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理条茶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57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包括两个安装机座、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并可沿着安装机座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架组件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炒茶锅;所述移动机架组件设置于炒茶锅顶部,所述移动机架组件沿安装机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对茶叶进行往复理条;本技术方案的自动理条茶叶机通过移动机架组件将茶叶进行来回往复的理条,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茶叶理条不均进而引起茶叶个体焦边率高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理条茶叶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我针形名茶初制过程中,其外形的形成主要采用理条设备,通过整形工艺来实现。为了实现名优茶理条的连续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很多企业相继引进茶叶理条机,使针形名茶的理条加工逐步趋于半自动化。茶叶理条机的机构设计是根据我国传统手工做形的手法,对其加工时的热力条件及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加以改进与完善后研制出的,具有替代手工做形效果的一种茶叶理条机械。其工作原理是在茶叶理条机工作时,槽锅作往复直线运动,带动锅槽内的茶叶作翻滚运动,并相互碰撞,在热的作用下不断散失水分,裹紧茶条的同时促进内含物发生系列热解转化,达到理条的目的并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特征。在现有的加工技术条件下,传统理条机加工针形名茶还存在以下问题:理条加热装置分布不太合理,造成锅槽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进一步造成茶叶品质的不均匀,往往是中间部分的温度高,四周或某个角落的温度很低,不利于统一和提高茶叶品质;茶叶理条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茶叶摊铺不均、茶叶焦边及粘锅、人工手动频繁接触茶叶存在滋生细菌风险,以及上料不便、人工清除粘锅叶芽等劳动作业强度高、安全隐患大等相关缺陷;另外,在理条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茶叶灰尘和噪音污染,往往都超过了国家对理条机械的执行标准,会对从业者的人身健康形成危害。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自动理条茶叶机,用以克服上述缺陷,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了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通过移动机架组件将茶叶进行来回往复的理条,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茶叶理条不均进而引起茶叶个体焦边率高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包括两个安装机座、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并可沿着安装机座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架组件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炒茶锅;所述移动机架组件设置于炒茶锅顶部,所述移动机架组件沿安装机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对茶叶进行往复理条。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架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的两个移动滑座、设置于两个移动滑座上的安装横梁以及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理条机构。进一步,所述理条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安装支架、与安装支架铰接设置的液压缸、理条刮板、转动推板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定滑轮;所述转动推板一端与液压缸铰接设置,转动推板另一端可绕定滑轮进行转动。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所述转动推板为两个且两个转动推板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支架上,所述理条刮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炒茶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弧形沟槽。进一步,所述理条刮板包括横向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横向安装板上的多组茶叶理条片,所述茶叶理条片为与弧形沟槽适形配合的圆弧形结构。进一步,所述茶叶理条片采用棕毛加工制成,所述每片茶叶理条片均由多条棕毛间隔布置而成。进一步,所述安装机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滑座往复运动的滚柱丝杠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了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通过移动机架组件将茶叶进行来回往复的理条,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茶叶理条不均进而引起茶叶个体焦边率高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茶叶理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滑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安装机座1;伺服电机2;燕尾槽滑台3;移动滑座4;转动推板5;安装支架6;安装横梁7;液压缸8;定滑轮9;弧形沟槽10;炒茶锅11;理条刮板12;安装支耳13;横向安装板14;茶叶理条片15。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茶叶理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滑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述,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包括两个安装机座1、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1上并可沿着安装机座1长度方向(即图1中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架组件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炒茶锅11(炒茶锅11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可采用加热炉或者其他现有的均可);所述移动机架组件设置于炒茶锅11顶部,所述移动机架组件沿安装机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对茶叶进行往复理条;本技术方案的自动理条茶叶机,通过移动机架组件将茶叶进行来回往复的理条,避免人工操作时出现的茶叶理条不均进而引起茶叶个体焦边率高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架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1上的两个移动滑座4、设置于两个移动滑座4上的安装横梁7以及设置于安装横梁7上的理条机构,移动机架组价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1上用于实现其理条机构的往复运动,对茶叶进行来回的理条,减少茶叶由于传统加工工艺中引起的理条不均进而引发部分茶叶焦化的现象,使得整体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理条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横梁7上的安装支架6、与安装支架6铰接设置的液压缸8、理条刮板12、转动推板5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6上的定滑轮9;所述转动推板5一端与液压缸8铰接设置,转动推板5另一端可绕定滑轮9进行转动,如图所述,安装支架6固定设置于安装横梁7上随着安装横梁7进行往复运动,安装支架6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安装支架6底部的安装位用于安装液压缸8,安装支架6上端的安装位连接设置有可以绕自身安装轴转动的定滑轮9,液压缸8的端部与转动推板5铰接设置,转动推板5的端部始终保持与定滑轮接触并可沿着定滑轮进行转动,当然转动推板与定滑轮之间可以设置弹簧或者安装套筒(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且弹簧一端设置于安装支架6上另一端设置于转动推板上;安装套筒则只需铰接设置于定滑轮的安装轴的两端即可,只需确保安装套筒随着定滑轮的转动进而转动即可,图中未画出)用于确保转动推板5与定滑轮9之间时刻处于接触的状态,液压缸8的液压杆伸出时推动转动推板5向前运动,转动推板5端部绕着定滑轮9转动,转动推板5则与其运动的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进而整个机构向前推动;当机构反向运动时,液压杆缩回,转动推板5随着改变方向,转动推板5与其运动的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6为两个,所述转动推板5为两个且两个转动推板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支架6上,所述理条刮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推板5固定连接,理条刮板12设置于两个转动推板5之间随着其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炒茶锅11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弧形沟槽10,弧形沟槽10的设置保证茶叶进行理条时能够更加均匀有序的进行,避免其茶叶数量过多而相互之间产生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理条刮板12包括横向安装板14以及设置于横向安装板14上的多组茶叶理条片15,所述茶叶理条片15为与弧形沟槽10适形配合的圆弧形结构,茶叶理条片与弧形沟槽10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各个位置的茶叶都得到均匀的理条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茶叶理条片15采用棕毛加工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安装机座、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并可沿着安装机座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架组件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炒茶锅;所述移动机架组件设置于炒茶锅顶部,所述移动机架组件沿安装机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对茶叶进行往复理条;所述移动机架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的两个移动滑座、设置于两个移动滑座上的安装横梁以及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理条机构;所述理条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安装支架、与安装支架铰接设置的液压缸、理条刮板、转动推板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定滑轮;所述转动推板一端与液压缸铰接设置,转动推板另一端可绕定滑轮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理条茶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安装机座、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并可沿着安装机座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机架组件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的炒茶锅;所述移动机架组件设置于炒茶锅顶部,所述移动机架组件沿安装机座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并对茶叶进行往复理条;所述移动机架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机座上的两个移动滑座、设置于两个移动滑座上的安装横梁以及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理条机构;所述理条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安装支架、与安装支架铰接设置的液压缸、理条刮板、转动推板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定滑轮;所述转动推板一端与液压缸铰接设置,转动推板另一端可绕定滑轮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理条茶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所述转动推板为两个且两个转动推板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青山李诚徐江涛张莹张荣蒋海义赵悦李源丰刘博闻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