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旨在解决过滤水内沉淀未消除干净,容易对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内池体顶面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一侧开设有缺口,缺口内贯穿有注水管,注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内池体一侧内壁设置,外池体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池体外侧的若干加药管,若干加药管连通有消毒剂投加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通过向内池体进行注水并且通过过滤网阻隔从而令溢出水落到外池体内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解决水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关键。因此人们设置了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进行污水回收处理,例如公开号为CN203866160U的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初级沉淀池、生物处理池、二级沉淀池、絮凝池、过滤池、消毒池和曝气池,其中,进水管与格栅的进水口连通,格栅的出水口连通初级沉淀池的进水口,初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生物处理池的进水口,生物处理池的出水口连通二级沉淀池的进水口,二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絮凝池的进水口,絮凝池的出水口连通过滤池的进水口,过滤池的出水口连通消毒池的进水口,消毒池的出水口连通曝气池的进水口,曝气池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解池、沉降池和污泥脱水装置,其中,电解池的进水口与二级沉淀池的污泥出口连通,电解池的出水口与沉降池的进水口连通,沉降池的出水口与生物处理池的进水口连通,沉降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脱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污泥脱水装置的出水口与二级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但是目前的消毒池在朝着过滤水内注入消毒剂的时候,需要要求进入消毒池内的过滤水较为洁净,不能够存在大量固体颗粒,否则由于过滤水内沉淀未消除干净,容易对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注入原本计量的消毒剂使得消毒池的消毒效果变差。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向内池体进行注水并且通过过滤网阻隔从而令溢出水落到外池体内进行消毒的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包括外池体和固定连接在外池体内的内池体,所述内池体顶面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贯穿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内池体一侧内壁设置,所述外池体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池体外侧的若干加药管,若干所述加药管连通有消毒剂投加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本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污水经过多道处理通过注水管进入到内池体内,并且从注水管离开的水冲击在内池体内壁上进行缓冲,并且在内池体内水量增多后,过滤水一面发生沉淀,另一面穿过过滤网溢出到外池体内,过滤网对固体颗粒进行阻隔,而后通过消毒剂投放器对着外池体内进行加药消毒,从而起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边框,所述内池体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所述边框嵌于嵌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边框,从而使得当过滤网需要与内池体可拆卸连接的时候,人们能够将边框嵌入到嵌槽内,从而实现对过滤网的轻松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框顶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自其与边框固定连接一端向外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边,从而使得当边框嵌入嵌槽内的时候,连接边能够抵住嵌槽的内壁,从而使得当边框安装在内池体内的时候能够较为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池体四周壁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呈L型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出气口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有罗茨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曝气管和罗茨风机,从而使得当人们对外池体内的过滤水进行消毒剂投放的时候,人们可以开启罗茨风机,通过罗茨风机对曝气管进行充气,令曝气管对外池体内的过滤水进行曝气,从而使得外池体内的过滤水能够与消毒剂充分混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池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注水管外侧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呈Ω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圈,从而使得其能够套设在注水管的外侧,并且通过螺钉与内池体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注水管得到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过滤网的孔径为0.5mm,从而使得过滤网能够对内池体内漂浮或者悬浮于过滤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有效阻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人们需要本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污水经过多道处理通过注水管进入到内池体内,并且从注水管离开的水冲击在内池体内壁上进行缓冲,并且在内池体内水量增多后,过滤水一面发生沉淀,另一面穿过过滤网溢出到外池体内,过滤网对固体颗粒进行阻隔,而后通过消毒剂投放器对着外池体内进行加药消毒,从而起到较好的消毒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消毒池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消毒池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图中:1、外池体;2、内池体;3、过滤网;4、加药管;5、曝气管;6、边框;7、连接边;8、缺口;9、注水管;10、嵌槽;11、固定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2-5所示,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包括外池体1和固定连接在外池体1内的内池体2,内池体2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10,过滤网3一侧开设有缺口8,且过滤网3的孔径为0.5mm,过滤网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边框6,边框6嵌于嵌槽10内,边框6顶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边7,连接边7自其与边框6固定连接一端向外倾斜,边框6和连接边7均为不锈钢材质且相互焊接。缺口8内贯穿有注水管9,内池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注水管9外侧的固定圈11,固定圈11呈Ω型,注水管9的出水口朝向内池体2一侧内壁设置。外池体1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池体2外侧的若干加药管4,若干加药管4连通有消毒剂投加器,外池体1四周壁均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呈L型的曝气管5,曝气管5的出气口竖直向上设置,曝气管5的进气口连通有罗茨风机。当人们需要本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污水经过多道处理以后,通过注水管9进入到内池体2内,过滤水通过注水管9注入到内池体2内,并且过滤水自注水管9的出水口离开的时候,过滤水冲击到内池体2的内壁上,从而对进入到内池体2内的过滤水能够对其动力势能进行削弱,从而使得内池体2内的水趋于平静的状态,从而使得内池体2内的固体杂质能够静止的过程中不断沉淀下来,而悬浮或者漂浮于过滤水中的固体杂质能够通过过滤网3进行阻挡,当内池体2内的过滤水量不断增加以后,过滤水的水量增加至超出内池体2的容纳量并且向外溢出,从而使得过滤水溢到外池体1内,从而使得离开内池体2进入到外池体1内的过滤水中固体颗粒较少,而进入到外池体1内以后,人们能够通过开启消毒剂投加器,利用加药管4朝着外池体1内进行消毒剂的投放,同时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池体(1)和固定连接在外池体(1)内的内池体(2),所述内池体(2)顶面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一侧开设有缺口(8),所述缺口(8)内贯穿有注水管(9),所述注水管(9)的出水口朝向内池体(2)一侧内壁设置,所述外池体(1)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池体(2)外侧的若干加药管(4),若干所述加药管(4)连通有消毒剂投加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池体(1)和固定连接在外池体(1)内的内池体(2),所述内池体(2)顶面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一侧开设有缺口(8),所述缺口(8)内贯穿有注水管(9),所述注水管(9)的出水口朝向内池体(2)一侧内壁设置,所述外池体(1)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池体(2)外侧的若干加药管(4),若干所述加药管(4)连通有消毒剂投加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边框(6),所述内池体(2)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嵌槽(10),所述边框(6)嵌于嵌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回用再生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彬杰,楼钰萍,竺君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日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