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138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本体、第二格栅本体、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上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一格栅本体的下侧,所述土工布的下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二格栅本体的上侧。该土工格栅用于较为重要的土建工程,通过第一格栅本体和第二格栅本体与土工布的结合,使得该土工格栅在土建工程中既能起到良好的加筋、分散应力作用,又借助土工布抗穿刺能力和过滤性能,强化了第一交叉点和第二第二交叉点的结点强度,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有效避免了土建基础材料的水土流失,提供了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了土建工程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
本技术属于土工格栅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工格栅的飞速发展,土工格栅一般用于各种堤坝和路基补强、边坡防护、地基补强。然而,申请人通过工程实践发现用在堤坝、路基、地基的土工格栅,由于结构强度低、应力分散差、过滤性能差不适用于重要的土建工程上,无法从整体上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寿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土工格栅中缺少一种结构强度高、分散应力好、过滤性能好的土工格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本体、第二格栅本体、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上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一格栅本体的下侧,所述土工布的下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二格栅本体的上侧,其中,所述第一格栅本体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一经带和第一纬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带位于所述第一经带的下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一交叉点和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经带由3股第一经向束丝构成,相邻第一经向束丝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纬带由2股第一纬向束丝构成,相邻的第一纬向束丝相粘连;所述第二格栅本体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二经带和第二纬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带位于所述第二经带的上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二交叉点和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经带由2股第二经向束丝构成,相邻的第二经向束丝相粘连,所述第二纬带由3股第二纬向束丝构成,相邻第二纬向束丝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土工布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布、涤纶无纺布、第二基布,所述第一基布与第二基布均为聚丙烯材质,所述第一基布和所述第二基布的编织经纬密度为3.6-3.9毫米,所述涤纶无纺布的厚度为1.9-2.1毫米。进一步,所述第一经向束丝与所述第二纬向束丝的直径均为7毫米。进一步,所述第一纬向束丝与所述第二经向束丝的直径均为5毫米。进一步,所述第一网格与所述第二网格的形状、面积均相同,且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进一步,所述第一网格与所述第二网格的形状为正方形,且面积为30*30毫米。进一步,所述涤纶无纺布的上端面纤网结构内针刺有所述第一基布的经纬纱线;所述涤纶无纺布的下端面纤网结构内针刺有所述第二基布的经纬纱线。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布和所述第二基布的编织经纬密度具体为3.8毫米,所述涤纶无纺布的厚度具体为2.0毫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本体、第二格栅本体、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上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一格栅本体的下侧,所述土工布的下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二格栅本体的上侧,其中,所述第一格栅本体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一经带和第一纬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带位于所述第一经带的下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一交叉点和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经带由3股第一经向束丝构成,相邻第一经向束丝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纬带由2股第一纬向束丝构成,相邻的第一纬向束丝相粘连;所述第二格栅本体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二经带和第二纬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带位于所述第二经带的上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二交叉点和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经带由2股第二经向束丝构成,相邻的第二经向束丝相粘连,所述第二纬带由3股第二纬向束丝构成,相邻第二纬向束丝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土工布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布、涤纶无纺布、第二基布,所述第一基布与第二基布均为聚丙烯材质,所述第一基布和所述第二基布的编织经纬密度为3.6-3.9毫米,所述涤纶无纺布的厚度为1.9-2.1毫米。对以上结构,该土工格栅用于较为重要的土建工程,通过第一格栅本体和第二格栅本体与土工布的结合,使得该土工格栅在土建工程中既能起到良好的加筋、分散应力作用,又借助土工布抗穿刺能力和过滤性能,强化了第一交叉点和第二第二交叉点的结点强度,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有效避免了土建基础材料的水土流失,提供了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了土建工程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土工格栅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二格栅本体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土工布的剖视图;其中,1-第一格栅本体;11-第一经带;111-第一经向束丝;12-第一纬带;121-第一纬向束丝;13-第一交叉点;2-第二格栅本体;21-第二经带;211-第二经向束丝;22-第二纬带;221-第二纬向束丝;23-第二交叉点;24-第二网格;3-土工布;31-第一基布;32-涤纶无纺布;33-第二基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本体、第二格栅本体、土工布,具体说明如下:1-第一格栅本体、第二格栅本体所述第一格栅本体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一经带和第一纬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带位于所述第一经带的下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一交叉点和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经带由3股第一经向束丝构成,相邻第一经向束丝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纬带由2股第一纬向束丝构成,相邻的第一纬向束丝相粘连。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一经带不仅可以由3股第一经向束丝构成,还可以由4股、5股等第一经向束丝构成,在保证土工格栅工作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几股第一经向束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股数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一纬带不仅可以由2股第一纬向束丝构成,还可以由3股、4股、5股等第一纬向束丝构成,在保证土工格栅工作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几股第一纬向束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股数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所述第二格栅本体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二经带和第二纬带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带位于所述第二经带的上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二交叉点和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经带由2股第二经向束丝构成,相邻的第二经向束丝相粘连,所述第二纬带由3股第二纬向束丝构成,相邻第二纬向束丝之间设有间距。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二经带不仅可以由2股第二经向束丝构成,还可以由3股、4股、5股等第二经向束丝构成,在保证土工格栅工作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几股第二经向束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股数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二纬带不仅可以由3股第二纬向束丝构成,还可以由4股、5股等第二纬向束丝构成,在保证土工格栅工作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几股第二纬向束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股数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所述第一经向束丝与所述第二纬向束丝的直径均为7毫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其特征在于,该土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本体(1)、第二格栅本体(2)、土工布(3),所述土工布(3)的上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一格栅本体(1)的下侧,所述土工布(3)的下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二格栅本体(2)的上侧,其中,/n所述第一格栅本体(1)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一经带(11)和第一纬带(12)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带(12)位于所述第一经带(11)的下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一交叉点(13)和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经带(11)由3股第一经向束丝(111)构成,相邻第一经向束丝(111)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纬带(12)由2股第一纬向束丝(121)构成,相邻的第一纬向束丝(121)相粘连;/n所述第二格栅本体(2)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二经带(21)和第二纬带(22)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带(22)位于所述第二经带(21)的上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二交叉点(23)和第二网格(24),所述第二经带(21)由2股第二经向束丝(211)构成,相邻的第二经向束丝(211)相粘连,所述第二纬带(22)由3股第二纬向束丝(221)构成,相邻第二纬向束丝(221)之间设有间距;/n所述土工布(3)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布(31)、涤纶无纺布(32)、第二基布(33),所述第一基布(31)与第二基布(33)均为聚丙烯材质,所述第一基布(31)和所述第二基布(33)的编织经纬密度为3.6-3.9毫米,所述涤纶无纺布(32)的厚度为1.9-2.1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经编土工格栅,其特征在于,该土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本体(1)、第二格栅本体(2)、土工布(3),所述土工布(3)的上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一格栅本体(1)的下侧,所述土工布(3)的下端面粘贴于所述第二格栅本体(2)的上侧,其中,
所述第一格栅本体(1)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一经带(11)和第一纬带(12)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带(12)位于所述第一经带(11)的下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一交叉点(13)和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经带(11)由3股第一经向束丝(111)构成,相邻第一经向束丝(111)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纬带(12)由2股第一纬向束丝(121)构成,相邻的第一纬向束丝(121)相粘连;
所述第二格栅本体(2)由若干条相互垂直的第二经带(21)和第二纬带(22)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带(22)位于所述第二经带(21)的上方,并且在十字交叉处形成第二交叉点(23)和第二网格(24),所述第二经带(21)由2股第二经向束丝(211)构成,相邻的第二经向束丝(211)相粘连,所述第二纬带(22)由3股第二纬向束丝(221)构成,相邻第二纬向束丝(221)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土工布(3)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布(31)、涤纶无纺布(32)、第二基布(33),所述第一基布(31)与第二基布(33)均为聚丙烯材质,所述第一基布(31)和所述第二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巨海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