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轮胎注胶固定模具、辅助配料输送带、模具注胶软管、注胶模具翻转柜门、注胶模具膨胀体、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底端设置有辅助配料输送带,辅助配料输送带侧面顶端设置有轮胎注胶固定模具,轮胎注胶固定模具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翻转柜门,注胶模具翻转柜门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内侧设置有注胶模具膨胀体,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侧面顶端设置有模具注胶软管,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多个模具生产机位,提高工作效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线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轮胎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非同小可,轮胎是汽车上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车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传统的汽车轮胎是通过铺设轮胎龙骨,在进行注胶,在注胶过程进行轮胎局部的强化,这样就降低了轮胎的生产效率,且传统模具生产线结构复杂、造价价格昂贵,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多个模具生产机位,提高工作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主体包括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轮胎注胶固定模具、辅助配料输送带、模具注胶软管、注胶模具翻转柜门、注胶模具膨胀体、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底端设置有辅助配料输送带,辅助配料输送带侧面顶端设置有轮胎注胶固定模具,轮胎注胶固定模具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翻转柜门,注胶模具翻转柜门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内侧设置有注胶模具膨胀体,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侧面顶端设置有模具注胶软管。作为优选,轮胎注胶固定模具外侧设置有模具罩壳,模具罩壳内侧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圆环形凹槽内侧设置有膨胀体固定限位,圆环形凹槽顶端设置有注胶软管接口,注胶软管接口连接模具注胶软管。作为优选,辅助配料输送带设置为多段式结构,辅助配料输送带侧面设置有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接线盒,驱动电机接线盒线缆连接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作为优选,模具注胶软管外侧设置有软管保温层,模具注胶软管底端设置有软管弹簧压力端口,软管弹簧压力端口连接注胶软管接口,模具注胶软管侧面设置有软管进料控制阀。作为优选,注胶模具翻转柜门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反扣机构,环形凹槽反扣机构侧面设置有注胶泵压装置,注胶模具翻转柜门外侧设置有柜门开闭把手。作为优选,注胶模具膨胀体顶端设置有旋转螺纹接口,旋转螺纹接口顶端连接膨胀进气导管,膨胀进气导管侧面设置有膨胀体进出气控制阀,注胶模具膨胀体设置为圆环形结构,注胶模具膨胀体内侧连接膨胀体固定限位。作为优选,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顶端设置有紧急制动电源开关,紧急制动电源开关底端设置有输送带控制开关,输送带控制开关侧面设置有软管进料控制按钮,软管进料控制按钮侧面设置有吸真空控制按钮,吸真空控制按钮侧面设置有膨胀体压力调节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轮胎注胶固定模具能够限定位置空间,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的轮胎厚度,进行调节控制,并可以实现一人操作多机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2)辅助配料输送带能够方便为每个模具机位传递辅助配料,降低人员走动,提高车间工作效率,多段式结构能够降低输送带跑偏的故障率。(3)模具注胶软管能够确保稳定为轮胎注胶固定模具内部提供注胶用料,在达到预定需求量时能够快速断开注胶用料供给,避免传统注胶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弊端。(4)注胶模具翻转柜门能够通过环形凹槽反扣机构与轮胎注胶固定模具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实现轮胎的模具注胶成型。(5)注胶模具膨胀体能够根据实际轮胎制作厚度需求,来通过充压气体实现轮胎的内侧支撑,待胶料初步凝固后,释放充压气体,取出轮胎即可。(6)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避免传统人工与胶料直接接触,导致工作效率低,生产进度慢的弊端,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多机位同时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轮胎注胶固定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辅助配料输送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注胶软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注胶模具翻转柜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注胶模具膨胀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2、轮胎注胶固定模具;3、辅助配料输送带;4、模具注胶软管;5、注胶模具翻转柜门;6、注胶模具膨胀体;7、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8、模具罩壳;9、圆环形凹槽;10、注胶软管接口;11、输送带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接线盒;13、软管保温层;14、软管弹簧压力端口;15、软管进料控制阀;16、环形凹槽反扣机构;17、注胶泵压装置;18、柜门开闭把手;19、旋转螺纹接口;20、膨胀进气导管;21、膨胀体进出气控制阀;22、膨胀体固定限位;23、紧急制动电源开关;24、输送带控制开关;25、软管进料控制按钮;26、吸真空控制按钮;27、膨胀体压力调节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主体包括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辅助配料输送带3、模具注胶软管4、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注胶模具膨胀体6、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底端设置有辅助配料输送带3,辅助配料输送带3侧面顶端设置有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内侧设置有注胶模具膨胀体6,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侧面顶端设置有模具注胶软管4。如图2所示,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外侧设置有模具罩壳8,模具罩壳8内侧设置有圆环形凹槽9,圆环形凹槽9内侧设置有膨胀体固定限位22,圆环形凹槽9顶端设置有注胶软管接口10,注胶软管接口10连接模具注胶软管4。如图3所示,辅助配料输送带3设置为多段式结构,辅助配料输送带3侧面设置有输送带驱动电机11,输送带驱动电机11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接线盒12,驱动电机接线盒12线缆连接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如图4所示,模具注胶软管4外侧设置有软管保温层13,模具注胶软管4底端设置有软管弹簧压力端口14,软管弹簧压力端口14连接注胶软管接口10,模具注胶软管4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辅助配料输送带(3)、模具注胶软管(4)、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注胶模具膨胀体(6)、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所述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底端设置有辅助配料输送带(3),所述辅助配料输送带(3)侧面顶端设置有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所述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所述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所述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内侧设置有注胶模具膨胀体(6),所述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侧面顶端设置有模具注胶软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辅助配料输送带(3)、模具注胶软管(4)、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注胶模具膨胀体(6)、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所述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底端设置有辅助配料输送带(3),所述辅助配料输送带(3)侧面顶端设置有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所述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所述注胶模具翻转柜门(5)侧面设置有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所述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内侧设置有注胶模具膨胀体(6),所述注胶式模具生产线本体(1)侧面顶端设置有模具注胶软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注胶固定模具(2)外侧设置有模具罩壳(8),所述模具罩壳(8)内侧设置有圆环形凹槽(9),所述圆环形凹槽(9)内侧设置有膨胀体固定限位(22),所述圆环形凹槽(9)顶端设置有注胶软管接口(10),所述注胶软管接口(10)连接模具注胶软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位轮胎注胶式模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配料输送带(3)设置为多段式结构,所述辅助配料输送带(3)侧面设置有输送带驱动电机(11),所述输送带驱动电机(11)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接线盒(12),所述驱动电机接线盒(12)线缆连接注胶模具操作控制面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龙郑竹安熊新翟豪瑞胡学敏蔡一正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