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14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待建造结构建立三维模型;S2、对所述三维模型中存在板厚差的过渡位置进行设计,使得处于过渡位置的两块板的外侧平齐;S3、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生成切割指令;S4、切割机床根据所述切割指令对不同板厚的钢板进行切割;S5、按照所述三维模型对切割好的钢板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不同板厚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进行下料与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与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船舶和沉管隧道建造过程中,为了施工的经济性,往往会根据不同位置的强度要求使用不同厚度的钢板进行拼接建造。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后,钢板之间存在高度差,高度差太大会导致钢板与轨道卡住,生产线不能流动;在块体、分段制作时,平面胎架会由于板厚差形成阶梯,胎架制作难度增加,块体、分段建造的平面度控制难度增大。管节底部因为板厚差导致局部突起,在管节沉放时,会与开挖基槽的碎石垫层局部接触,不能整体接触,导致承载不平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待进行焊接的工件众多,难以进行下料和管理。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能够避免不同板厚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进行下料与管理。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待建造结构建立三维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待建造结构建立三维模型;/nS2、对所述三维模型中存在板厚差的过渡位置(10)进行设计,使得处于所述过渡位置(10)的两块板的外侧平齐;/nS3、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生成切割指令;/nS4、切割机床根据所述切割指令对不同板厚的钢板进行切割;/nS5、按照所述三维模型对切割好的钢板进行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建造结构建立三维模型;
S2、对所述三维模型中存在板厚差的过渡位置(10)进行设计,使得处于所述过渡位置(10)的两块板的外侧平齐;
S3、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生成切割指令;
S4、切割机床根据所述切割指令对不同板厚的钢板进行切割;
S5、按照所述三维模型对切割好的钢板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需要对所述待建造结构中的内部构件(20)进行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内部构件(20)根据存在板厚差的所述过渡位置(10)的形状进行建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厚差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义东许文锋张光锋范国爱赖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