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35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该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用于自焙烧炉引出沥青烟气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沥青烟气在换热转置内被焚烧炉焚烧沥青烟气产生的焚烧烟气加热,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沥青烟气的焚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焚烧炉的能耗,而且通过设置在换热转置内部的过滤装置对焚烧烟气过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焚烧烟气对换热转置内壁及换热管外壁的蚀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焚烧烟气排放的环保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烟气治理
,尤其涉及到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炭素焙烧炉产生沥青烟气不可避免,但沥青烟气混杂在大量的焚烧烟气中,很难从气态中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该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包括安装在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并用于收集所述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的沥青烟气的沥青烟气收集器,用于将所述沥青烟气收集器收集的沥青烟气引出所述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的沥青烟气引出管,以及换热转置和焚烧炉,所述换热转置内部交错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换热转置内部设置有蜿蜒穿梭于所述挡板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沥青烟气引出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气端通过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与所述焚烧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换热转置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焚烧炉的出气口通过焚烧烟气引出管与所述换热转置的进口连接,所述换热转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焚烧烟气引出自增压器。优选的,所述换热转置为矩形的壳体结构,且所述换热转置的进口开设在所述换热转置的底部,所述换热转置的出口开设在所述换热转置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进气端设置在所述换热转置的左侧上部,所述换热管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换热转置的右侧上部。优选的,所述换热转置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热转置的进口上方,且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出气端下方。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为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网箱结构。优选的,所述焚烧炉内部设置有焚烧器,所述焚烧炉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的左侧上部,所述焚烧炉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的底部。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能够将沥青烟气单独引出进行焚烧处理,沥青烟气在换热转置内被焚烧炉焚烧沥青烟气产生的焚烧烟气加热,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沥青烟气的焚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焚烧炉的能耗,而且通过设置在换热转置内部的过滤装置对焚烧烟气过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焚烧烟气对换热转置内壁及换热管外壁的蚀损,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焚烧烟气排放的环保指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转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包括安装在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并用于收集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的沥青烟气的沥青烟气收集器1,该沥青烟气收集器1为中国技术所公开的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公开号:CN2823950)中所公开的至少有一面透气的沥青烟气收集器,属于现有技术。具体设置时,在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装填好炭素生坯料,并在装料腔体中装填好的炭素生坯料上平铺一层填充料层,该填充料层的填充料属于现有技术中的填充料,然后将沥青烟气收集器1的透气面向下平放在上述填充料层上。此外,本申请还包括用于将沥青烟气收集器1收集的沥青烟气引出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的沥青烟气引出管2,该沥青烟气引出管2属于现有技术,该沥青烟气引出管2一端固定连接在沥青烟气收集器1的密封面一侧,实现沥青烟气引出管2与沥青烟气收集器1的内腔连通,沥青烟气引出管2另一端延伸出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实现能够将沥青烟气收集器1收集的沥青烟气引出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除此之外,本申请还包括换热转置3和焚烧炉4。请结合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转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换热转置3为矩形的壳体结构,并且换热转置3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且换热转置3的进口开设在换热转置3的底部,换热转置3的出口开设在换热转置3的顶部。继续参考图1,在换热转置2内部交错设置有挡板5,具体的,在换热转置2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5,换热转置2内部顶端连接的挡板5底部与换热转置2内部底端具有间隙,换热转置2内部底端连接的挡板5顶部与换热转置2内部顶端具有间隙,并且换热转置2内部顶端和底端的挡板5交错设置。每个挡板5的前侧与换热转置3内部前壁固定连接,每个挡板5的后侧与换热转置3内部后壁固定连接。此外,在换热转置3内部设置有蜿蜒穿梭于挡板5间的换热管6,换热管6的进气端固定设置在换热转置3的左侧上部,换热管6的进气端与沥青烟气引出管2连接,即换热管6的左端延伸出换热转置3左侧外部后与沥青烟气引出管2延伸出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管6的出气端固定设置在换热转置3的右侧上部。换热管6的出气端通过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7与焚烧炉4的进气口连接,即换热管6的右端延伸出换热转置3右侧外部后通过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7与焚烧炉4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在焚烧炉4内部设置有焚烧器11,焚烧炉4的进气口设置在焚烧炉4的左侧上部,焚烧炉4的出气口设置在焚烧炉4的底部。焚烧炉4的出气口通过焚烧烟气引出管8与换热转置3的进口连接,换热转置3的出口处设置有焚烧烟气引出自增压器9。在本实施例中,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7和焚烧烟气引出自增压器9均为现有技术中自增压以实现引出气体的自增压器,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沥青烟气收集器1能够收集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产生的沥青烟气,然后通过沥青烟气引出管2引出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经沥青烟气引出管2引出的沥青烟气依次经过换热转置3内部设置的换热管6及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7进入到焚烧炉4,通过焚烧炉4内部设置的焚烧器11对沥青烟气进行焚烧,在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7的作用下能够将沥青烟气顺利的引入焚烧炉4。沥青烟气在焚烧炉4内焚烧后产生焚烧烟气,且产生的焚烧烟气通过与焚烧炉4的出气口连接的焚烧烟气引出管8进入换热转置3内部,在挡板5的作用下,进入换热转置3内部的焚烧烟气自右向左充满换热转置3内部,最后通过换热转置3出口处设置的焚烧烟气引出自增压器9将焚烧烟气引出换热转置3外,焚烧烟气在换热转置3内流动的同时为流经换热管6的沥青烟气加热,焚烧烟气在换热转置3内流动方向与沥青烟气在换热管6内流动方向相反,有助于对沥青烟气预热,使沥青烟气进入焚烧炉4后有助于沥青烟气的燃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焚烧炉4的能耗。作为优先,在换热转置3内部还设置有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20设置在换热转置3内部的进口上方,且过滤装置10设置在换热管6的出气端下方。过滤装置10为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网箱结构,用于对进入换热转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包括:安装在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并用于收集所述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的沥青烟气的沥青烟气收集器,用于将所述沥青烟气收集器收集的沥青烟气引出所述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的沥青烟气引出管,以及换热转置和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转置内部交错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换热转置内部设置有蜿蜒穿梭于所述挡板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沥青烟气引出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气端通过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与所述焚烧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换热转置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焚烧炉的出气口通过焚烧烟气引出管与所述换热转置的进口连接,所述换热转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焚烧烟气引出自增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包括:安装在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并用于收集所述焙烧炉的装料腔体中的沥青烟气的沥青烟气收集器,用于将所述沥青烟气收集器收集的沥青烟气引出所述焙烧炉的装料腔体外的沥青烟气引出管,以及换热转置和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转置内部交错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换热转置内部设置有蜿蜒穿梭于所述挡板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沥青烟气引出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气端通过沥青烟气引出自增压器与所述焚烧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换热转置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焚烧炉的出气口通过焚烧烟气引出管与所述换热转置的进口连接,所述换热转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焚烧烟气引出自增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收集引出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转置为矩形的壳体结构,且所述换热转置的进口开设在所述换热转置的底部,所述换热转置的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市宏峰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