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止线圈开路功能的车辆轮速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21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探测车轮转速功能的车辆轮速传感器,以便在车辆制动时提供均匀的制动能量。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辆轮毂的传感器转子附近。导引凸台从线圈架外圆周表面径向伸出。注模壳体封闭线圈架和第一前框架、第二前框架和第三前框架。橡胶环配装到插入凹槽中,以使其紧密接触壳体内侧。通过这种结构,轮速传感器可以防止线圈开路,并增强耐久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轮速传感器,其具有防止线圈开路的功能。
技术介绍
一般地,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辆轮毂传感器转子附近的位置处。当车辆制动时,轮速传感器探测车轮的转动并输出表示探测到的车轮转动的信号。这个信号施加到一控制单元,然后控制单元基于该信号提供均匀的制动能量。已经提出了用于车辆轮速传感器的各种技术。1987年5月24日授予EmilBuchschmid的美国专利4652818提出了一种方法,即,具有连接电缆的电子测量仪器。由于这种电子测量仪器由两个壳体构成,为了将各壳体组装到一起,必须使用粘合剂。因此,电子测量仪器的耐久性恶化。接着,1991年8月13日授予Emil Buchschmid的美国专利5039942公开了一种电缆支承插入件,其用于封闭感应转速传感器的壳体内的开口。然而,在这个电缆支承插入件中,由于永久磁铁在利用注模技术制造壳体过程中的微小移动,而会导致线圈断裂。另外,1993年10月19日授予Werner Pfander的美国专利5254807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尤其是一种RPM传感器。由于传感器由两个壳体构成,为了将各壳体组装到一起,必须使用粘合剂。于是,传感器的耐久性恶化。同时,1996年2月24日授予Ulrich Stahi的美国专利5493217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子线圈的长寿命感应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改进的承载和热特性。然而,在具有所缠绕的线圈的感应区域叠起时,这种感应传感器的线圈易于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轮速传感器,其具有防止线圈开路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轮速传感器,其能够提高耐久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轮速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防止线圈开路的功能,该轮速传感器包括线圈架,其具有在线圈架的一端形成以与线圈架形成为一体的线圈缠绕部分、在线圈缠绕部分前部形成以与线圈缠绕部分成为一体的凸缘、从线圈缠绕部分上部突出的导引突出部分、以及从线圈架的外圆周表面以径向向外突出的导引凸台,从而线圈直接由导引凸台穿过,其中沿着凸缘的圆周形成插入凹槽。前框架元件,其具有第一前框架、第二前框架和第三前框架,它们纵向布置在线圈架的外圆周表面上,其中,第三前框架从第一前框架的一个侧表面突出,第二前框架的一端固定到线圈架的表面上,而第二前框架的另一端垂直于线圈架的表面;线圈围绕第二前框架的另一端缠绕,第二前框架的该另一端向第三前框架折叠,而第三前框架的一端向第二前框架折叠,以便抵压第二前框架;以及注模的壳体元件,用于封闭线圈架和前框架元件,从而,当第二前框架向第三前框架折叠时,线圈变得松弛。橡胶环配装到插入槽中以导致其紧密接触壳体的内侧。如上所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线圈开路功能的用于车辆的轮速传感器中,导引凸台从线圈架外圆周表面向外径向突出,从而线圈可以直接由导引凸台穿过。此外,壳体封闭第一前框架、第二前框架和第三前框架。另外,橡胶环配装到插入槽中,以使其紧密接触壳体内侧。通过这种结构,轮速传感器可以在导引凸台的帮助下防止线圈开路。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清晰可见,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线圈开路功能的车辆轮速传感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剖面“A”的放大视图;图3是示出第一前框架和第二前框架处于未折叠状态的线圈架前视图;图4是示出第一前框架和第二前框架处于未折叠状态的线圈架后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剖面“B”的放大视图;图6是示出第一前框架和第二前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线圈架的前视图;图7是示出第一前框架和第二前框架处于折叠并彼此连接状态的线圈架的后视图;以及图8是图6所示剖面“C”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线圈开路功能的车辆轮速传感器。参照图1和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轮速传感器100主要包括线圈架110和用于封闭线圈架110的注模的壳体140。线圈缠绕部分112形成在线圈架110一端以与线圈架110成为一体。线圈122围绕线圈缠绕部分112的外圆周表面缠绕。凸缘114形成在线圈缠绕部分112的前部,以与线圈缠绕部分112成为一体。导引突起120从线圈缠绕部分112的上部突出。导引凸台124从线圈架110外圆周表面径向突出,以便线圈122直接由导引凸台124穿过。优选的是,至少两个导引突起120和两个导引凸台124形成在线圈架110的外圆周表面。永久磁铁170纵向设置在线圈架110内。永久磁铁170的一端连接到连接电缆160上,而永久磁铁170的另一端暴露于线圈架110的外部。一极靴150连接到永久磁铁170的另一端。该极靴150穿过凸缘114的内部,而极靴150的另一端暴露于线圈架110的外侧。插入凹槽116沿着凸缘114的圆周形成。橡胶环118配装到插入凹槽116中以使其接触壳体140内侧。参照图3到5,第一前框架130、第二前框架132和第三前框架134纵向布置于线圈架110的外圆周表面上。第一前框架130、第二前框架132和第三前框架134由金属材料制成。第二前框架132的一端固定到线圈架110的表面上,而第二前框架132的另一端垂直于线圈架110的表面。第三前框架134从第一前框架130的一侧表面突出。线圈122围绕第二前框架132的另一端缠绕。线圈122在张力下直接由导引凸台124穿过。(参照图4)参照图6到8,第二前框架132的另一端向第三前框架134折叠,而第三前框架134的一端向第二前框架132折叠,以便抵压第二前框架132。此时,第二前框架132向导引凸台124移动,然后缠绕第二前框架132的线圈122从拉伸状态变为被松弛状态。(参照图7)现在参照图1,注模壳体140封闭线圈架110、第一前框架130、第二前框架132和第三前框架134。同样,橡胶环118配装到插入凹槽116之内,以使其接触壳体140的内侧。橡胶环118使线圈架110和壳体140彼此牢固接触。如上所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轮速传感器中,至少两个导引突起120和两个导引凸台124形成在线圈架110外圆周表面上。由于这种结构,在第二前框架132向第三前框架134折叠时,有可能防止线圈122断裂。由于橡胶环118配装到插入凹槽116中以使其紧密接触壳体140的内侧,因而显著增强了轮速传感器的耐久性。虽然结合本专利技术教导内容的各种实施例在此已详细图示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构想出仍包括这些教导内容的其它变化的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防止线圈开路功能的车辆轮速传感器,该轮速传感器包括线圈架,其具有在线圈架的一端形成以与线圈架成为一体的线圈缠绕部分、在线圈缠绕部分前部形成以与线圈缠绕部分成为一体的凸缘、从线圈缠绕部分上部突出的导引突起、以及从线圈架的外圆周表面以径向向外突出的导引凸台,从而线圈直接由导引凸台穿过,其中沿着凸缘的圆周形成插入凹槽;前框架元件,其具有第一前框架、第二前框架和第三前框架,它们纵向布置在线圈架的外圆周表面上,其中,第三前框架从第一前框架的一个侧表面突出,第二前框架的一端固定到线圈架的表面上,而第二前框架的另一端垂直于线圈架的表面;线圈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止线圈开路功能的车辆轮速传感器,该轮速传感器包括: 线圈架,其具有在线圈架的一端形成以与线圈架成为一体的线圈缠绕部分、在线圈缠绕部分前部形成以与线圈缠绕部分成为一体的凸缘、从线圈缠绕部分上部突出的导引突起、以及从线圈架的外圆周表面以径向向外突出的导引凸台,从而线圈直接由导引凸台穿过,其中沿着凸缘的圆周形成插入凹槽; 前框架元件,其具有第一前框架、第二前框架和第三前框架,它们纵向布置在线圈架的外圆周表面上,其中,第三前框架从第一前框架的一个侧表面突出,第二前框架的一端固定到线圈架的表面上,而第二前框架的另一端垂直于线圈架的表面; 线圈围绕第二前框架的另一端缠绕,第二前框架的该另一端向第三前框架折叠,而第三前框架的一端向第二前框架折叠,以便抵压第二前框架;以及 注模的壳体元件,用于封闭线圈架和前框架元件, 从而,在第二前框架向第三前框架折叠时,线圈变得松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焕
申请(专利权)人:维多哈拉韩国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