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07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蓄水池、消毒装置,蓄水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区、蓄水区;池体上设有延伸至过滤区内的进水管,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组件,进水管设于过滤组件的上方,蓄水区内远离过滤区处至少设有一个潜水泵,潜水泵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池体并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连接,消毒装置的另一端与喷淋系统连接,排水管的另一端进一步与回流管的一端连接,回流管的另一端伸至过滤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雨水集蓄能力强、雨水利用率高、水质净化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追求经济增长和安逸生活的驱使下,地球上的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消耗日益剧增,尤其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淡水资源更为缺乏,雨水初期污染严重,因此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不仅与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紧密相连,而且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必须着眼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细节方面,挖掘、开发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式、方法,开辟新的水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雨水降到农田、池塘、河流、湖泊,可进行自然补水。而对于人们生活的社区来说,由于屋顶、地面均采用混凝土或油柏路硬化,不透水性地表面积增加,产流系数增大,洪峰时间产生时间短,大量的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管网中,进而流入周边水体,从而白白的浪费掉了珍贵的水资源。因此,如何将雨水在学校、社区等地块内利用起来,成为了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的采用各种措施(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调蓄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以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雨水收集系统设备的型式有多种,目前采用较多的为PP蓄水模块,PP蓄水模块以环保再生pp(聚丙烯)为原材料生产而成的是一种埋在地下,用来储存收集起来的雨水,且不占用地表空间的产品,是雨水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但PP蓄水模块多采用防渗土工布进行防水,其防渗漏性不能完全保障,且使用年限较短。迄今,没有一套专门针对于在西北湿陷性高寒黄土地区(Ⅱ、Ⅲ级湿陷等级)与海绵设施的结合的雨水一体化收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集蓄能力强、雨水利用率高、水质净化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消毒装置,所述蓄水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区、蓄水区;所述池体上设有延伸至过滤区内的进水管,所述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进水管设于过滤组件的上方,所述蓄水区内远离所述过滤区处至少设有一个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池体并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与喷淋系统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进一步与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伸至过滤区内。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板,所述滤板上设有多个滤孔,每个所述滤孔上设有水帽,所述滤板的上部填充有滤料,所述滤板的下部至少设有一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池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与池体连通的检修井,其中,位于所述过滤区上方的检修井顶部设有百叶格网,位于所述蓄水区上方的检修井顶部设有盖板。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池体顶部对应所述蓄水区处的设有至少一个延伸至池体内的通气管,每个所述通气管的顶部上安装有通气帽。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与喷淋系统之间依次设有喷淋电动调节阀、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喷淋电动调节阀与第一手动调节阀之间进一步通过减压管与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减压管上设有第二手动调节阀。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进一步与雨水井连接,所述雨水井的进口处设有出水电动调节阀。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回流管的一端之间设有回流电动调节阀。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还包括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与过滤区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蓄水区内设有液位计。本技术还提供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渗透系统、雨水管网、弃流井和如上所述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雨水经进水管流至过滤区内,经过滤组件过滤后流至蓄水区内,潜水泵将蓄水区内的水经排水管抽出,并通过消毒装置消毒后输送至喷淋系统,能够实现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共用,提高雨水的使用效率。2、为了保证水质的净化程度,经排水管排出的水再次经回流管回流至过滤区,实现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3、通过将进水管与排水管分别设置在池体的相对两侧,使进水管与排水管所处的距离最远,以满足蓄水池内的水循环,保证水质新鲜的要求。4、在进入蓄水系统之前通过透系统、雨水管网、弃流井预先对雨水进行自然过滤,雨水并在蓄水系统再次进行深度过滤,以提高水质的净化程度,方便、高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及一体化雨水收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雨水收集蓄水系统的上层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雨水收集蓄水系统的下层平面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为本技术雨水收集蓄水系统的阀门控制图;其中:1、池体;2、过滤区;3、蓄水区;4、滤料;5、滤板;6、钢板;7、支架;8、回流管;9、潜水泵;10、排水管;11、检修井;12、盖板;13、消毒装置;14、喷淋系统;15、通气管;16、通气帽;17、防坠网;18、不锈钢梯;19、百叶格网;20、出水电动调节阀;21、喷淋电动调节阀;22、第一手动调节阀;23、第二手动调节阀;24、减压管;25、回流电动调节阀;26、进水管;27、排空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消毒装置13,蓄水池包括池体1,池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区2、蓄水区3;池体1上设有延伸至过滤区2内的进水管26,过滤区2内设有过滤组件,进水管26设于过滤组件的上方,蓄水区3内远离过滤区2处至少设有一个潜水泵9,潜水泵9与排水管10的一端连接,排水管10的另一端伸出池体1并与消毒装置13的一端连接,消毒装置13的另一端与喷淋系统14连接,排水管10的另一端进一步与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回流管8的另一端伸至过滤区2内。其中,消毒装置13采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本实施例蓄水池内的水可单独作为生活用水或消防用水或生活与消防用水共用,当仅单独作为一种用水使用时,潜水泵9设有一个,当生活与消防用水共用时,潜水泵9设有两个。其中,生活用水采用低压潜水泵9,消防用水采用高压潜水泵9。本实施例的具体蓄水过程为:雨水经进水管26流至过滤区2内,经过滤组件过滤后流至蓄水区3内,潜水泵9将蓄水区3内的水经排水管10抽出,并通过消毒装置13消毒后输送至喷淋系统14,喷淋系通即选用生活用水或消防用水。为了保证水质的净化程度,经排水管10排出的水再次经回流管8回流至过滤区2,对雨水进行多次过滤。当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共用一个蓄水池时,由于其用水需求量大,为满足蓄水池内的水循环,保证水质新鲜,将进水管26与排水管10分别设置在池体1的相对两侧,使进水管26与排水管10所处的距离最远。此外,为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消毒装置,所述蓄水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区、蓄水区;/n所述池体上设有延伸至过滤区内的进水管,所述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进水管设于过滤组件的上方,所述蓄水区内远离所述过滤区处至少设有一个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池体并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与喷淋系统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进一步与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伸至过滤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消毒装置,所述蓄水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区、蓄水区;
所述池体上设有延伸至过滤区内的进水管,所述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进水管设于过滤组件的上方,所述蓄水区内远离所述过滤区处至少设有一个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池体并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与喷淋系统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进一步与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伸至过滤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板,所述滤板上设有多个滤孔,每个所述滤孔上设有水帽,所述滤板的上部填充有滤料,所述滤板的下部至少设有一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与池体连通的检修井,其中,位于所述过滤区上方的检修井顶部设有百叶格网,位于所述蓄水区上方的检修井顶部设有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顶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子孙金顺张云富高奎谭国霞田振国王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庆阳中建陇浩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