集,微型增压泵53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51相连接,控制按钮51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通过控制按钮51控制微型增压泵53通电。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在对道路进行修补时,首先将修补胶盛放箱1通过移动轮4移动到合适位置,拧动调节柱56,出胶管55与空心杆57连接处松动,将出胶管55插入裂缝处,反向拧动调节柱56对出胶管55进行固定,拧动截流阀58,按动控制按钮51,微型增压泵53通电使修补胶盛放箱1内部压力变大,修补胶液顺着空心杆57从出胶管55流出对裂缝进行修补,通过移动轮4不断对修补胶盛放箱1进行移动,在移动时锥形刮片54将裂缝处多余的修补胶液刮入收集架52内部,实现了对道路裂缝便捷修补的目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修补便捷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包括修补胶盛放箱、密封盖、固定架、移动轮以及便捷修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上端面装配有密封盖,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密封盖下侧设置有便捷修补机构;/n所述便捷修补机构包括控制按钮、收集架、微型增压泵、锥形刮片、出胶管、调节柱、空心杆以及截流阀,所述密封盖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微型增压泵,所述密封盖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前侧固定有收集架,所述收集架前端面固定有锥形刮片,所述锥形刮片后侧安装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截流阀,所述空心杆环形侧面下侧套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后端面连接有调节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包括修补胶盛放箱、密封盖、固定架、移动轮以及便捷修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上端面装配有密封盖,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密封盖下侧设置有便捷修补机构;
所述便捷修补机构包括控制按钮、收集架、微型增压泵、锥形刮片、出胶管、调节柱、空心杆以及截流阀,所述密封盖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微型增压泵,所述密封盖上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修补胶盛放箱下端面前侧固定有收集架,所述收集架前端面固定有锥形刮片,所述锥形刮片后侧安装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截流阀,所述空心杆环形侧面下侧套设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后端面连接有调节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道路裂缝修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胶盛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明刘丽伟陈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洪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