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5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包括沿气膜主体外轮廓线布置的预埋基础,预埋基础包括水平的条形基础以及与条形基础一体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柱形基础,柱形基础间隔布置,每个柱形基础中均预埋有连接件;柱形基础上设有连梁,连梁可拆卸式固定在连接件上;连梁上侧配设有压膜条,压膜条与连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气膜主体的底边压紧设置在压膜条与连梁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膜产生的向上的拉力通过连梁和压膜条传递给预埋基础,由基础本身的重力及基础上方回填土的重力来抵抗此拉力,其相较于传统重力式基础,有施工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是采用特殊的建筑膜材作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与传统建筑比较,具有外形优美、节能环保、造价低廉、施工快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仓储、体育场馆、科技展览馆等领域。膜建筑基础的受力是向上的拉力,现如今膜建筑基础都是混凝土墙基础。混凝土墙基础施工起来工期长、成本高。公告号CN20322280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专用扁平基础,所述气膜建筑专用扁平基础为环绕建筑四周地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截面为扁平的矩形,宽度大于高度三倍以上。所述气膜建筑专用扁平基础降低了造价,缩短了工期。对于建筑面积较大以及气候条件恶劣比如大风天气较多的环境下,还能够在扁平基础上压重物以增强其稳固程度。公告号CN10578079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气膜建筑基础,包括多个基础模块;所述基础模块用于放置于地面上,多个所述基础模块首尾相接,所述基础模块包括“一”字形结构和“L”字形结构。上述气膜建筑基础,基础模块可在工厂里预加工完成,根据需要运输到现场安装即可,实现了模块化,基础模块只需要摆放于地面上,无需对地面进行过多处理,施工周期较短,建筑成本较低,且适用于需要经常移动的场合或者原有地面或设施不能被修改或破坏的场合。公告号CN206941629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膜建筑基础及气膜建筑;该气膜建筑基础,包括多块基础底板,多块基础底板之间相互搭接;基础底板呈多边形,基础底板的一侧边设置有上搭接部,基础底板的另一侧边设置有与上搭接部相对应的下搭接部;相搭接的两个基础底板中,其中一个基础底板的上搭接部搭接于另一个基础底板的下搭接部的上方,且能够锁止另一个基础底板沿第一方向与其中一个基础底板的分离动作;第一方向垂直于另一个基础底板的另一侧边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平行于另一个基础底板的板面。该气膜建筑,包括所述的气膜建筑基础。本技术能够提高气膜建筑基础的气密性,减小气膜建筑内部的空气的正压的非正常损失。上述技术方案均是相较于混凝土墙基础做出的改进型方案,其虽然能够克服施工周期较长的缺陷,但是确牺牲了气膜建筑基础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包括沿气膜主体外轮廓线布置的预埋基础,预埋基础包括水平的条形基础以及与条形基础一体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柱形基础,柱形基础间隔布置,每个柱形基础中均预埋有连接件;柱形基础上设有连梁,连梁可拆卸式固定在连接件上;连梁上侧配设有压膜条,压膜条与连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气膜主体的底边压紧设置在压膜条与连梁间。所述连接件为带丝锚杆组,带丝锚杆组包括至少一个带丝锚杆,连梁上与带丝锚杆对应处设有安装孔,带丝锚杆由连梁的安装孔穿过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所述锁紧螺母与连梁之间设有垫块,垫块套设在带丝锚杆上。所述连接件为连杆组,连杆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杆,连杆组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向水平两侧超出柱形基础,且固定板超出柱形基础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定位孔,连梁上与定位孔对应处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及对应的定位孔中穿设有锁紧螺栓,实现连梁与固定板的紧固。所述连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下翼板与柱形基础上的连接件连接,工字梁的上翼板与压膜条配合。所述连梁的上翼板处设有压紧孔,压膜条上与压紧孔对应设有连接孔,压紧孔及对应的连接孔内穿有压紧螺栓,实现压膜条与连梁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压膜条与连梁之间设有密封垫层。所述密封垫层为橡胶密封条。所述压膜条为角钢结构。相邻柱形基础间形成回填腔,回填腔内回填素土实现对预埋基础的预埋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膜产生的向上的拉力通过连梁和压膜条传递给预埋基础,由基础本身的重力及基础上方回填土的重力来抵抗此拉力,其相较于传统重力式基础,有施工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梁与气膜主体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包括沿气膜主体外轮廓线布置的预埋基础,预埋基础包括水平的条形基础1以及与条形基础1一体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柱形基础11,柱形基础11间隔布置,相邻柱形基础11间形成回填腔6,回填腔6内回填素土实现对预埋基础的预埋设置。条形基础1的下侧还设有混凝土垫层8.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条形基础1以及柱形基础11埋于土层中,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利用基础本身的重力及基础上方回填土的重力来抵抗气膜向上的拉力。每个柱形基础11中均预埋有连接件,柱形基础11上设有连梁2,连梁2可拆卸式固定在连接件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连杆组,连杆组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杆,连杆组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上焊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向水平两侧超出柱形基础11,且固定板4超出柱形基础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定位孔,连梁2上与定位孔对应处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及对应的定位孔中穿设有锁紧螺栓,实现连梁与固定板的紧固,使连梁2与预埋基础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连梁2上侧配设有压膜条3,压膜条优选为角钢结构。压膜条3与连梁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气膜主体的底边压紧设置在压膜条3与连梁2间,实现对气膜边缘的固定。压膜条3与连梁2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层,密封垫层优选橡胶密封条,以保证气膜建筑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连梁2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下翼板与柱形基础上的固定板4连接,工字梁的上翼板与压膜条3配合。连梁2的上翼板处设有压紧孔,压膜条3上与压紧孔对应设有连接孔,压紧孔及对应的连接孔内穿有压紧螺栓7,实现压膜条与连梁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膜产生的向上的拉力通过连梁2和压膜条3传递给预埋基础,由基础本身的重力及基础上方回填土的重力来抵抗此拉力。其相较于传统重力式基础,有施工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的优点。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柱形基础11中预埋的连接件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带丝锚杆组,带丝锚杆组包括两个带丝锚杆9,两个带丝锚杆9所在的平面与连梁2垂直。连梁2上与带丝锚杆9对应处设有安装孔,带丝锚杆9由连梁2的安装孔穿过并通过锁紧螺母12紧固。并且,锁紧螺母12与连梁2之间设有垫块10,垫块10套设在带丝锚杆9上。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膜产生的向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气膜主体外轮廓线布置的预埋基础,预埋基础包括水平的条形基础以及与条形基础一体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柱形基础,柱形基础间隔布置,每个柱形基础中均预埋有连接件;柱形基础上设有连梁,连梁可拆卸式固定在连接件上;/n连梁上侧配设有压膜条,压膜条与连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气膜主体的底边压紧设置在压膜条与连梁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气膜主体外轮廓线布置的预埋基础,预埋基础包括水平的条形基础以及与条形基础一体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柱形基础,柱形基础间隔布置,每个柱形基础中均预埋有连接件;柱形基础上设有连梁,连梁可拆卸式固定在连接件上;
连梁上侧配设有压膜条,压膜条与连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气膜主体的底边压紧设置在压膜条与连梁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带丝锚杆组,带丝锚杆组包括至少一个带丝锚杆,连梁上与带丝锚杆对应处设有安装孔,带丝锚杆由连梁的安装孔穿过并通过锁紧螺母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与连梁之间设有垫块,垫块套设在带丝锚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膜建筑的柱下条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杆组,连杆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杆,连杆组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向水平两侧超出柱形基础,且固定板超出柱形基础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定位孔,连梁上与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伟司广华吕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英格瑞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