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39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几运行方法,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且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平行间隔设置;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通过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高于匀速轨道,实现猴车在站点时,抱索器挂在过渡轨道上时不会对匀速轨道造成压力,且便于顺利过渡到匀速轨道上,从而实现不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不同阶段的压力信息,为有效的控制猴车站点的轨道运行速度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矿山运输与提升
,具体为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上运行的猴车系统主要有固定式猴车与自挂式猴车两种乘坐方式。前者是预先在钢丝绳索上等间距固定猴车,乘坐人员不需要自己钩挂猴车即可直接乘坐猴车;后者是运行的钢丝绳索上无固定的猴车,乘坐人员需要自己钩挂猴车才能乘坐猴车。无论是哪一种猴车乘坐方式,都有其应用优势,固定式猴车因其不需要人为钩挂猴车,乘车时较为方便和安全,而对于自挂式猴车虽然需要人为钩挂猴车,但其不需要全程固定大量的猴车,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猴车数量和运行成本,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猴车在煤矿上的应用十分普遍。然而,这两种猴车乘坐方式存在一个共同不可忽视的猴车乘坐安全问题,由于猴车的运行速度是固定的,在站点乘坐猴车或者到站时猴车运行速度保持不变,乘坐人员上下猴车时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出现乘坐人员坠车和猴车脱绳事故。除此之外,固定式猴车乘坐方式需要固定大量的猴车,远长距离运行的猴车系统运行的经济成本较高,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对于自挂式猴车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n所述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且匀速轨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的对应端部平行并列间隔设置;/n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n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探测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的压力、第三压力传感器探测匀速轨道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
所述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且匀速轨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的对应端部平行并列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探测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的压力、第三压力传感器探测匀速轨道的压力,并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信息分别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启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运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匀速轨道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3’,第一过渡轨道套设在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3’上,在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3’之间设置有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托辊将位于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3’之间将第一过渡轨道托高;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一托辊的转轴处;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二过渡轨道套设在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在所述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将位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将第二过渡轨道托高;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二托辊的转轴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轮、第一从动轮3’之间;所述第二托辊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二驱动轮、第二从动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渡轨道的下车端和第二过渡轨道的上车端的转轴上还固定有用于承托匀速轨道的第三托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锋雷成祥韩云春王四戌郑群王传兵李连崇牟文强罗勇任波段昌瑞李志兵郭庭廷程海燕丁云
申请(专利权)人: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大学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