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机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及具有该行走机构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扫地机器人的底盘行驶机构有三轮式、四轮式。其中,三轮式结构简单,不存在因地面不平整而出现打滑的现象,但是稳定性较差,承载能力有限。四轮式结构类似于汽车底盘结构,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好,但是转弯半径较大,不能实现原地转弯。因此,急需一种稳定性较好、承载能力较强、能实现原地转弯的行走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走机构以及具有该行走机构的机器人,其具有行走稳定性较好、承载能力较强、能实现原地转弯的优点。一种行走机构包括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底面的两个驱动轮组件、三个万向轮,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与所述三个万向轮构成一个虚拟圆形,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的连线通过所述虚拟圆形的圆心,所述三个万向轮构成一个虚拟等腰三角形,所述虚拟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与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的连线相互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行走机构在底盘的底面安装两个驱动轮组件以及三个万向轮,并且两个驱动轮组件与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100)底面的两个驱动轮组件(200)、三个万向轮(300),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200)与所述三个万向轮(300)构成一个虚拟圆形(a),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200)的连线通过所述虚拟圆形(a)的圆心,所述三个万向轮(300)构成一个虚拟等腰三角形(b),所述虚拟等腰三角形(b)的中线与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200)的连线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100)底面的两个驱动轮组件(200)、三个万向轮(300),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200)与所述三个万向轮(300)构成一个虚拟圆形(a),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200)的连线通过所述虚拟圆形(a)的圆心,所述三个万向轮(300)构成一个虚拟等腰三角形(b),所述虚拟等腰三角形(b)的中线与所述两个驱动轮组件(200)的连线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0)与所述驱动轮组件(200)之间设置有弹簧(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0)的底面设有导向柱(110),所述弹簧(120)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10)的外侧,所述驱动轮组件(200)沿着所述导向柱(110)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200)包括:
支架(210),其沿着所述导向柱(110)上下移动;
驱动轮(220),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210)上;
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支架(210)上,其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波,向喜梅,梁力文,赵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艾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