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682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包括取己内酰胺并加热至呈液态;向其中添加碱性催化剂和有机粉,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固化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50%~80%,加入预热模具中离心旋转成型;向剩余混料中加入增韧剂,混合均匀后将其全部注入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成型胚料;取出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浇注形成轮毂外缘,增加增韧剂,在一次浇注基础上进行二次浇注,确保轮毂的韧性,降低轮毂处尼龙与金属衬套结合处的内应力,增加了与金属衬套包围的轮毂处尼龙的断裂伸长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塑料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尼龙具有无毒、质轻、耐磨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代替铜等金属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性能更加突出的MC尼龙甚至可以直接取代原铜、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制品,特别是将MC尼龙制成用于电梯传动的MC尼龙轮,不仅满足了工业上对其性能的要求,还降低了用户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对MC尼龙轮的制备方法大多采用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制备尼龙轮大多都是一次性浇注成型,其制备形成的MC尼龙轮的金属衬套与轮毂结合处容易断裂,轮毂与钢芯结合处容易断裂,无法适应现代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无法满足现代电梯行业对其性能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通过二次浇注,一次浇注形成轮毂外缘,二次浇注之前增加增韧剂,并在一次浇注基础上进行二次浇注,确保轮毂的韧性,降低轮毂处尼龙与金属衬套结合处的内应力,增加了与金属衬套包围的轮毂处尼龙的断裂伸长率。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加热:取己内酰胺并加热至呈液态;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和有机粉,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固化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50%~80%,加入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成一次坯料;步骤4:二次浇注:向步骤3剩余混料中加入增韧剂,混合均匀后将其全部注入步骤3)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二次胚料,使得所述二次胚料与所述一次胚料、金属衬套浇注成为一体;步骤5:加工:取出步骤4中所述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制成MC尼龙轮。进一步地,所述碱性催化剂、固化剂、有机粉与所述己内酰胺的质量百分比为:1.5~2:3.5~4:0.3~0.5:1000,所述增韧剂与所述步骤4剩余混料的己内酰胺质量百分比为8~10:1000。进一步地,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TDI固化剂。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为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混合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脱水处理条件为:在温度为140~165℃、压力为-0.10MPa下,进行脱水处理5~8分钟。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浇注,一次浇注形成尼龙轮轮毂外缘,在进行二次浇注之前增加增韧剂,并在一次浇注基础上进行二次浇注,确保轮毂的韧性,降低轮毂处尼龙与金属衬套结合处的内应力,增加了与金属衬套包围的轮毂处尼龙的断裂伸长率。2、本专利技术增加的增韧剂为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混合剂,其既具有一定的增韧性同时还有一定的固化作用,只增加普通增韧剂,其轮毂与金属衬套之间的韧性足够,但其强度可能不够,所以增加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混合剂,即可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韧性,也可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形成的MC尼龙轮的金属衬套与轮毂结合处容易断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通过二次浇注,一次浇注形成轮毂外缘,二次浇注之前增加增韧剂,并在一次浇注基础上进行二次浇注,确保轮毂的韧性,降低轮毂处尼龙与金属衬套结合处的内应力,增加了与金属衬套包围的轮毂处尼龙的断裂伸长率。实施例1:步骤1:加热:取己内酰胺5000g并加热至呈液态,控制加热温度为150~170℃。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5000g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7.5g和有机粉1.5g,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0MPa下,进行脱水处理5分钟。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TDI固化剂17.5g,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50%,加入预热模具中并置于离心机上离心旋转成型形成一次胚料。步骤4:二次浇注:向步骤3剩余50%的混料中加入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混合剂(增韧剂)20g,混合均匀后将剩余50%的混料全部注入步骤3中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二次胚料,使得二次胚料与一次胚料、金属衬套浇注成为一体。步骤5:加工:取出步骤4中的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制成MC尼龙轮。实施例2:步骤1:加热:取己内酰胺5000g并加热至呈液态,控制加热温度为150~170℃。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5000g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7.5g和有机粉1.5g,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0MPa下,进行脱水处理5分钟。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TDI固化剂17.5g,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80%,加入预热模具中并置于离心机上离心旋转成型,形成一次胚料。步骤4:二次浇注:向步骤3剩余30%的混料中加入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混合剂(增韧剂)12g,混合均匀后将剩余30%的混料全部注入步骤3中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二次胚料,使得二次胚料与一次胚料、金属衬套浇注成为一体。步骤5:加工:取出步骤4中的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制成MC尼龙轮。实施例3:步骤1:加热:取己内酰胺5000g并加热至呈液态,控制加热温度为150~170℃。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5000g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7.5g和有机粉1.5g,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0MPa下,进行脱水处理5分钟。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TDI固化剂17.5g,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60%,加入预热模具中并置于离心机上离心旋转成型,形成一次胚料。步骤4:二次浇注:向步骤3剩余40%的混料中加入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混合剂(增韧剂)16g,混合均匀后将剩余40%的混料全部注入步骤3中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二次胚料,使得二次胚料与一次胚料、金属衬套浇注成为一体。步骤5:加工:取出步骤4中的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制成MC尼龙轮。实施例4:步骤1:加热:取己内酰胺5000g并加热至呈液态,控制加热温度为150~170℃。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5000g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10g和有机粉2.5g,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在温度为165℃、压力为-0.10MPa下,进行脱水处理8分钟。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加热:将己内酰胺加热至呈液态;/n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和有机粉,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n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固化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50%~80%,加入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成一次坯料;/n步骤4:二次浇注:向步骤3剩余混料中加入增韧剂,混合均匀后将其全部注入步骤3)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二次胚料,使得所述二次胚料与所述一次胚料、金属衬套浇注成为一体;/n步骤5:加工:取出步骤4中所述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制成MC尼龙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加热:将己内酰胺加热至呈液态;
步骤2:脱水:向步骤1得到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碱性催化剂和有机粉,混合均匀,并进行脱水处理;
步骤3:一次浇注:向脱水处理后的液态己内酰胺中添加固化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成混料,取混料总量的50%~80%,加入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成一次坯料;
步骤4:二次浇注:向步骤3剩余混料中加入增韧剂,混合均匀后将其全部注入步骤3)已经过一次浇注成型的预热模具中,并离心旋转形成二次胚料,使得所述二次胚料与所述一次胚料、金属衬套浇注成为一体;
步骤5:加工:取出步骤4中所述成型坯料,进行机械加工,制成MC尼龙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衬套一体式尼龙轮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催化剂、固化剂、有机粉与所述己内酰胺的质量百分比为:1.5~2:3.5~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跃朱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建工尼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