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692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属于架空乘人索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防脱绳保护装置中捕绳钩对架空乘人车的影响或降低捕绳效果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包括捕绳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捕绳装置包括安装架、捕绳钩和拉伸弹簧;所述传感器设在安装架顶面左侧;所述安装架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架右侧设有竖直转轴,所述竖直转轴上套装有旋转套管,所述捕绳钩和旋转套管绕竖直转轴转动;所述拉伸弹簧一端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与捕绳钩尾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钢丝绳掉落造成安全隐患,也避免了捕绳钩对架空乘人车的运行影响,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架空乘人索道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乘人车俗称猴车,主要用于地下矿山辅助运输工人,将钢丝绳安装在驱动轮、托绳轮、压绳轮、迂回轮上并经张紧装置拉紧后,由驱动装置输出动力带动驱动轮和钢丝绳运行,从而实现输送矿工的原理。当架空乘人车工作时,由于个别巷道坡度较大、变坡点较多,绳轮上的钢丝绳会因上下摆动幅度大而容易托绳,钢丝绳从托绳轮上脱离后如果不马上停车,会影响人员的乘坐安全。现有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中捕绳钩是固定状态,捕绳钩过长会对架空乘人车的通过造成障碍,过短会出现捕绳钩捕不住绳的可能性,影响捕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防脱绳保护装置中捕绳钩对架空乘人车的影响或捕绳效果差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其中:包括捕绳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捕绳装置包括安装架、捕绳钩和拉伸弹簧;所述传感器设在安装架顶面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绳装置(1)和传感器(2),所述捕绳装置(1)包括安装架(1-1)、捕绳钩(1-2)和拉伸弹簧(1-3);所述传感器(2)设在安装架(1-1)顶面左侧;/n所述安装架(1-1)水平设置,安装架(1-1)中部设有托绳轮轴过孔(1-4),所述安装架(1-1)右侧设有竖直转轴(1-5),所述竖直转轴(1-5)上套装有旋转套管(1-6),所述捕绳钩(1-2)水平设置,且其尾端与旋转套管(1-6)侧壁下部连接;所述捕绳钩(1-2)和旋转套管(1-6)绕竖直转轴(1-5)转动;/n所述安装架(1-1)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水平套管(1-7),所述水平套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乘人车防脱绳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绳装置(1)和传感器(2),所述捕绳装置(1)包括安装架(1-1)、捕绳钩(1-2)和拉伸弹簧(1-3);所述传感器(2)设在安装架(1-1)顶面左侧;
所述安装架(1-1)水平设置,安装架(1-1)中部设有托绳轮轴过孔(1-4),所述安装架(1-1)右侧设有竖直转轴(1-5),所述竖直转轴(1-5)上套装有旋转套管(1-6),所述捕绳钩(1-2)水平设置,且其尾端与旋转套管(1-6)侧壁下部连接;所述捕绳钩(1-2)和旋转套管(1-6)绕竖直转轴(1-5)转动;
所述安装架(1-1)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水平套管(1-7),所述水平套管(1-7)右侧设有固定环(1-8),所述水平套管(1-7)和固定环(1-8)分别与安装架(1-1)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3)一端与水平套管(1-7)左侧的安装架(1-1)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3)另一端依次穿过水平套管(1-7)和固定环(1-8)与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云兵郑晓强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灵石华瀛天星集广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