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26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板,所述下模底板下端连接与主气孔,所述主气孔上端连接有两个分气孔,所述分气孔上侧还连接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顶杆,所述下模仁外侧面设有第一半圆导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面设有第二半圆导槽,所述第一半圆导槽与所述第二半圆导槽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导槽,所述圆形导槽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孔、出水孔,所述主气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铸模具,利用气动的方式顶出产品,并且增加了圆形导槽,可通过进水孔往圆形导槽中通入冷水,提高了模具的散热性能,加快了产品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合金制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由于合金制品具有强度高、耐用性好、可装配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产品、医疗设备、建筑材料、运动器材等领域中。合金制品的制作过程中,通常在一定温度下将熔融状态下的合金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射入压铸模具中,合金材料在压铸模具的型腔中成型,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的合金产品,然后通过顶针将合金产品从压铸模具中推落。传统的压铸模具,通常都是用气缸加顶针的方式将产品顶出,顶出过程由于瞬间推力较大,容易对产品底面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利用气动的方式顶出产品,并且增加了圆形导槽,可通过进水孔往圆形导槽中通入冷水,提高了模具的散热性能,加快了产品的散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组、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板,所述下模底板上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有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上开设有下模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1)、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板(2),所述下模底板(2)上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有下模仁(21),所述下模仁(21)上开设有下模腔(211),所述上模组(1)上设有与所述下模腔(211)相匹配的上模腔(151),所述下模底板(2)下端连接于主气孔(201),所述主气孔(201)上端连接有两个分气孔(202),所述分气孔(202)上侧还连接有活动孔(212),所述活动孔(212)连接在所述下模腔(211)底部,所述活动孔(212)内设有顶杆(3),所述下模仁(21)外侧面设有第一半圆导槽,所述第一半圆导槽呈螺旋状绕设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1)、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下模底板(2),所述下模底板(2)上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有下模仁(21),所述下模仁(21)上开设有下模腔(211),所述上模组(1)上设有与所述下模腔(211)相匹配的上模腔(151),所述下模底板(2)下端连接于主气孔(201),所述主气孔(201)上端连接有两个分气孔(202),所述分气孔(202)上侧还连接有活动孔(212),所述活动孔(212)连接在所述下模腔(211)底部,所述活动孔(212)内设有顶杆(3),所述下模仁(21)外侧面设有第一半圆导槽,所述第一半圆导槽呈螺旋状绕设在所述下模仁(21)外侧面,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面设有第二半圆导槽,所述第二半圆导槽呈螺旋状绕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面,所述第一半圆导槽与所述第二半圆导槽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导槽(203),所述圆形导槽(20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孔(204)、出水孔(205),所述主气孔(2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槽(206)、第二散热槽(207),所述进水孔(204)下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槽(206)连通,所述出水孔(205)下端与所述第二散热槽(20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顶出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威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