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超高层塔吊承受的风荷载、其在工作中起吊的物资,均会导致其底部承受较大的弯矩,进而导致塔吊竖杆承受较大的拉力。塔吊竖杆会将该拉力传递给塔吊基础,因此塔吊基础需具备一定的抗拉拔能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大体积或带抗拔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塔吊基础,以利用抗拔桩、自重进行抗拔。但是,在超高层裙房中增加塔吊时,因施工空间小无法采用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采用带抗拔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则需在已浇筑成的地下室底板上打桩会破坏地下室底板,待塔吊拆除后,再对地下室底板破损部位进行修复,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空间小在已浇筑成的地下室底板上打桩会破坏地下室底板,待塔吊拆除后,再对破损部位修复工作量大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塔吊基础,连接于地下室的底板和框架梁,所述塔吊基础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吊基础,连接于地下室的底板和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包括:/n拉结固定于地下室的底板上且对应于塔吊的待安装位置的基础层;/n预埋于所述基础层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底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预埋件的顶部凸伸出所述基础层形成供塔吊过渡节连接的安装部;以及/n竖直支撑于所述基础层和对应的框架梁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和所述基础层固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和对应的框架梁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塔吊基础,连接于地下室的底板和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包括:
拉结固定于地下室的底板上且对应于塔吊的待安装位置的基础层;
预埋于所述基础层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底部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预埋件的顶部凸伸出所述基础层形成供塔吊过渡节连接的安装部;以及
竖直支撑于所述基础层和对应的框架梁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和所述基础层固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和对应的框架梁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围设于所述塔吊过渡节的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入所述底板内且顶部凸伸出所述底板的多个植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层为浇筑于所述底板上且通过多个所述植筋和所述底板拉结固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
立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马凳;以及
固定于所述马凳上的地脚,所述地脚的顶部凸伸出所述基础层,形成供塔吊过渡节连接的安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件有多个,多个所述预埋件和所述塔吊过渡节的多个竖杆对应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武念铎,范玮武,董俊杰,王刚,雷克,白洁,许诺,王欣,余少乐,黄青隆,许国文,叶庭,李赟,吴光辉,吕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