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7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水池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蓄水池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蓄水池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蓄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槽,分流槽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蓄水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垃圾收集箱,垃垃圾收集箱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垫板,垃圾收集箱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开口内活动插接有密封门,密封门通过螺栓与垃圾收集箱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水源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收集,避免污染物沉积在蓄水池的底部,保证了排水管不被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
本技术涉及蓄水池
,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重视,在水利工程技术中,需要修建蓄水池储水,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由于蓄水池中储存的水源不是可直接引用的水源,这种水源中存在很多的污染物,例如泥土、树叶、石子等固态物体,因此蓄水池在使用过程中,其进水口和出水口往往容易被堵塞住,而且这些污染物会沉积到池底,工作人员较难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具备防止堵塞、便于清理杂物等优点,解决了传统蓄水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蓄水池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底部均匀贯穿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分流槽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外壁与分流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分流槽的顶部活动插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蓄水池(1)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蓄水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槽(5),所述分流槽(5)的底部均匀贯穿开设有漏水孔(6),所述分流槽(5)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一过滤板(9),所述第一过滤板(9)的外壁与分流槽(5)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分流槽(5)的顶部活动插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顶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进水管(8),所述蓄水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0),所述第二过滤板(10)的正面、背面和左侧分别与蓄水池(1)的正面、背面和左侧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包括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底部且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蓄水池(1)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蓄水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槽(5),所述分流槽(5)的底部均匀贯穿开设有漏水孔(6),所述分流槽(5)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一过滤板(9),所述第一过滤板(9)的外壁与分流槽(5)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分流槽(5)的顶部活动插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顶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进水管(8),所述蓄水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0),所述第二过滤板(10)的正面、背面和左侧分别与蓄水池(1)的正面、背面和左侧两侧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板(10)朝蓄水池(1)的右下角处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2),所述固定框(12)的正面、背面和右侧分别与蓄水池(1)的正面、背面和右侧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垃圾收集箱(13),所述垃圾收集箱(13)贯穿蓄水池(1)的右侧,所述垃圾收集箱(1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垫板(14),所述垃圾收集箱(13)右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开口(131),所述开口(131)内活动插接有密封门(15),所述密封门(15)通过螺栓与垃圾收集箱(13)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开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