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应用在线缆制造的领域中,解决了现有线缆在低温条件下耐寒性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线芯和芯外层,其特征是:所述线芯包括耐寒保护芯块以及穿设于耐寒保护芯块中的线缆绞线,所述耐寒保护芯块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部的调温腔体,所述调温腔体包括设于本体中部的空腔块和穿设于空腔块内的调温导线,所述调温导线包括钢缆线和多根绕设于钢缆线上的加热线缆,所述本体内设有供线缆绞线穿设的线槽,所述本体内间隔设有若干与调温腔体连通的导热通孔,所述芯外层包括依次设于线芯外的绝缘层、隔热层以及热量交换空腔层,具有有利于提高电缆在极寒等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
本技术涉及线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作为工业生产中设备信号输送的重要输送媒介,承担着大部分设备系统控制信号传输的重要角色,因而电缆自身的性能可靠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生活过程的稳定运行。实际生活中,观察到大部分线缆露天设置,特别是常见的远距离架设线缆,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使用环境因素,其中,对电缆正常工作影响较大的就是极寒天气,极寒天气条件下不仅会产生线缆工作输送性能和效率的影响,还会产生对线缆部分的直接物理损坏,例如结冻断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线缆耐寒稳定性,保障极端天气下的稳定运行。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包括线芯和芯外层,所述线芯包括耐寒保护芯块以及穿设于耐寒保护芯块中的线缆绞线,所述耐寒保护芯块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部的调温腔体,所述调温腔体包括设于本体中部的空腔块和穿设于空腔块内的调温导线,所述调温导线包括钢缆线和多根绕设于钢缆线上的加热线缆,所述调温导线与空腔块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承棱,所述本体内设有供线缆绞线穿设的线槽,位于所述本体内线槽四周还设有保温填充体,所述本体内间隔设有若干与调温腔体连通的导热通孔,所述芯外层包括依次设于线芯外的绝缘层、隔热层以及热量交换空腔层,所述热量交换空腔层与多个导热通孔连通。优选的:所述热量交换空腔层的外壁设有多个弧形内凹块。优选的:所述支承棱沿调温导线外周顺时针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保温填充体中还设有多个热流通道。优选的:所述热量交换空腔层的内壁设有铝箔保护层。优选的:所述热量交换空腔层内还设有多个支块,所述支块侧壁设有气流通孔。优选的:所述芯外层的表面还设有耐磨凸粒。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线芯中部调温腔体的设置,能够实现在低温条件下,利用加热线缆的作用实现对空腔块内的气体实现升温,经由导热通孔实现向电缆表层热量交换空腔层部分的瞬时热量输送,通过气体的热量输送实现直接作用于线芯上的稳定提升,以保障合适的线缆工作温度,同时利用气体的受热膨胀,能够实现对附着于电缆表面结冰体的物理破冰,进一步提高整体电缆在极寒天气条件下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双护套拖链电缆内部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线芯;2、芯外层;3、耐寒保护芯块;4、线缆绞线;5、本体;6、调温腔体;7、空腔块;8、调温导线;9、钢缆线;10、加热线缆;11、支承棱;12、线槽;13、保温填充体;14、导热通孔;141、热流通道;15、绝缘层;16、隔热层;17、热量交换空腔层;18、弧形内凹块;19、铝箔保护层;20、支块;21、气流通孔;22、耐磨凸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线芯1和芯外层2,线芯1包括耐寒保护芯块3以及穿设于耐寒保护芯块3中的线缆绞线4,利用耐寒保护芯块3以及芯外层2的设置实现对电缆整体耐寒抗冻性能的提升。耐寒保护芯块3包括本体5和设于本体5内部的调温腔体6,本体5内设有供线缆绞线4穿设的线槽12,在本体5中线槽12四周还设有保温填充体13,有助于保障线缆绞线4与线槽12之间位置的稳定以及实现对线缆绞线4的包裹性保护,起到低温环境下的保温效果。调温腔体6包括设于本体5中部的空腔块7和穿设于空腔块7内的调温导线8,其中调温导线8包括钢缆线9和多根绕设于钢缆线9上的加热线缆10,钢缆线9主要实现对保障整个调温导线8的抗拉强度,多根绕设的加热线缆10能够满足不同低温状态下的辅助控温,通过控制加热线缆10工作的数量满足不同低温程度下的辅助升温效率和设配功率,以保障线缆正常的工作环境。在调温导线8与空腔块7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承棱11,多个支承棱11沿调温导线8外周顺时针倾斜设置,能够保障空腔块7内壁与调温导线8部分的稳固连接关系,同时利用倾斜设置的支承棱11则能够实现对调温导线8部分相对于空腔块7内壁之间摆动的震荡消除和快速复位效果。多个支承棱11之间形成空腔区域,在本体5内还间隔设有若干与调温腔体6连通的导热通孔14,当电缆处于低温环境下时,生产人员可以通过加热线缆10的工作形成对空腔部分气体的温度提升,气体能够实现对热量的快速传导,进入导热通孔14中,保温填充体13中还设有多个热流通道141,实现对本体5部分稳定温度控制,以保障本体5中线缆绞线4的稳定工作环境。芯外层2包括依次设于线芯1外的绝缘层15、隔热层16以及热量交换空腔层17,绝缘层15能够提高线芯1部分的绝缘特性,减小传输介质的泄漏,同时隔热层16则能够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对线芯1部分热量的有效存储,减小热量散逸。由于现有大部分线缆会出现外部结冰和冻裂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电缆的耐寒稳定,热量交换空腔层17保持与多个导热通孔14连通,在进行缆芯内部升温过程中,升温气体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至热量交换空腔层17内,实现对电缆表层的直接温度调节,以快速实现电缆表面可能存在的低温霜冻等现象。在热量交换空腔层17的外壁设有多个弧形内凹块18,弧形内凹块18能够减小电缆表面大范围的连续冰冻,增大霜冻凝结的难度,芯外层2的表面还设有耐磨凸粒22,同样能够增大电缆表面连续光滑表层部分的水体凝结难度。随着热量交换空腔层17中气体的温度提升,在受热膨胀作用下会实现弧形内凹块18的反弹凸起,从而能够实现对电缆表面浅层冰冻等实现物理挤压破碎的效果。由于热量交换空腔层17设于电缆最外侧,实际使用中会面对复杂的使用环境,在热量交换空腔层17内还设有多个支块20,支块20侧壁设有气流通孔21,支块20能够提高热量交换空腔层17部分的抗压强度,传导热量的气体能够顺利从气流通孔21内流通,提高整个热量交换空腔层17部分工作稳定与可靠。且在热量交换空腔的内壁设有铝箔保护层19,能够有效减小热量的过快交换流失,始终保持由缆芯向外的温度提升过程。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包括线芯(1)和芯外层(2),其特征是:所述线芯(1)包括耐寒保护芯块(3)以及穿设于耐寒保护芯块(3)中的线缆绞线(4),所述耐寒保护芯块(3)包括本体(5)和设于本体(5)内部的调温腔体(6),所述调温腔体(6)包括设于本体(5)中部的空腔块(7)和穿设于空腔块(7)内的调温导线(8),所述调温导线(8)包括钢缆线(9)和多根绕设于钢缆线(9)上的加热线缆(10),所述调温导线(8)与空腔块(7)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承棱(11),所述本体(5)内设有供线缆绞线(4)穿设的线槽(12),位于所述本体(5)内线槽(12)四周还设有保温填充体(13),所述本体(5)内间隔设有若干与调温腔体(6)连通的导热通孔(14),所述芯外层(2)包括依次设于线芯(1)外的绝缘层(15)、隔热层(16)以及热量交换空腔层(17),所述热量交换空腔层(17)与多个导热通孔(1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耐寒双护套拖链电缆,包括线芯(1)和芯外层(2),其特征是:所述线芯(1)包括耐寒保护芯块(3)以及穿设于耐寒保护芯块(3)中的线缆绞线(4),所述耐寒保护芯块(3)包括本体(5)和设于本体(5)内部的调温腔体(6),所述调温腔体(6)包括设于本体(5)中部的空腔块(7)和穿设于空腔块(7)内的调温导线(8),所述调温导线(8)包括钢缆线(9)和多根绕设于钢缆线(9)上的加热线缆(10),所述调温导线(8)与空腔块(7)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承棱(11),所述本体(5)内设有供线缆绞线(4)穿设的线槽(12),位于所述本体(5)内线槽(12)四周还设有保温填充体(13),所述本体(5)内间隔设有若干与调温腔体(6)连通的导热通孔(14),所述芯外层(2)包括依次设于线芯(1)外的绝缘层(15)、隔热层(16)以及热量交换空腔层(17),所述热量交换空腔层(17)与多个导热通孔(14)连通。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贺,张铭,张传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