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5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应用在线缆制造的领域中,解决了现有行车扁电缆抗压耐拉性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线缆腔和设于线缆腔外侧的护套腔,其特征是:所述线缆腔包括输送腔块和设于输送腔块两侧的辅助腔块,所述输送腔块中部设有输送线缆,所述辅助腔块的中部设有纠偏辅助线缆,所述输送腔块靠近辅助腔块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辅助腔块靠近输送腔块的一侧设有与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护套腔包括方形护套和弹性承压块,所述方形护套内壁设有转槽块,所述辅助腔块上设有与转槽块插接配合的转块,所述弹性承压块与方形护套侧壁间设有缓冲块,具有提高扁电缆抗压耐拉性能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
本技术涉及线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
技术介绍
行车运行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扁电缆进行行车运行控制动作信息的传输,但由于行车运动动作的反复,会导致扁电缆束的反复拉扯。公告号为CN2035622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行车用抗拉扁电缆,包括有由3-4根细软钢丝绞合而成的导体,所述的导体外侧依次包覆有编织高密度铜丝包覆层和TPE绝缘层构成线芯,将多个线芯平行排列并包覆有防水包带层构成缆芯,在缆芯外侧包覆有TPE护套层。这种扁电缆主要通过多根细软钢丝来提升整体的抗拉性能,但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易出现扁电缆表面的受压变形,仅依靠细软钢丝自身的弹性恢复力无法保障电缆稳定实现抗压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扁电缆自身抗压耐拉性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包括线缆腔和设于线缆腔外侧的护套腔,所述线缆腔包括输送腔块和设于输送腔块两侧的辅助腔块,所述输送腔块中部设有输送线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包括线缆腔(1)和设于线缆腔(1)外侧的护套腔(2),其特征是:所述线缆腔(1)包括输送腔块(3)和设于输送腔块(3)两侧的辅助腔块(4),所述输送腔块(3)中部设有输送线缆(5),所述辅助腔块(4)的中部设有纠偏辅助线缆(6),所述输送腔块(3)靠近辅助腔块(4)的一侧设有滑槽(7),所述辅助腔块(4)靠近输送腔块(3)的一侧设有与滑槽(7)滑移配合的滑块(8),所述护套腔(2)包括方形护套(9)和弹性承压块(10),所述方形护套(9)内壁设有转槽块(11),所述辅助腔块(4)上设有与转槽块(11)插接配合的转块(12),所述弹性承压块(10)与方形护套(9)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包括线缆腔(1)和设于线缆腔(1)外侧的护套腔(2),其特征是:所述线缆腔(1)包括输送腔块(3)和设于输送腔块(3)两侧的辅助腔块(4),所述输送腔块(3)中部设有输送线缆(5),所述辅助腔块(4)的中部设有纠偏辅助线缆(6),所述输送腔块(3)靠近辅助腔块(4)的一侧设有滑槽(7),所述辅助腔块(4)靠近输送腔块(3)的一侧设有与滑槽(7)滑移配合的滑块(8),所述护套腔(2)包括方形护套(9)和弹性承压块(10),所述方形护套(9)内壁设有转槽块(11),所述辅助腔块(4)上设有与转槽块(11)插接配合的转块(12),所述弹性承压块(10)与方形护套(9)侧壁间设有缓冲块(13),所述弹性承压块(10)保持与线缆腔(1)表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其特征是:位于所述滑块(8)两端与滑槽(7)槽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拉行车扁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贺张铭张传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