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废气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5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废气焚烧炉,该技术方案对废气、燃料气、助燃风三者的混合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燃烧室设计为蜗壳构型,蜗壳型燃烧室的两侧向外延伸,分别作为废气进口和燃料进口,蜗壳型燃烧室的下端导入助燃空气,三者实现混合作用;由于蜗壳的形状可将导入其中的气体燃料和待处理废气引导成为旋流状态,并使二者以旋流状态形成碰撞,因此可实现更加充分的混合作用,并形成乱流;与此同时,蜗壳对废气的旋流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长废气在燃烧区域中的所处时间。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置侧壁增设了旁路管及旁通口等结构,可在定期维护时由此进行喷淋冲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废气焚烧炉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废气焚烧炉。
技术介绍
废气处理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过滤、净化的处理过程。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法、焚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其中焚烧法具有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优势,因而在洁净度要求不高的工况环境中应用较为普遍。废气的焚烧处理需要用到废气焚烧炉,废气焚烧炉是利用辅助燃料燃烧所发生热量,把可燃性有害气体的温度提高到反应温度,从而发生氧化分解的设备。目前,废气焚烧在原理层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在设备层面仍有待改善。现有技术中,废气、燃料与助燃风三者在燃烧室内直混后随即进行燃烧,燃烧后的尾气随即排出,不仅废气在燃烧区停留时间较短(处理时间较短),而且保证三者的充分混合,因此,不利于保证处理效果的充分性。此外,目前常规废气焚烧炉呈封闭式设计,定期清理时需要拆开设备才能进行,使设备的清理维护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助燃风通道(1),蜗壳型燃烧室(2),支架(3),进气口(4),电机(5),基座(6),阀门(7),废气进口(8),燃料进口(9),支柱(10),变径通道(11),排气管(12),旁路管(13),孔板(14),其中,在蜗壳型燃烧室(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3),蜗壳型燃烧室(2)通过支架(3)固定连接在助燃风通道(1)的上端,助燃风通道(1)的下端具有进气口(4),电机(5)通过基座(6)固定连接在助燃风通道(1)的外壁上,电机(5)与阀门(7)传动连接,阀门(7)拦截在助燃风通道(1)中,在蜗壳型燃烧室(2)的两端分别具有废气进口(8)和燃料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助燃风通道(1),蜗壳型燃烧室(2),支架(3),进气口(4),电机(5),基座(6),阀门(7),废气进口(8),燃料进口(9),支柱(10),变径通道(11),排气管(12),旁路管(13),孔板(14),其中,在蜗壳型燃烧室(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3),蜗壳型燃烧室(2)通过支架(3)固定连接在助燃风通道(1)的上端,助燃风通道(1)的下端具有进气口(4),电机(5)通过基座(6)固定连接在助燃风通道(1)的外壁上,电机(5)与阀门(7)传动连接,阀门(7)拦截在助燃风通道(1)中,在蜗壳型燃烧室(2)的两端分别具有废气进口(8)和燃料进口(9),在蜗壳型燃烧室(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柱(10),在蜗壳型燃烧室(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变径通道(11),在变径通道(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2),在变径通道(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旁路管(13),在变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勇王未平陈建湘杨友强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朗坤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