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塔筒全预应力锚索基础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指一种新型风机塔筒的预应力锚索基础。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增大,新能源开发利用持续快速发展,其中风力发电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开发方式得到广泛的利用。风力发电中重要的设施风机塔筒与安装基础的连接固定也成为在不同地域环境架设风力设施的关键问题。目前,风机塔筒与基础之间的连接包含较为常见的方式为基础环以及锚栓笼方式,此两种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及问题。首先,基础环是预埋在基础混凝土内部的钢制部分,是基础和风机塔筒连接的过渡构件,对于基础连接起关键作用,常见形式如图1所示。其中,上部风叶、塔筒结构所受风载及本身自重通过基础环传递至基础,上部荷载在基础顶面体现为如图1中所示巨大的弯矩、扭矩及水平力和竖向力。基于上述机构及受力情况风机目前会存在因基础环锚固失效造成基础在基础环底法兰附近及与基础环交接上表面附近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局压破坏。再有,如图2所示用锚栓笼替代了基础环型式结构,其由上锚板、下锚板及锚栓等组成。由于对锚栓施加预应力,混凝土基础始终处于受压状态, ...
【技术保护点】
1.风机塔筒全预应力锚索基础,具有基础(100),其包括基础顶面(101)、基础侧面(102)、底板上表面(103)及底板下表面(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顶面(101)上围绕其圆心从外向内设有相互对应沿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及顶面下层锚索孔(1012),所述基础侧面(102)上沿上部圆周设有与所述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相对应的多个侧面上层锚索孔(1021),所述基础侧面(102)上沿下部圆周设有与所述顶面下层锚索孔(1012)相对应的多个侧面下层锚索孔(1022);/n所述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与所述侧面上层锚索孔(1021)之间设有上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机塔筒全预应力锚索基础,具有基础(100),其包括基础顶面(101)、基础侧面(102)、底板上表面(103)及底板下表面(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顶面(101)上围绕其圆心从外向内设有相互对应沿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及顶面下层锚索孔(1012),所述基础侧面(102)上沿上部圆周设有与所述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相对应的多个侧面上层锚索孔(1021),所述基础侧面(102)上沿下部圆周设有与所述顶面下层锚索孔(1012)相对应的多个侧面下层锚索孔(1022);
所述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与所述侧面上层锚索孔(1021)之间设有上层预应力锚索机构(10);所述顶面下层锚索孔(1012)与所述侧面下层锚索孔(1022)之间设有下层预应力锚索机构(20);
其中,所述上层预应力锚索机构(10)与所述下层预应力锚索机构(20)上均设有至少一个转角部(30),所述转角部(30)处设有转向部件(40);所述转向部件(40)具有转向支托(41)及转向环(42),其中,所述转向环(42)连接于所述转向支托(41)的上部;
其中,所述上层预应力锚索机构(10)及所述下层预应力锚索机构(20)均包括外部通道及内部穿入的至少一根预应力锚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全预应力锚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上层预应力锚索机构(10)包含从所述顶面上层锚索孔(1011)竖直向下延伸的上层竖直锚索部(11)以及从所述侧面上层锚索孔(1021)沿与所述底板上表面(103)平行方向向上延伸的上层平行锚索部(12);
所述上层竖直锚索部(11)下端与所述上层平行锚索部(12)向上倾斜端相互连接并形成一个所述转角部(30),所述转角部(30)处设有所述转向部件(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全预应力锚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下层预应力锚索机构(20)包含从所述顶面下层锚索孔(1012)竖直向下延伸的下层竖直锚索部(21)、从所述侧面下层锚索孔(1022)沿与所述底板下表面(104)平行方向向内延伸的下层平行锚索部(23)以及下层过渡锚索部(22);
其中,所述下层竖直锚索部(21)的下端与所述下层过渡锚索部(22)的向上倾斜端连接形成一个所述转角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