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涉及市政道路,旨在解决路面承载能力差,容易出现龟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上设有加强层,加强层背向基层的一侧设有防滑表层,加强层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加强层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位于加强层和基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层上设置加强层,能加强路面的结构,并且加强层内设置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能增加路面横向的支撑力,从而增大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提高了道路抗龟裂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市政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行车荷载和大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作用,一般随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路面通常是多层结构,将品质好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大的上层,品质较差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小的下层,从而形成了路基之上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但现有技术在的道路长期使用时容易在来往车辆碾压下出现龟裂的情况,从而使路面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通过基层上设置加强层,能加强路面的结构,并且加强层内设置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能增加路面横向的支撑力,从而增大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提高了道路抗龟裂能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背向基层的一侧设有防滑表层,所述加强层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所述加强层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位于加强层和基层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层上设置加强层,能加强路面的结构,并且加强层内设置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能增加路面横向的支撑力,从而增大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提高了道路抗龟裂能力,并且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钢筋,能提高加强层和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避免由于路面材质在受到冷热交替的影响出现分层开裂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道路抗龟裂能力,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件呈U字形,所述加强件的两端设有贴于基层表面的支撑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件呈U字形,且加强件的两端设置贴于基层表面的支撑部,使得加强件能位于加强层的中部,提高加强层整体的承载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钢筋呈拱形,所述连接钢筋的水平端抵于相邻两根加强件的顶面,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贯穿加强层且嵌于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呈拱形的连接钢筋,进一步提高加强层的承载强度,并且连接钢筋的两端穿过加强层嵌于基层内,使得加强层和基层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的设置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避免浇筑加强层的材质在冷热交替的温度变化下出现开裂分层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表层为透水沥青混凝土材质,所述防滑表层的顶面上平铺有若干碎石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滑表层的材质,提高路面的渗水能力,从而减小雨水天气时,路面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并且在防滑表层的顶面平铺有碎石颗粒,能增大防滑表层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使来往的车辆在雨水天气时不易出现打滑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层采用水泥和细沙混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水泥和细沙混合作为加强层的材质,便于人们进行对加强层的浇筑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采用砾石和碎石的混合物平铺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砾石和碎石的混合物平铺成基层,通过砾石和碎石增加基层的缓冲效果,避免道路受到重型车辆碾压导致道路出现龟裂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防滑表层,增大路面的摩擦力,且防滑表层由透水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从而能使路面具有良好的渗水能力,减少路面的积水,并且通过加强层以及加强层内加强件的设置,能提高加强层的承载能力,通过横向设置加强件增加横向加强的作用力,并且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钢筋加强加强层和基层的连接,且通过基层内的碎石和砾石,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路面形变和龟裂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防滑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层;2、加强层;3、防滑表层;4、加强件;5、连接钢筋;6、碎石颗粒;7、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将砾石和碎石的混合物平铺在地面上形成基层1,并通过碾压机使基层1保持平整,然后将钢筋制成的若干加强件4通过弯折机弯曲成U字形,并将加强件4的两端向内弯折形成支撑部7,将支撑部7贴于基层1的顶面,接着将连接钢筋5弯曲成拱形,使连接钢筋5的水平端抵于相邻两根加强件4的顶面,并使连接钢筋5的两端插入至基层1内,然后将水泥和细沙按比例混合并浇筑在基层1上形成加强层2,使加强件4和连接钢筋5的水平端位于加强层2的中部,接着将透水沥青混凝土浇筑在加强层2上,并在未干的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表面平铺碎石颗粒6形成防滑表层3。由于道路顶面设置的防滑表层3,能提高路面的防滑能力,由于防滑表层3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从而能提高防滑表层3的渗水能力,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能通过防滑表层3向地底渗透,从而减小路面积水的情况,并且通过在防滑表层3上设置的若干碎石颗粒6,能增大防滑表层3的摩擦力,进而增大雨水天气时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车辆出现打滑而影响安全行驶的问题,并且通过水泥和细沙混合浇筑层的加强层2,且在加强层2设置若干呈U字形的加强件4,加强件4为横向设置,能增加加强层2横向的抗形变能力,使路面不易发生龟裂形变,从而增强加强层2的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加强件4两端贴于基层1表面的支撑部7,能提高加强层2整体的强度,避免出现断裂、龟裂的情况,并且通过将拱形的连接钢筋5使相邻的加强件4之间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加强件4之间的连接,进而提高加强层2的强度,并且连接钢筋5的两端插入至基层1内,当加强层2成型后,提高基层1和加强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避免路面经过冷热交替的天气出现开裂分层的情况,并且基层1采用砾石和碎石的混合物平铺而成,通过砾石和碎石的混合物使道路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避免重型车辆碾压路面时,使路面在重压作用下出现龟裂的情况,提高了路面的抗龟裂能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设有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背向基层(1)的一侧设有防滑表层(3),所述加强层(2)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4),所述加强层(2)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连接钢筋(5),所述连接钢筋(5)位于加强层(2)和基层(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设有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背向基层(1)的一侧设有防滑表层(3),所述加强层(2)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件(4),所述加强层(2)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连接钢筋(5),所述连接钢筋(5)位于加强层(2)和基层(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呈U字形,所述加强件(4)的两端设有贴于基层(1)表面的支撑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辉,杜荣华,陈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日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