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包括:伸缩杆、主动分束器、从动分束器,所述主动分束器固定设置在伸缩杆件自由端,所述从动分束器通过一伸缩连接件与所述主动分束器连接。通过将分束器设置在伸缩杆上,利用伸缩杆的长度变化改变分束器之间的间距设置,使分束器在不需要穿过引丝层下丝口时能够分别扩展开来,并在需要穿过引丝层下丝口时收缩聚拢在一起,减小整体宽度,使之能够穿过引丝层下丝口且避免了纤维倾斜角度过大造成纤维被磨断或者从集束轮中跳出来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分束器之间设置伸缩连接件,使主动分束器在伸缩杆拉伸时能够带动从动分束器向外扩展,并保证扩展状态下分束器之间具有一定的分离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领域。其工艺流程是块状原料进厂,经过破碎、粉碎、筛分成合格粉料,气力输送至大料仓,而后经称量、混合制成配合料,气力输送到窑头料仓,经螺旋投料机将配合料投入单元熔窑中熔化成玻璃液。熔融好的玻璃液经单元熔窑熔化部流出后即进入主通路(或称澄清均化或调节通路)进行进一步澄清均化和温度调理,然后经过过渡通路(或称分配通路)和作业通路(或称成型通路),流至流液槽内,由多排多孔铂金漏板流出,形成纤维。再经冷却器冷却、单丝涂油器涂覆浸润剂后被高速旋转的卷绕设备拉制卷绕成原丝饼或直接无捻粗纱纱筒。随着玻璃纤维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玻璃纤维工厂逐渐走向规模化生产,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降本增效成为企业提高利润率的关键点。现如今玻璃纤维原丝饼两分拉已基本被三分拉所取代,甚至出现更多分拉数,在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的最好选择。但是四分拉及以上的多分拉多分束产品,因为强制分束器尺寸较大,上升时无法通过引丝层下丝口,扩大下丝口则不利于操作安全,另外强制分束器上升至最高位置时,纤维倾斜角度过大,容易被磨断或者从集束轮中跳出来。由此导致多分束多分拉产品无法实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包括:伸缩杆,固定设置在伸缩杆件自由端的主动分束器;活动套装在一支撑滑杆上、并通过一连接滑杆与所述主动分束器连接的从动分束器,所述连接滑杆一端与主动分束器固定连接设置,另一端与从动分束器连接,使从动分束器在伸缩杆拉伸时随主动分束器向外拉伸的位移运动,并在伸缩杆收缩时随主动分束器向内收缩的位移运动;其中,所述伸缩杆的最小长度小于引丝层下丝口的最大口径宽度。优选的,所述从动分束器活动套装在一相对伸缩杆固定设置、且与伸缩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滑杆上,所述支撑滑杆的本体长度小于所述伸缩杆的最小长度。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沿其本体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一动力驱动齿轮啮合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活动套装在一直线滑轨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滑杆一端与主动分束器固定连接设置,另一端活动穿过从动分束器上设置的通孔并在端部设有限位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滑杆的本体长度大于分束器本体同向宽度。优选的,所述主动分束器和从动分束器均水平设置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优选的,所述主动分束器上设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与所述支撑滑杆的端部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包括多个从动分束器,相邻两个所述从动分束器之间通过连接滑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包括左、右伸缩杆,所述左、右伸缩杆的驱动端分别与动力驱动齿轮上、下端啮合连接设置。通过将分束器设置在伸缩杆上,利用伸缩杆的长度变化改变分束器之间的间距设置,使分束器在不需要穿过引丝层下丝口时能够分别扩展开来,并在需要穿过引丝层下丝口时收缩聚拢在一起,减小整体宽度,使之能够穿过引丝层下丝口且避免了纤维倾斜角度过大造成纤维被磨断或者从集束轮中跳出来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分束器之间设置伸缩连接件,使主动分束器在伸缩杆拉伸时能够带动从动分束器向外扩展,并保证扩展状态下分束器之间具有一定的分离间距。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中动力驱动齿轮与伸缩杆啮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中动力驱动齿轮与伸缩杆啮合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的另一种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的另一种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包括:伸缩杆2,固定设置在伸缩杆2自由端的主动分束器5;活动套装在一支撑滑杆4上、并通过一连接滑杆7与所述主动分束器5连接的从动分束器6,所述连接滑杆7一端与主动分束器5固定连接设置,另一端与从动分束器6连接,使从动分束器6在伸缩杆2拉伸时随主动分束器5向外拉伸的位移运动,并在伸缩杆2收缩时随主动分束器5向内收缩的位移运动;其中,所述伸缩杆2的最小长度小于引丝层下丝口的最大口径宽度。通过将分束器设置在伸缩杆2上,利用伸缩杆2的长度变化改变分束器之间的间距设置,使分束器在不需要穿过引丝层下丝口时能够分别扩展开来,并在需要穿过引丝层下丝口时收缩聚拢在一起,减小整体宽度,使之能够穿过引丝层下丝口且避免了纤维倾斜角度过大造成纤维被磨断或者从集束轮中跳出来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分束器之间设置连接滑杆7,使主动分束器5在伸缩杆2拉伸时能够带动从动分束器6向外扩展,并保证扩展状态下分束器之间具有一定的分离间距。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动力驱动齿轮1、伸缩杆2、直线滑轨3、支撑滑杆4、主动分束器5、从动分束器6、连接滑杆7。具体的,所述伸缩杆2的最小长度小于引丝层下丝口的最大口径宽度,如图1所示,所述伸缩杆2的驱动端活动套装在直线滑轨3中,且所述驱动端沿其伸缩杆2本体设有齿条21,所述齿条21与动力驱动齿轮1啮合连接设置,动力驱动齿轮1转动并通过齿条21带动伸缩杆2进行伸缩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杆2的外部套装有一保护壳体8,所述保护壳体8外壁上固定设有一相对伸缩杆2固定设置、且与伸缩杆2平行设置的支撑滑杆4,所述支撑滑杆4的本体长度小于所述伸缩杆2的最小长度。所述主动分束器5通过连接件51固定设置在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伸缩杆,/n固定设置在伸缩杆件自由端的主动分束器;/n活动套装在一支撑滑杆上、并通过一连接滑杆与所述主动分束器连接的从动分束器,所述连接滑杆一端与主动分束器固定连接设置,另一端与从动分束器连接,使从动分束器在伸缩杆拉伸时随主动分束器向外拉伸的位移运动,并在伸缩杆收缩时随主动分束器向内收缩的位移运动;/n其中,所述伸缩杆的最小长度小于引丝层下丝口的最大口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杆,
固定设置在伸缩杆件自由端的主动分束器;
活动套装在一支撑滑杆上、并通过一连接滑杆与所述主动分束器连接的从动分束器,所述连接滑杆一端与主动分束器固定连接设置,另一端与从动分束器连接,使从动分束器在伸缩杆拉伸时随主动分束器向外拉伸的位移运动,并在伸缩杆收缩时随主动分束器向内收缩的位移运动;
其中,所述伸缩杆的最小长度小于引丝层下丝口的最大口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分束器活动套装在一相对伸缩杆固定设置、且与伸缩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滑杆上,所述支撑滑杆的本体长度小于所述伸缩杆的最小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沿其本体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一动力驱动齿轮啮合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伸缩式多分拉强制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活动套装在一直线滑轨中。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孝玮,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顺茂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