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03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包括托架、风箱、分配室和炉体,炉体内设置有蓄热室和燃烧室,风箱内设置有气体总管道;分配室和蓄热室均分为多个扇区,每一个扇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和反吹扫管,反吹扫管设置为L型结构,且穿过蓄热室和燃烧室与反吹扫接口连接;进气管的出气端、排气管的进气端和反吹扫管的出气端均与蓄热室相连通,蓄热室内设置有均流板,均流板设置在进气管的进气端上方,均流板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架,格栅架上设置有蓄热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分配室和蓄热室分为多个扇区,使气流更容易分布均匀,燃烧效果会更好,同时主体结构采用竖直式安装,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蓄热效率,降低了燃气消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式焚烧炉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
技术介绍
目前,有机物的废气的处理的工艺方法主要为蓄热式焚烧法,该蓄热式焚烧法使可燃的有机气体在高温下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排放,蓄热时焚烧法也就是在将有机废气接入到直接燃烧炉中,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且在燃烧室内驻留一定的时间,并且在废气进入燃烧室之前进行加热,但是蓄热式焚烧炉工艺需要用燃料将气体加热到800℃左右,能耗比较大,运行成本比较高。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将分配室和蓄热室分为多个扇区,使气流更容易分布均匀,燃烧效果会更好,同时主体结构采用竖直式安装,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蓄热效率,降低了燃气消耗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包括托架、风箱、分配室和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蓄热室的正上方,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设置在所述分配室的正上方;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气体总管道,所述气体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另一端连接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分别固定在所述风箱的两端;所述分配室和所述蓄热室均分为多个扇区,每一个扇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和反吹扫管,所述反吹扫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蝶阀,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气体总管道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通过所述气体总管道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反吹扫管设置为L型结构,且穿过所述蓄热室和所述燃烧室与反吹扫接口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反吹扫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内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上方,所述均流板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架,所述格栅架上设置有蓄热体。优选的,所述炉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与所述上筒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上筒体上设置有燃烧机机头,所述燃烧机机头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优选的,所述上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优选的,所述下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与所述上隔板相连接,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将每个扇区分隔开来形成多个独立的扇区。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补偿器。优选的,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蓄热陶瓷。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陶瓷纤维。优选的,所述扇区分为七个,其中三个为进气扇区,三个为排气扇区,一个为反吹扫扇区,反吹扫扇区、排气扇区和进气扇区顺序轮换交替。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将分配室和蓄热室分为多个扇区,使气流更容易分布均匀,燃烧效果会更好,同时主体结构采用竖直式安装,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蓄热效率,降低了燃气消耗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轴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轴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包括托架1、风箱2、分配室3和炉体4,炉体4内设置有蓄热室5和燃烧室6,燃烧室6设置在蓄热室5的正上方,与蓄热室5相连通,蓄热室5设置在分配室3的正上方;风箱2内设置有气体总管道7,气体总管道7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8,另一端连接有排气口9,排气口9和进气口8分别固定在风箱2的两端;分配室3和蓄热室5均分为多个扇区,每一个扇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气管10、排气管11和反吹扫管12,反吹扫管12、排气管11和进气管10上均设置有蝶阀13,进气管10的进气端通过气体总管道7与进气口8连接,排气管11的排气端通过气体总管道7与排气口9连接,反吹扫管12设置为L型结构,且穿过蓄热室5和燃烧室6与反吹扫接口14连接;进气管10的出气端、排气管11的进气端和反吹扫管12的出气端均与蓄热室5相连通,蓄热室5内设置有均流板15,均流板15设置在进气管10的进气端上方,均流板15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架16,格栅架16上设置有蓄热体17,蓄热体17的材质为蓄热陶瓷。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燃烧室、蓄热式和分配室竖直安装,无水平安装部分,这样能够保证控制柜、燃烧器和风机等可紧贴RTO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较小。将分配室和蓄热室分为多个扇区,一部分扇区进气,一部分扇区排气,一部分扇区反吹扫,反吹扫、排气及进气顺序轮换交替,且每个扇区独立配置进气阀、排气阀和吹扫阀三个阀门,通过各个阀门实现各扇区的功能转换。炉体4包括上筒体41和下筒体42,下筒体42与上筒体41通过法兰连接,上筒体41和下筒体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43,保温层43的材质为陶瓷纤维。上筒体41上设置有燃烧机机头18,燃烧机机头18与燃烧室6相连通。上筒体41的外壁上设置有检修门19,检修门19与燃烧室6相连通。下筒体42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20和下隔板21,下隔板21与上隔板20相连接,上隔板20和下隔板21将每个扇区分隔开来形成多个独立的扇区。工作原理为: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气体总管道中,打开进气阀门(蝶阀),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分配室,从分配室分配后进入到蓄热室内对蓄热室进行预热,然后进入到燃烧室中进行燃烧,燃烧的温度大于760摄氏度,在燃烧室中将废气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净化的高温气体利用蓄热室回收,使降温后的蓄热体再次升温,然后进入到分配室,从排气管经过气体总管道,最后从排气口排出。洁净的空气通过吹扫阀进入到分配室对蓄热室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n包括托架、风箱、分配室和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蓄热室的正上方,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设置在所述分配室的正上方;/n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气体总管道,所述气体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另一端连接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分别固定在所述风箱的两端;/n所述分配室和所述蓄热室均分为多个扇区,每一个扇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和反吹扫管,所述反吹扫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蝶阀,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气体总管道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通过所述气体总管道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反吹扫管设置为L型结构,且穿过所述蓄热室和所述燃烧室与反吹扫接口连接;/n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反吹扫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内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上方,所述均流板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架,所述格栅架上设置有蓄热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包括托架、风箱、分配室和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蓄热室的正上方,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设置在所述分配室的正上方;
所述风箱内设置有气体总管道,所述气体总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另一端连接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分别固定在所述风箱的两端;
所述分配室和所述蓄热室均分为多个扇区,每一个扇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进气管、排气管和反吹扫管,所述反吹扫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蝶阀,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气体总管道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通过所述气体总管道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反吹扫管设置为L型结构,且穿过所述蓄热室和所述燃烧室与反吹扫接口连接;
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和所述反吹扫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内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上方,所述均流板的上方设置有格栅架,所述格栅架上设置有蓄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筒多阀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与所述上筒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洋韦丙义连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