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涉及油量传感器生产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组夹持单元在竖向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夹紧导管,此时导管的前端部分伸出夹持单元外,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冲压导管的前端,从而完成油量传感器导管的外鼓成型工序;夹持单元包括底座、滑块以及缓冲弹簧,初始状态时,滑块后端与底座的滑槽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空间,当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冲压导管时,两组滑块夹紧的导管以及滑块同步向后滑动,缓冲弹簧受力压缩,位于滑块后端处的导管完成另外一组外鼓成型工序,从而单次冲压完成两组外鼓成型,进而有效提高油量传感器导管外鼓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量传感器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公开号CN110497790A,专利名称一种双腔燃油箱用水加热油量传感器,该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双腔燃油箱用水加热油量传感器,包括A端铝座、B端铝座、U型水管、吸油管、回油管、设置在回油管上的油量传感器组件以及连接件,该专利技术将传统的铝座分为两部分,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并在U型水管和吸油管连接处设有相应的密封组件,避免了水油串路;同时专利公开号CN305503876S,专利名称水加热油量传感器,公开了一种水加热油量传感器外观。以上两件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均包括铝座以及与基座连接的多种导管,改专利中的导管包括U型水管、吸油管以及回油管,此类导管与铝座插接连接,并且为了保证导管与铝座的密闭效果,因此导管上普遍设有两组间隔的外鼓,外鼓一般采用冲压设备轴向冲压金属管,从而使得小部分金属管冲压成外鼓,但是现有的导管的外鼓普遍单次仅能加工一组,当加工另一组外鼓时,需要再次进行校准和冲压,严重影响导管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单次冲压完成两组外鼓成型,进而有效提高油量传感器导管外鼓的加工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成型模具、竖向液压油缸以及水平液压油缸,成型模具包括两组上下对称的夹持单元,两组夹持单元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夹持单元上开设有与导管相适配的半圆凹槽,两组夹持单元夹紧中空的导管,水平液压油缸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正对中空导管,夹持单元包括底座、滑块以及缓冲弹簧,两组夹持单元的底座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矩形凹槽,滑块位于矩形凹槽内,并且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滑块的后部以及底座上开设有中心轴重合的圆柱形凹槽,缓冲弹簧位于圆柱形凹槽内。本技术的两组夹持单元在竖向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夹紧导管,此时导管的前端部分伸出夹持单元外,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冲压导管的前端,从而完成油量传感器导管的外鼓成型工序;夹持单元包括底座、滑块以及缓冲弹簧,初始状态时,滑块后端与底座的滑槽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空间,当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冲压导管时,两组滑块夹紧的导管以及滑块同步向后滑动,缓冲弹簧受力压缩,位于滑块后端处的导管完成另外一组外鼓成型工序,从而单次冲压完成两组外鼓成型,进而有效提高油量传感器导管外鼓的加工效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底座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螺孔,夹持单元设有与螺孔相适配的调节螺栓,滑块的中部正对螺孔处开设有斜面凹槽,调节螺栓的端部抵住斜面凹槽的斜面,由于传感器导管上外鼓的直径尺寸根据不同的油量传感器而不同,因此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节螺栓调节滑块的初始位置,进而调节滑块与滑槽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油量传感器外鼓的直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底座上设有滑条,滑块下部开设有与滑条滑动连接的滑槽,进而实现滑块的平稳滑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滑条与底座接触侧的宽度小于滑条远离底座侧,从而使得滑块稳定锁定在底座上,防止滑块从底座上脱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滑条的纵截面是梯形截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两组夹持单元通过锁紧螺栓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由于油量传感器的型号多种多样,当油量传感器的导管直径不同时,通过快速拆卸锁紧螺栓更换适配的夹持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两组夹持单元在竖向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夹紧导管,此时导管的前端部分伸出夹持单元外,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冲压导管的前端,从而完成油量传感器导管的外鼓成型工序;夹持单元包括底座、滑块以及缓冲弹簧,初始状态时,滑块后端与底座的滑槽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空间,当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冲压导管时,两组滑块夹紧的导管以及滑块同步向后滑动,缓冲弹簧受力压缩,位于滑块后端处的导管完成另外一组外鼓成型工序,从而单次冲压完成两组外鼓成型,进而有效提高油量传感器导管外鼓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持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台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2、成型模具;3、竖向液压油缸;4、水平液压油缸;5、夹持单元;6、半圆凹槽;7、导管;8、底座;9、滑块;10、缓冲弹簧;11、矩形凹槽;12、滑槽;13、圆柱形凹槽;14、螺孔;15、斜面凹槽;16、斜面;17、滑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1、成型模具2、竖向液压油缸3以及水平液压油缸4,成型模具2包括两组上下对称的夹持单元5,两组夹持单元5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3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1固定连接,夹持单元上开设有与导管7相适配的半圆凹槽6,两组夹持单元5配合夹紧中空的导管7,水平液压油缸4与操作台1固定连接,水平液压油缸4的自由端正对中空的导管7的前端,夹持单元5包括底座8、滑块9以及缓冲弹簧10,两组夹持单元5的底座8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3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1固定连接,底座8上开设有矩形凹槽11,滑块9位于矩形凹槽11内,底座8上设有滑条17,滑块9下部开设有与滑条17滑动连接的滑槽12,并且滑块9与底座8滑动连接,滑块9的后部以及底座8上开设有中心轴重合的圆柱形凹槽13,缓冲弹簧10位于圆柱形凹槽13内,底座8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12连通的螺孔14,夹持单元5设有与螺孔14相适配的调节螺栓,滑块9的中部正对螺孔14处开设有斜面凹槽15,调节螺栓的端部抵住斜面凹槽15的斜面16,由于不同传感器导管7上外鼓的直径尺寸不同,因此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节螺栓调节滑块9的初始位置,调节滑块9与滑槽12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调节油量传感器外鼓的直径。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将导管7放入与操作台1固定的夹持单元5的半圆凹槽6内,导管7的前端部分伸出夹持单元5外,竖向液压油缸3推动另外一组夹持单元5下压,直至两组夹持单元5夹紧导管7;然后水平液压油缸4的自由端冲压导管7的前端,由于滑块9后端与底座8的滑槽12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空间,当水平液压油缸4的自由端冲压导管7时,两组滑块9夹紧的导管7部分以及滑块9同步向后滑动,缓冲弹簧10受力压缩,位于滑块9后端处的导管7区域完成一组外鼓成型工序,同时滑块9前侧的导管7完成另外一组外鼓成型工序。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滑条17与底座8接触侧的宽度小于滑条17远离底座8侧,从而使得滑块9稳定锁定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成型模具、竖向液压油缸以及水平液压油缸,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两组上下对称的夹持单元,两组所述夹持单元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单元上开设有与导管相适配的半圆凹槽,两组所述夹持单元夹紧中空的导管,所述水平液压油缸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正对中空导管,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底座、滑块以及缓冲弹簧,两组夹持单元的底座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矩形凹槽内,并且所述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后部以及底座上开设有中心轴重合的圆柱形凹槽,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圆柱形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成型模具、竖向液压油缸以及水平液压油缸,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两组上下对称的夹持单元,两组所述夹持单元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单元上开设有与导管相适配的半圆凹槽,两组所述夹持单元夹紧中空的导管,所述水平液压油缸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液压油缸的自由端正对中空导管,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底座、滑块以及缓冲弹簧,两组夹持单元的底座分别与竖向液压油缸的自由端以及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矩形凹槽内,并且所述滑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后部以及底座上开设有中心轴重合的圆柱形凹槽,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圆柱形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量传感器导管双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卡尔瑞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