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79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包括底座、侧板、背板、输送装置和承载板;所述侧板和背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并垂直于底座,所述侧板位于底座两侧,所述背板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地调整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存储架的利用率;利用输送装置控制承载板移动,无需人工对承载板进行拆装,提高了效率且减低了人工工作强度;一个输送装置能够分别控制不同的承载板移动,简化了存储架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不同的配件以及工具,但是现有的摩托车配件用储存架结构固定,灵活性差,不能根据需要调节不同承载板之间的距离,无法满足对于不同配件的储存需求,进而导致存储架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由调节不同承载板之间距离的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包括底座、侧板、背板、输送装置和承载板;所述侧板和背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并垂直于底座,所述侧板位于底座两侧,所述背板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正反转开关、电机、输送带和转动辊,所述正反转开关固定连接于侧板上,所述正反转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背板底端,所述转动辊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于背板顶端,所述输送带套设于背板和两个转动辊外侧;所述承载板有多个,所述承载板水平设置,所述承载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承载板靠近背板的一侧与背板接触,所述承载板上靠近背板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输送带穿过方形通孔,所述承载板内部弹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一端位于方形通孔内,所述承载板两侧弹性连接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块,所述承载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内弹性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通过位于承载板内部的钢丝绳与压块和定位块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地调整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存储架的利用率;利用输送装置控制承载板移动,无需人工对承载板进行拆装,提高了效率且减低了人工工作强度;一个输送装置能够分别控制不同的承载板移动,简化了存储架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承载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承载板剖视图;标号说明:1-底座;2-侧板;21-定位孔;3-背板;4-输送装置;41-正反转开关;42-电机;43-输送带;44-转动辊;5-承载板;51-方形通孔;52-压块;53-定位块;54-握把;55-拉杆;56-止倾板;6-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地调整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存储架的利用率。参照附图1至4,本技术的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包括底座1、侧板2、背板3、输送装置4和承载板5;所述侧板2和背板3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并垂直于底座1,所述侧板2位于底座1两侧,所述背板3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内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正反转开关41、电机42、输送带43和转动辊44,所述正反转开关41固定连接于侧板2上,所述正反转开关41与电机42电连接,所述电机42固定连接于背板3底端,所述转动辊44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44与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动辊44转动连接于背板3顶端,所述输送带43套设于背板3和两个转动辊44外侧;所述承载板5有多个,所述承载板5水平设置,所述承载板5位于两个侧板2之间,所述承载板5靠近背板3的一侧与背板3接触,所述承载板5上靠近背板3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51,所述输送带43穿过方形通孔51,所述承载板5内部弹性连接有压块52,所述压块52一端位于方形通孔51内,所述承载板5两侧弹性连接有与定位孔21对应的定位块53,所述承载板5远离背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54,所述握把54内弹性连接有拉杆55,所述拉杆55通过位于承载板5内部的钢丝绳与压块52和定位块53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承载板5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握住握把54并拉动拉杆55,拉杆55牵动钢丝绳进而带动定位块53从侧板2上的原定位孔21内脱出,同时牵动方形通孔51内的压块52将输送带43压紧,使输送带43和承载板5相对固定连接。之后按动侧板2上的正反转开关41控制电机42开始正转或是反转,电机42转动带动输送带43运动,并带动承载板5上移或下移。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地调整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存储架的利用率;利用输送装置控制承载板移动,无需人工对承载板进行拆装,提高了效率且减低了人工工作强度;一个输送装置能够分别控制不同的承载板移动,简化了存储架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5靠近背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止倾板56,所述承载板5靠近背板3的一侧通过止倾板56与背板3接触。由上述描述可知,止倾板增大了承载板与背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定位块从定位孔中脱出后承载板发生倾斜的情况。进一步的,还包括垂直设置的立杆6,所述立杆6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承载板5上开设有立杆通孔,所述立杆6位于立杆通孔内。由上述描述可知,立杆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块从定位孔中脱出后承载板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立杆6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立杆6对称设置于底座1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43靠近压块52的一面呈锯齿状,所述压块52靠近输送带43的一面也呈锯齿状。由上述描述可知,压块和输送带接触后,二者的锯齿状表面相互贴合,能够提高承载板和输送带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21的孔径大于定位块53的直径。实施例一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包括底座1、侧板2、背板3、输送装置4和承载板5;所述侧板2和背板3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并垂直于底座1,所述侧板2位于底座1两侧,所述背板3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内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正反转开关41、电机42、输送带43和转动辊44,所述正反转开关41固定连接于侧板2上,所述正反转开关41与电机42电连接,所述电机42固定连接于背板3底端,所述转动辊44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44与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动辊44转动连接于背板3顶端,所述输送带43套设于背板3和两个转动辊44外侧;所述承载板5有多个,所述承载板5水平设置,所述承载板5位于两个侧板2之间,所述承载板5靠近背板3的一侧与背板3接触,所述承载板5上靠近背板3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51,所述输送带43穿过方形通孔51,所述承载板5内部弹性连接有压块52,所述压块52一端位于方形通孔51内,所述承载板5两侧弹性连接有与定位孔21对应的定位块53,所述承载板5远离背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侧板、背板、输送装置和承载板;/n所述侧板和背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并垂直于底座,所述侧板位于底座两侧,所述背板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n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正反转开关、电机、输送带和转动辊,所述正反转开关固定连接于侧板上,所述正反转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背板底端,所述转动辊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于背板顶端,所述输送带套设于背板和两个转动辊外侧;/n所述承载板有多个,所述承载板水平设置,所述承载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承载板靠近背板的一侧与背板接触,所述承载板上靠近背板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输送带穿过方形通孔,所述承载板内部弹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一端位于方形通孔内,所述承载板两侧弹性连接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块,所述承载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内弹性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通过位于承载板内部的钢丝绳与压块和定位块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配件用存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侧板、背板、输送装置和承载板;
所述侧板和背板均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并垂直于底座,所述侧板位于底座两侧,所述背板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正反转开关、电机、输送带和转动辊,所述正反转开关固定连接于侧板上,所述正反转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背板底端,所述转动辊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于背板顶端,所述输送带套设于背板和两个转动辊外侧;
所述承载板有多个,所述承载板水平设置,所述承载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承载板靠近背板的一侧与背板接触,所述承载板上靠近背板的一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输送带穿过方形通孔,所述承载板内部弹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一端位于方形通孔内,所述承载板两侧弹性连接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块,所述承载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芳夏增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鑫金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