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配流式电磁直驱静液制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25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配流式电磁直驱静液制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位移传感器、直线电机、复位弹簧、液压缸、出口开关阀、活塞、进口开关阀、低压蓄能器、制动控制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直线电机动子直接驱动活塞在液压缸中往复运动,出口开关阀、进口开关阀为常开阀且分别安装在液压缸与制动器之间、液压缸与低压蓄能器之间;直线电机不工作时,在复位弹簧推力的作用下活塞位于吸液行程末端;制动控制器按照制动需求依据直线电机动子位移信息,控制直线电机、出口开关阀、进口开关阀的运动,从而实现制动器轮缸的增压、保压以及减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电磁直驱与泵控直驱的优势,高效节能、响应迅速,解决了现有系统液压管路复杂、能耗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配流式电磁直驱静液制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控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泵控制动单元。
技术介绍
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创新发展,采用机械直连的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不满足汽车电动化的发展需求,线控制动(Brake-By-Wire)成为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两种类型: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和线控机械制动系统。其中,线控机械制动系统彻底摒弃了液压组件,无机械备份,以电源作为能量来源,但其发展还面临如电机、电源、安全和成本等诸多问题;线控液压制动系统相对线控机械制动系统更容易实现,开发成本更低,在电子控制单元发生故障时仍能保证车辆的制动安全性。目前线控液压制动系统,普遍采用高速开关电磁阀对流量进行控制,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然而,电磁阀的节流损失带来了较大的能量损耗,同时制动主缸、制动器轮缸以及数量较多的电磁阀之间的管路布置复杂,降低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以及经济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主动配流式电磁直驱静液制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活塞在液压缸中往复运动,结合开关阀的主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配流式电磁直驱静液制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位移传感器(1)、直线电机(2)、复位弹簧(3)、液压缸(4)、出口开关阀(5)、活塞(6)、进口开关阀(7)、低压蓄能器(8)、制动控制器(9)、制动器(10),其特征包括:直线电机动子(2.1)直接驱动活塞(6)在液压缸(4)中往复运动,出口开关阀(5)、进口开关阀(7)为常开阀且分别安装在液压缸(4)工作腔与制动器(10)之间、液压缸(4)工作腔与低压蓄能器(8)之间;直线电机(2)不工作时,在复位弹簧(3)推力的作用下活塞(6)位于吸液行程末端;制动控制器(9)按照制动需求依据位移传感器(1)采集的直线电机动子(2.1)位移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配流式电磁直驱静液制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位移传感器(1)、直线电机(2)、复位弹簧(3)、液压缸(4)、出口开关阀(5)、活塞(6)、进口开关阀(7)、低压蓄能器(8)、制动控制器(9)、制动器(10),其特征包括:直线电机动子(2.1)直接驱动活塞(6)在液压缸(4)中往复运动,出口开关阀(5)、进口开关阀(7)为常开阀且分别安装在液压缸(4)工作腔与制动器(10)之间、液压缸(4)工作腔与低压蓄能器(8)之间;直线电机(2)不工作时,在复位弹簧(3)推力的作用下活塞(6)位于吸液行程末端;制动控制器(9)按照制动需求依据位移传感器(1)采集的直线电机动子(2.1)位移信息,控制直线电机(2)、出口开关阀(5)、进口开关阀(7)的运动,从而实现制动器轮缸(10.1)增压、保压以及减压;实现制动器轮缸(10.1)增压、保压以及减压的具体控制方法如下:增压过程:直线电机动子(2.1)驱动活塞(6)从泵液行程始端(吸液行程末端)开始在液压缸(4)中往复运动,在活塞(6)从泵液行程始端运动到泵液行程末端(吸液行程始端)的过程中,出口开关阀(5)保持开启,进口开关阀(7)保持关闭,液压缸(6)中的液压油被泵入制动器轮缸(10.1)中;活塞(6)从吸液行程始端(泵液行程末端)运动到吸液行程末端(泵液行程始端)过程中,出口开关阀(5)关闭,进口开关阀(7)开启,低压蓄能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草葛文庆李波孙宾宾陆佳瑜秦琪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