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754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9
本申请公开了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多个像元,每个像元包括由下向上设置的基底层、具有支撑与电连接孔的第一悬空层、具有支撑连接孔的第二悬空层;第一悬空层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支撑层、第一电极层、热敏层、热敏保护层,第一通孔位于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底部,以便第一电极层与基底层电连接;第二悬空层包括第二支撑层、线栅层,位于支撑连接孔处的第二支撑层与热敏保护层相连,且支撑连接孔位于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外侧。本申请探测器中支撑连接孔位于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外侧,无需对第一悬空层平坦化处理,且在制作第二悬空层过程中,在图形化牺牲层时刻蚀厚度也不会增加,简化制备工艺,提升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优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红外探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外偏振成像是在红外强度探测基础上,通过获得每一点的偏振信息而增加信息维度的一种技术,不仅能获得目标二维空间的红外强度信息,而且能获得图像上每一点偏振信息。利用目标辐射的偏振特征能有效抑制背景杂波,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增加目标物的信息量,有利于目标物的检测和识别,能够提高对温差小或热对比度低的目标物的探测识别能力。现有的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上下两层悬空结构,每层悬空结构中都设置有支撑孔,上层悬空结构的支撑孔直接制备在下层悬空结构的支撑孔上,在实际工艺中下层悬空结构的支撑孔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将会是一个截面为梯形的孔洞,难以直接在上方直接制备上层悬空结构的支撑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第一种,在下层支撑孔中填充钨塞,从而实现平坦化,再制备上层悬空结构。该种方式填充钨塞的技术难度较大,会降低探测器的良率,并且填充之后若不够平整,会影响上层悬空结构的平整度,从而影响偏振探测性能。第二种,通过生长介质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元,每个所述像元包括由下向上设置的基底层、具有支撑与电连接孔的第一悬空层、具有支撑连接孔的第二悬空层;/n所述第一悬空层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支撑层、第一电极层、热敏层、热敏保护层,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底部,以便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基底层电连接;/n所述第二悬空层包括第二支撑层、线栅层,位于所述支撑连接孔处的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热敏保护层相连,且所述支撑连接孔位于所述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元,每个所述像元包括由下向上设置的基底层、具有支撑与电连接孔的第一悬空层、具有支撑连接孔的第二悬空层;
所述第一悬空层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支撑层、第一电极层、热敏层、热敏保护层,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底部,以便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基底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悬空层包括第二支撑层、线栅层,位于所述支撑连接孔处的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热敏保护层相连,且所述支撑连接孔位于所述支撑与电连接孔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栅层包括多个线栅结构,每个所述线栅结构包括多个金属线栅,每个金属线栅宽度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关系,且相邻所述金属线栅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下述任一种:
所述金属线栅宽度相等、所述金属线栅宽度按等差数列递增、所述金属线栅宽度按等比数列递增、所述金属线栅宽度按正弦函数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栅层包括多个线栅结构,每个所述线栅结构包括多个金属线栅,每个金属线栅宽度相等,相邻所述金属线栅间的距离具有第二预设关系,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下述任一种:
所述距离按等差数列递增、所述距离按等比数列递增、所述距离按正弦函数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栅层包括四个呈矩阵排列的子线栅区,每个所述子线栅区包括呈预设分布形状的多个金属线栅,所述预设分布形状的种类至少为两种,且相邻所述子线栅区的所述预设分布形状不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像元的所述第二悬空层之间彼此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宇易飞王鹏甘先锋董珊陈文礼王宏臣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