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82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公开了有机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揉捻盘、揉桶、驱动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上设置有若干棱骨,揉桶的外壁设置有一圈限位槽,驱动机构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揉桶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一圈驱动齿,揉捻盘上设置有一段可与驱动齿啮合的弧形的驱动齿条;加压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套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压盖,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螺纹,揉桶的内壁设置有可与下压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加压揉捻时压盖是直接盖在揉桶上的,在揉捻后期无法满足茶叶加压揉捻的需求,造成的揉捻时间延长,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茶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有机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近年来,我国共有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建立有机茶基地近6000多亩,有机茶年生产量已达500余吨(绿茶为主,部分红茶、乌龙茶等)。有机茶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茶叶的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干燥、毛茶整理等过程,其中揉捻过程包括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机械揉捻时通常采用茶叶揉捻机完成,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主要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揉捻盘、揉桶和曲臂回转机构组成,通常还会在揉桶内增设加压盖。工作时,传动机构带动揉桶做360°匀速偏心回转运动,通过将压盖盖在揉桶内实现挤压过程,茶叶在揉桶内受到压盖和揉捻盘上的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现有的茶叶揉捻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揉捻,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由于揉桶在工作过程中,压盖是直接盖在揉桶上的,其压力始终为压盖的自重,在茶叶揉捻的不同阶段,下压力均为定值,在揉捻后期无法满足茶叶加压揉捻的需求,使得揉捻时间延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有机茶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加压揉捻时压盖是直接盖在揉桶上的,在揉捻后期无法满足茶叶加压揉捻的需求,造成的揉捻时间延长,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有机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揉捻盘、揉桶、驱动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上设置有若干棱骨,揉桶的外壁设置有一圈限位槽,驱动机构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揉桶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一圈驱动齿,揉捻盘上设置有一段可与驱动齿啮合的弧形的驱动齿条;加压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竖向滑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固接有压盖,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螺纹,揉桶的内壁设置有可与下压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机架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并保证各部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在对茶叶进行揉捻时,将茶叶置于揉桶内,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揉桶做360°匀速偏心回转运动,压盖会对揉桶内的茶叶进行下压,茶叶在揉桶内受到压盖和揉捻盘上棱骨的双重作用而卷曲成条。在揉桶进行360°匀速偏心回转运动时,当揉桶外壁的驱动齿与驱动齿条啮合时,使得揉桶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自转;而且,由于支撑件是固定在驱动机构上的,支撑件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压盖上的下压螺纹与揉桶内壁的内螺纹啮合,在揉桶自转时,使得压盖相对揉桶转动并在沿揉桶轴向下移,对揉捻过程中,尤其是揉捻后期的茶叶进行加压,使得揉捻后期能够配合更大的下压力,能够缩短揉捻时间并增强揉捻的效果。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齿和驱动齿条能够实现揉桶的自转,揉桶在自转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增加揉桶与茶叶之间的相对运动及摩擦力,进而增强揉捻的效果;另一方面揉桶在自转过程中还会带动压盖轴向移动,使得压盖能够在揉捻后期对茶叶施加更大的压力,能够缩短揉捻时间并进一步增强揉捻的效果。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驱动机构包括多个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竖向设置的驱动轴,多个驱动轴之间连接有同步带,驱动轴的顶端均固接有驱动臂,多个驱动臂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卡设在限位槽内且可相对限位槽滑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驱动轴能够保证对固定架支撑及驱动的稳定性,通过在驱动轴之间设置同步带,能够保证驱动轴转动的同步性,固定架用于支撑并驱动揉桶做360°匀速偏心回转运动,由于固定架是设置在限位槽内的且能够相对限位槽滑动,使得其不会阻碍揉桶自转,进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加压机构包括固接在固定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夹持有连杆,且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抵紧连杆的抵紧件,螺纹杆竖向滑动连接在连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上。本技术方案中,支撑杆用于支撑加压机构并将其稳定固定在固定架上,通过将连杆设置成以夹持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杆上的,能够方便对连杆的夹持高度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方便满足不同茶叶的加工需求,增大装置的使用范围。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机架上设置有若干弧形的挡板,挡板均位于驱动轴的外侧且与驱动轴正对。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挡板,能够对驱动轴及驱动臂进行隔离,避免驱动轴在带动驱动臂转动的过程中误伤操作人员,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压盖的内壁也设置有若干棱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盖的内壁也增设棱骨,能够增加压盖与茶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压盖在具有施压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对上层的茶叶进行辅助的揉捻。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揉捻盘的中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下料口的升降料板。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揉捻盘的中部设置下料口,在茶叶揉捻完成之后,可以打开升降料板进行直接下料,相较于在揉捻盘上收集后在再下料而言,操作更加的方便。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升降料板的顶端也设置有若干棱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升降料板上也设置棱骨,能够增大升降料板与茶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揉捻死角。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固定架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本技术方案中,减重孔具有减重的作用,能够减小固定架对驱动臂的压力,进而降低驱动臂的承重压力保证其运行稳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揉捻盘的底部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位于下料口的外侧。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揉捻盘的底部设置挡料板,在茶叶揉捻完成后通过下料口下料时,能够避免茶叶外溅,避免茶叶被污染。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驱动轴可伸缩设置,驱动臂转动连接在驱动轴的延长段上。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驱动轴设置成可伸缩的,在茶叶揉捻完成后能够利用升降功能将固定架与揉桶上移升举,便于对揉捻盘上的茶叶残渣进行清理;同时,利用升降功能,还能够根据揉捻的茶叶量对揉桶与揉捻盘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压盖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揉捻盘2、揉桶3、棱骨4、限位槽5、驱动齿6、驱动齿条7、螺纹杆8、压盖9、下压螺纹10、驱动轴11、驱动臂12、固定架13、支撑杆14、连杆15、挡板16、升降料板17、减重孔18、加固片19。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有机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揉捻盘2、揉桶3、驱动机构和加压机构。机架1起到整体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揉捻盘、揉桶、驱动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上设置有若干棱骨,其特征在于:揉桶的外壁设置有一圈限位槽,所述驱动机构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揉桶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一圈驱动齿,揉捻盘上设置有一段可与驱动齿啮合的弧形的驱动齿条;所述加压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竖向滑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固接有压盖,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螺纹,揉桶的内壁设置有可与下压螺纹啮合的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揉捻盘、揉桶、驱动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上设置有若干棱骨,其特征在于:揉桶的外壁设置有一圈限位槽,所述驱动机构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揉桶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一圈驱动齿,揉捻盘上设置有一段可与驱动齿啮合的弧形的驱动齿条;所述加压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竖向滑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固接有压盖,压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螺纹,揉桶的内壁设置有可与下压螺纹啮合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竖向设置的驱动轴,多个驱动轴之间连接有同步带,驱动轴的顶端均固接有驱动臂,多个驱动臂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卡设在限位槽内且可相对限位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固接在固定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夹持有连杆,且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抵紧连杆的抵紧件,所述螺纹杆竖向滑动连接在连杆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渝信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