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43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设有安装槽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槽下端通过铰接槽铰接有揉捻盘装置,所述的揉捻盘装置上设有供气装置,所述的供气装置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且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上端还连接有揉捻筒装置,且所述的揉捻筒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上端;所述的铰接槽一侧还设有槽口,所述的槽口下端设有接料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利用驱动装置带动揉捻盘装置与揉捻筒装置同步异向转动,大大提高了揉捻效率,且供气装置与揉捻盘装置、槽口以及接料仓配合,实现自动出料,改变传统出料设备茶叶容易大量掉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作及茶叶揉捻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揉捻是茶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是茶叶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揉捻设备通产采用,揉捻盘固定,揉捻筒带动茶叶转动的模式实现揉捻,使得揉捻效率低,且揉捻过程中,茶叶容易从中间的出料口掉落,从而影响揉捻效果,因此,对于茶叶揉捻设备的改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申请号:201711209074.6】,包括底座,本专利技术中,该茶叶揉捻机具有冷揉和热揉两种功能,通过鼓风机和加热管的配合将热风源源不断的送入揉桶内并对桶内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热揉的功效,通过吸风机将进入揉桶内的空气不停的抽出以带走桶内茶叶的热量,从而实现冷揉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中,在揉盘与底座之间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过滤孔,底座内设有碎屑槽且其位于过滤板正下方,在茶叶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碎屑会通过过滤孔掉落进碎屑槽中,便于茶叶碎屑的清理,大大降低了后续工序的劳动强度,为后续工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上述方案中的一种茶叶揉捻机,虽然一定程度上便于茶叶碎屑的清理,大大降低了后续工序的劳动强度,为后续工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茶叶揉捻效率低,揉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利用驱动装置带动揉捻盘装置与揉捻筒装置同步异向转动,大大提高了揉捻效率,且供气装置与揉捻盘装置、槽口以及接料仓配合,实现自动出料,改变传统出料设备茶叶容易大量掉落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设有安装槽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槽下端通过铰接槽铰接有揉捻盘装置,所述的揉捻盘装置上设有供气装置,所述的供气装置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且所述的驱动装置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上端还连接有揉捻筒装置,且所述的揉捻筒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上端;所述的铰接槽一侧还设有槽口,所述的槽口下端设有接料仓。作为优选,所述的揉捻盘装置包括设有第一齿轮的环板,且所述的环板安装于所述的铰接槽内,所述的环板与若干设置于揉捻盘上的揉捻条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的揉捻条板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的揉捻条板前端设有环槽。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槽内设有若干刮板,且所述的刮板前端与所述的铰接槽的圆弧面紧密贴合,所述的刮板上端与所述的环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刮板下端与所述的揉捻盘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供气装置包括若干设置于每个相邻的揉捻条板之间的分支气管,每个所述的分支气管末端都连接供气管,所述的供气管内铰接L管,所述的L管前端连接有伸缩气仓,且所述的伸缩气仓与所述的L管连接的一侧固定安装于安装仓内,所述的伸缩气仓前端设有与凸轮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的凸轮在第二凹槽内转动,所述的凸轮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的驱动装置上。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有所述的凸轮的转轴,且所述的转轴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的转轴上连接有与所述的第一齿轮相互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的铰接柱,且所述的铰接柱与所述的转轴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的铰接柱、所述的转轴上端均设有驱动杆。作为优选,所述的揉捻筒装置包括固定安装有揉捻环筒的环形架,且所述的揉捻环筒下端面与所述的揉捻条板上端相互贴合,所述的环形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的驱动杆铰接的连杆,其中一个所述的连杆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前端连接有加压盖板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压盖板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的支架上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前端铰接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下端设有若干吸盘,所述的压板上端铰接有角度调节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上连杆,所述的上连杆上设有螺纹槽,所述的螺纹槽与设置于下连杆上的外螺纹段相互配合,且所述的下连杆下端铰接于所述的压板上;所述的上连杆上端还设有球体,所述的球体与设置于斜面上的圆环轨道相互配合,且所述的斜面设置于顶板上,所述的顶板通过连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揉捻盘装置中的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环板上,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使得驱动装置带动整个揉捻盘装置与揉捻筒装置转向相反,使得揉捻盘与揉捻筒同步对茶叶施加不同方向的力,使得茶叶的揉捻效果更佳。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供气装置的分支气管固定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揉捻条板之间,且揉捻条板前端设置有环槽,有利于利用气流将揉捻好的茶叶分批吹向环槽,并从槽口掉落到接料仓内,且供气装置的凸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有利于增加电机的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的揉捻筒装置上设置有加压盖板组件,斜面与球体配合,有利于角度调节杆驱动压板角度改变,从而模仿人揉捻的动作,使得揉捻效果更好,且吸盘的设置可将部分茶叶吸气后再放下,便于茶叶的翻转,有利于改变茶叶位置,使得所有茶叶都能得到揉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立体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图2的A方向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仰视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主视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揉捻盘与供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剖视)。图中,安装座1、安装槽11、铰接槽12、槽口13、接料仓14、揉捻盘装置2、第一齿轮21、环板22、揉捻盘23、揉捻条板24、环槽25、刮板26、供气装置3、分支气管31、供气管32、L管33、伸缩气仓34、安装仓35、凸轮36、第一凹槽37、第二凹槽38、驱动装置4、转轴41、驱动电机42、第二齿轮43、铰接柱44、驱动杆45、揉捻筒装置5、揉捻环筒51、环形架52、连杆53、支架54、加压盖板组件J、螺纹孔J1、螺纹杆J2、压板J3、吸盘X、角度调节组件T、上连杆T1、螺纹槽T2、下连杆T3、外螺纹段T4、球体T5、斜面T6、圆环轨道T7、顶板T8、连板J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设有安装槽11的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安装槽11下端通过铰接槽12铰接有揉捻盘装置2,揉捻盘装置2上设有供气装置3,供气装置3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4,且驱动装置4与揉捻盘装置2传动连接,驱动装置4上端还连接有揉捻筒装置5,且揉捻筒装置5设置于揉捻盘装置2上端;铰接槽12一侧还设有槽口13,槽口13下端设有接料仓14,在本装置中,安装槽11的直径可设置为铰接槽12直径的80%~90%,槽口13所对应的圆心角可设置为45︒~120︒,接料仓14设置为可抽出式的,便于茶叶倒出。具体地说,揉捻盘装置2包括设有第一齿轮21的环板22,且环板22安装于铰接槽12内,环板22与若干设置于揉捻盘23上的揉捻条板24固定连接,且揉捻条板24呈环形阵列分布,揉捻条板24前端设有环槽25,本装置中的第一齿轮21与环板2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设有安装槽(11)的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槽(11)下端通过铰接槽(12)铰接有揉捻盘装置(2),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上设有供气装置(3),所述的供气装置(3)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4),且所述的驱动装置(4)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4)上端还连接有揉捻筒装置(5),且所述的揉捻筒装置(5)设置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上端;所述的铰接槽(12)一侧还设有槽口(13),所述的槽口(13)下端设有接料仓(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包括设有安装槽(11)的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槽(11)下端通过铰接槽(12)铰接有揉捻盘装置(2),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上设有供气装置(3),所述的供气装置(3)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4),且所述的驱动装置(4)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4)上端还连接有揉捻筒装置(5),且所述的揉捻筒装置(5)设置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上端;所述的铰接槽(12)一侧还设有槽口(13),所述的槽口(13)下端设有接料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盘装置(2)包括设有第一齿轮(21)的环板(22),且所述的环板(22)安装于所述的铰接槽(12)内,所述的环板(22)与若干设置于揉捻盘(23)上的揉捻条板(24)固定连接,且所述的揉捻条板(24)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的揉捻条板(24)前端设有环槽(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槽(25)内设有若干刮板(26),且所述的刮板(26)前端与所述的铰接槽(12)的圆弧面紧密贴合,所述的刮板(26)上端与所述的环板(22)固定连接,所述的刮板(26)下端与所述的揉捻盘(2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装置(3)包括若干设置于每个相邻的揉捻条板(24)之间的分支气管(31),每个所述的分支气管(31)末端都连接供气管(32),所述的供气管(32)内铰接L管(33),所述的L管(33)前端连接有伸缩气仓(34),且所述的伸缩气仓(34)与所述的L管(33)连接的一侧固定安装于安装仓(35)内,所述的伸缩气仓(34)前端设有与凸轮(36)相互配合的第一凹槽(37),所述的凸轮(36)在第二凹槽(38)内转动,所述的凸轮(36)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的驱动装置(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晨刚胡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