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34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系统,低氮燃烧器包括外管筒、内管筒以及废气回吸结构,外管筒上设置有助燃气接口,内管筒穿入在外管筒内,内管筒上设置燃气接口,以供外管筒导入的助燃气与内管筒导入的燃气在出火端内混合后点燃燃烧,废气回吸结构包括废气管道及废气抽风装置,废气抽风装置的进气端通过废气管道与炉体连接,废气抽风装置的出气端通过废气管道与外管筒的出火端连接,废气抽风装置抽气,将燃烧后回旋至出火端后方的废气通过废气管道传送至外管筒的出火端内,传送回的废气与外管筒导入的助燃气、内管筒导入的燃气混合,在出火端内燃烧。本低氮燃烧器持久耐用,无需维修更换废气循回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低氮燃烧
,特别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及低氮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能源消耗显著提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环保部门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限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工业炉中,炉膛内加热都是通过将燃烧器安装在炉体上,燃烧器的火嘴朝向对炉体内,通过燃烧器的助燃管输入助燃气,燃料管输入燃料,在火嘴处混合后点火燃烧,实现在炉膛内燃烧火焰而加热。火焰温度较高,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也高,一般燃烧温度超过350°,则会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目前大部分地方环保局都有对氮氧化物的排放有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如CN106594716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新建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烟气再循环技术是目前降低火焰温度较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就是将排出的废气再吸入至燃烧器的燃烧室,从而降低氧气浓度,使得燃烧时的温度降低,上述烟气再循环技术在CN106594716专利中以及CN106287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外管筒(1)、内管筒(2)以及废气回吸结构(3),外管筒(1)上设置有助燃气接口(11),内管筒(2)穿入在外管筒(1)内,内管筒(2)上设置燃气接口(21),以供外管筒(1)导入的助燃气与内管筒(2)导入的燃气在出火端内混合后点燃燃烧,其特征在于,废气回吸结构(3)包括废气管道(31)及废气抽风装置(32),废气抽风装置(32)的进气端通过废气管道(31)与炉体连接,废气抽风装置(32)的出气端通过废气管道(31)与外管筒(1)的出火端连接,废气抽风装置(32)抽气,废气管道(31)与炉体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邻近低氮燃烧器的所述出火端,用以将燃烧后回旋至出火端后方的废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外管筒(1)、内管筒(2)以及废气回吸结构(3),外管筒(1)上设置有助燃气接口(11),内管筒(2)穿入在外管筒(1)内,内管筒(2)上设置燃气接口(21),以供外管筒(1)导入的助燃气与内管筒(2)导入的燃气在出火端内混合后点燃燃烧,其特征在于,废气回吸结构(3)包括废气管道(31)及废气抽风装置(32),废气抽风装置(32)的进气端通过废气管道(31)与炉体连接,废气抽风装置(32)的出气端通过废气管道(31)与外管筒(1)的出火端连接,废气抽风装置(32)抽气,废气管道(31)与炉体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邻近低氮燃烧器的所述出火端,用以将燃烧后回旋至出火端后方的废气通过废气管道(31)传送至外管筒(1)的出火端内,传送回的废气与外管筒(1)导入的助燃气、内管筒(2)导入的燃气混合,在出火端内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回吸结构(3)包括废气回流管(33),废气回流管(33)穿入在内管筒(2)内,废气抽风装置(32)的出气端通过废气管道(31)连接废气回流管(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端具有燃烧空间段(101),所述内管筒(2)具有出气端,出气端的外周壁连接有预混管(4),预混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燃烧空间段(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筒(2)出气端延伸至与预混管(4)的邻接位置,所述废气回流管(33)延伸至与燃烧空间段(101)的邻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管(4)一端形成有内端缘,与内管筒(2)出气端的外周壁固接,另一端形成有外端缘,与外管筒(1)的内周壁固接,内端缘上开设有通气孔(41),以使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亦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