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58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传感器装置(5)具有传感部分(50),接线端子(52,53,54,55),和接线盒所述接线盒(51)在其中装入传感部分(50)并形成端子固定部分(51c)。接线端子(52,53,54,55)具有一固定部分(52e,53e,54e,55e),所述固定部分(52e,53e,54e,55e)固定在接线盒(51)的端子固定部分(51c)中。接线端子(52,53,54,55)通过引线(56,57,58,59)导电连接到传感部分(50)上,供在传感部分(50)和外部装置之间信号传输用。接线端子(52,53,54,55)的固定部分(52e,53e,54e,55e)的体积与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的体积之比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比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物理位移的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检测物理位移的传感器装置例如用于汽车气囊系统中,供检测在碰撞时施加到汽车上的冲击力。气囊系统的气囊根据传感器装置中所产生的检测信号起动,因而保护乘客。这种检测碰撞的传感器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No.2004-294419(US 2004/0201464 A1)中公开。在上述专利公报中,传感器装置包括一个G(电导)传感器,所述G传感器随着由于碰撞冲击形成的加速度而产生信号。G传感器包括检测部分,通信部分,电源电路及类似物。将这些元件进行包装。G传感器装入含树脂的接线盒的传感器罩壳部分中。在含树脂的接线盒中,接线端子整体式固定,以便接线端子的端部伸入传感器罩壳部分中。G传感器通过金属引线连接到接线端子的端部上,以便通过接线端子导电连接到外部装置上。在汽车中,这种碰撞检测传感器装置一般位于一受热影响的位置处,如发动机舱中。如果温度变化很大,则传感器装置的相应元件受热膨胀或收缩。尤其是,含树脂的接线盒具有线性膨胀系数一般是大于其它元件的线性膨胀系数。亦即,接线盒的尺寸随着温度不同而有比较大的变化。当接线盒的尺寸改变时,固定在接线盒中的接线端子产生位移。结果,接线端子和引线之间的连接部分及引线和G传感器之间的连接部分可能会接收过大的应力,同时导致这些连接部分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能减少其中施加到连接部分上的应力,而与含树脂的接线盒的热膨胀或热收缩无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传感器装置具有传感部分,含树脂的接线盒和接线端子,上述传感部分用于传感-实际值,上述含树脂的接线盒在其中装入传感部分,而上述接线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分。接线端子通过引线连接到传感部分上,供在传感部分和外部装置之间信号传-->输用。接线端子的固定部分固定在接线盒的固定部分中。另外,接线端子的固定部分的体积与接线盒的固定部分的体积之比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比值。在传感器装置中,接线盒的固定部分用树脂制造,所述树脂具有线性膨胀系数为大于用金属制造的接线端子的固定部分的线性膨胀系数。因为接线端子的固定部分的体积与接线盒的固定部分的体积的比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比值,所以在不需要另外的元件和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能减小施加到接线端子上的应力,即使是热膨胀和收缩的情况也如此。因此,可以减小对在传感部分和引线之间及引线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损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接线端子的固定部分具有一底壁,所述底壁埋置在接线盒的固定部分内距接线盒的固定部分的壁一预定深度中,上述壁限定一内腔,传感部分设置在所述内腔中。预定的深度等于或小于接线盒的固定部分的尺寸的三分之一,上述尺寸限定在与固定部分的壁垂直的方向上。因此,树脂在内腔的壁和接线端子的底壁之间的体积减小。因此,即使在类似于第一方面的热膨胀和收缩的情况下,也使施加到接线端子上的应力减小。结果,可以减少在传感部分和引线之间及在引线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损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接线端子的固定部分具有底壁,所述底壁固定在接线盒的固定部分中。底壁具有一面积,所述面积等于或大于接线盒的固定部分在平行于底壁的方向上所取的横截面积。因此,减小了树脂在底壁的周边上的体积。照这样,减小了施加到接线端子上的应力,即使类似于第一和第二方面热膨胀和收缩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减少对在传感部分和引线之间及在引线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损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目的,特点和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在上述附图中,同样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表示。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气囊系统的示意方框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中之一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段III-III所取的剖视图。图4A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第一接线端子当从图2的顶侧看时的顶视图;图4B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的前视图;图4C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的侧视图;图5A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第二接线端子当从图2的顶侧看时的顶视图;图5B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基底接线端子当从图2的顶侧看时的顶视图;图5C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另一个基底接线端子当从图2的顶侧看时的顶视图;图6A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装置的引线当从图2的顶侧看时的顶视图;图6B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引线的前视图;和图6C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引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图1-6C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装置例如用作汽车气囊系统的检测碰撞的传感器装置。如图1所示,气囊系统1具有气囊ECU(电子控制装置)2,第一通信母线3,第二通信母线4,用于检测碰撞的传感器装置5-8,驾驶员座位气囊9,前面乘客座位气囊10和侧面气囊11。气囊ECU2通过一点火开关12连接到蓄电池13上。气囊ECU2根据传感器装置5-8所检测的加速度值和设置在其中的传感器所检测的加速度值触发气囊9-11。气囊ECU2位于汽车的大体上中部。通信母线3,4提供作为从气囊ECU2向传感器装置5-8供应电源电压的线路,并在气囊ECU2和传感器装置5-8之间传送命令和数据。第一通信母线3包括基线3a和传输线3b,用于在气囊ECU2和-->传感器装置5之间及在传感器装置5和传感器装置6之间的连接。同样,第二通信母线4包括基线4a和传输线4b,用于在气囊ECU2和传感器装置7之间及在传感器装置7和传感器装置8之间的连接。每个传感器装置5-8都检测汽车中预定位置处预定方向上的加速度。根据从气囊ECU2发出的数据传输要求的命令,传感器装置5-8将检测结果作为加速度数据通过通信母线3,4发送到气囊ECU2。具体地说,传感器装置5-8安装在汽车的可破碎区中,并检测汽车的前后方向或者汽车左右方向的加速度值。传感器装置5,6通过第一通信母线3串联连接到气囊ECU2上。同样,传感器装置7,8通过第二通信母线4串联连接到气囊ECU2上。驾驶员座位气囊9安装在驾驶员座位的前面。前面乘客座位气囊10安装在前面乘客座位的前面。侧面气囊11安装在驾驶员座位和前面乘客座位的两侧上。这些气囊9-11根据来自气囊ECU2的指令膨胀,用于在碰撞时保护乘客。下面,将参照图2-6C说明传感器装置5-8的结构。传感器装置5-8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后,将作为例子说明传感器装置5的结构。如图2和3中所示,传感器装置5具有作为传感部分的加速度传感器50,接线盒51,第一接线端子52,第二接线端子53,基底接线端子54,55,和第一至第四引线56-59。加速度传感器50检测预定方向上的加速度。另外,加速度传感器50把检测得的加速度作为按照从气囊ECU2发出的数据传输要求的命令所述的输入数据传送。如图3中所示,加速度传感器50一般具有矩形形状。加速度传感器50在矩形形状的对角线上相对角处具有第一端子部分50a和第二端子部分50b。另外,加速度传感器50在矩形形状余下的对角线上相对角处具有基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传感器装置(5),包括:    传感部分(50);    接线盒(51),所述接线盒(51)将传感部分(50)装入其中,接线盒(51)用树脂制成,并形成固定部分(51c);和    接线端子(52,53,54,55),所述接线端子(52,53,54,55)通过引线(56,57,58,59)连接到传感部分(50)上,供在传感部分(50)和外部装置之间信号传输用,接线端子(52,53,54,55)用树脂制成,并具有固定部分(52e,53e,54e,55e),所述固定部分(52e,53e,54e,55e)固定在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中,其中接线端子(52,53,54,55)的固定部分(52e,53e,54e,55e)的体积与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的体积之比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比值。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7-8 2005-2005481.传感器装置(5),包括:传感部分(50);接线盒(51),所述接线盒(51)将传感部分(50)装入其中,接线盒(51)用树脂制成,并形成固定部分(51c);和接线端子(52,53,54,55),所述接线端子(52,53,54,55)通过引线(56,57,58,59)连接到传感部分(50)上,供在传感部分(50)和外部装置之间信号传输用,接线端子(52,53,54,55)用树脂制成,并具有固定部分(52e,53e,54e,55e),所述固定部分(52e,53e,54e,55e)固定在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中,其中接线端子(52,53,54,55)的固定部分(52e,53e,54e,55e)的体积与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的体积之比值等于或大于预定的比值。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装置(5),其中接线端子(52,53,54,55)具有底壁(52a,53a,54a,55a),第一连接部分(52b,53b,54b,55b)和第二连接部分(52c,53c,54c,55c),第一连接部分(52b,53b,54b,55b)从底壁(52a,53a,54a,55a)的一端朝基本上垂直于底壁(52a,53a,54a,55a)的方向延伸,并通过引线(56,57,58,59)导电连接到传感部分(50)上,第二连接部分(52c,53c,54c,55c)从底壁(52a,53a,54a,55a)朝与第一连接部分(52b,53b,54b,55b)相反的方向延伸,以便导电连接到外部装置上,和底壁(52a,53a,54a,55a)包括在固定部分(52e,53e,54e,55e)中。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装置(50),其中底壁(52a,53a,54a,55a)具有一面积,所述面积等于或大于相对于朝平行于底壁(52a,53a,54a,55a)的方向所取的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的横截面积的预定面积。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感器装置(50),其中接线盒(51)形成一罩壳部分(51d),传感部分(50)装入上述罩壳部分中,接线端子(52,53,54,55)的固定部分(52e,53e,54e,55e)这样埋置在接线盒(51)的固定部分(51c)中,以便将树脂壁限定在罩壳部分(51d)和接线端子(52,53,54,55)的固定部分(52e,53e,54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