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发展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趋势。电动车虽然能够实现完全零排放,但充电时间长和续航里程短不能被大多数的消费者接受。混合动力车正好可以作为燃油车向纯电动车的过度车型,既能解决充电及续航里程问题,又能实现低排量。虽然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很大突破,但在发动机启停的振动冲击方面表现还是很差。现有的混合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一般采用四点悬置,发动机悬置支架一般通过托举或吊装的方式,通过车辆的Z向,也即车辆上下方向向发动机施加作用力,这样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一般会在车辆的Z向受到冲击,乘员感受较差。其次由于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要兼顾电机工况及发动机工况相互矛盾的需求,动力总成经常会工作在悬置系统刚度特性的过渡段和限位段。对于发动机启停工况而言,限位段和过渡段刚度随位移上升的陡缓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动机启停工况的冲击振动性能。现有技术中四点悬置,Z向施加作用力的方式发动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支架、左悬置支架及右悬置支架,所述后悬置支架、所述左悬置支架及所述右悬置支架分别从混合动力总成的后侧、左侧及右侧对混合动力总成进行支撑,所述后悬置支架、所述左悬置支架及所述右悬置支架在车辆的X方向对所述混合动力总成提供悬置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支架、左悬置支架及右悬置支架,所述后悬置支架、所述左悬置支架及所述右悬置支架分别从混合动力总成的后侧、左侧及右侧对混合动力总成进行支撑,所述后悬置支架、所述左悬置支架及所述右悬置支架在车辆的X方向对所述混合动力总成提供悬置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及所述第二衬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衬套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所述第一衬套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架与车身相连,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所述混合动力总成的变速箱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衬套的轴线相互垂直,当所述后悬置支架设置于车辆上时,所述第一衬套的轴线沿车辆的Z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衬套沿车辆的Y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后悬置支撑点,多个所述后悬置支撑点所在的平面与第二衬套的轴线垂直,连接件从车辆的Y方向将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混合动力总成建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生,唐俊,韩全友,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