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柔性衬底InP H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15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面积柔性衬底InP H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在InP衬底上正向生长带有停止层的InP HBT外延结构;完成器件及电路制备;InP HBT外延片与临时载片正面相对进行临时键合;对InP衬底背面选择性去除直至停止层;通过滚轴压印的方法实现InP HBT外延层背面与柔性衬底贴合;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强InP HBT外延层背面与柔性衬底的贴合;将InP HBT外延层与临时载片分离,得到柔性衬底InP HBT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延层剥离和滚轴压印的方式,实现大面积柔性衬底InP HBT器件的制备,该制备方法能够与现有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和微纳加工工艺兼容,具备批量化制备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柔性衬底InPH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柔性衬底InPH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InPHBT具有优异的频率特性、良好的器件一致性以及击穿特性,是实现超高速、超高频电路的最佳选择,在无线通信、高频传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通常InPHBT器件制备在刚性的InP衬底外延片上,而且InP衬底极为易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InPHBT器件的发展。如果InPHBT器件具有可拉伸、可延展等柔性特点,则其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适应非平面、小体积等不同复杂的工作环境,满足未来电子信息设备小型化、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针对刚性衬底电子器件的柔性化需求,国际上主流方法是将刚性衬底薄膜化,使其具有弯曲、延展等柔性特性,然后再将其直接贴附到PDMS、PI、PET等高分子聚合物柔性衬底上。这种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柔性衬底与半导体晶体管器件之间的界面接触不紧密,界面性质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器件性能在柔性衬底上及大变形环境下性能退化甚至失效。此外目前公开报道的所有超高速、超高频柔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柔性衬底InP HB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热固性粘附层和InP HBT器件,带有热固性粘附层的柔性衬底通过滚轴压印的方法与InP HBT器件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柔性衬底InPHB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热固性粘附层和InPHBT器件,带有热固性粘附层的柔性衬底通过滚轴压印的方法与InPHBT器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柔性衬底InPH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衬底为柔性金属、聚酰亚胺、聚乙烯乙二醇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的热固性粘附层材料为苯并环丁烯或高温蜡。


3.一种制备大面积柔性衬底InPH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InP衬底上正向生长带有停止层的InPHBT外延片;
2)在带有停止层的InPHBT外延片上完成器件及电路制备;
3)在临时载片正面旋涂可逆临时键合材料;
4)将完成电路工艺的InPHBT外延片与临时载片正面相对进行临时键合;
5)对InP衬底背面进行选择性去除直至停止层;
6)将带有热固性粘附层的柔性衬底通过滚轴压印的方法实现InPHBT外延层背面与柔性衬底贴合;
7)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强InPHBT外延层背面与柔性衬底的贴合;
8)将InPHBT外延层与临时载片分离,得到柔性衬底InPHBT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面积柔性衬底InPHB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InP衬底为半绝缘衬底,停止层材料为InGaAs或InGaP;InPH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枢戴家赟程伟孔月婵陈堂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