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
本技术涉及树池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
技术介绍
国家政策节约资源提倡绿色环保,而传统树池存在占用人行道和周期性管理麻烦,在人口密集的道路树池内灌木会因人口拥堵造成踩踏损毁,从而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谐,如重新栽种又造成资源浪费;传统树池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容易造成雨水冲刷树池内的土壤造成水土流失,造成道路污染;在旱季传统树池植物缺水需浇水。当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正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传统城市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和雨水资源合理循环,市政工程的排水模式属于简单粗暴的快排式思想,只考虑如何让雨水排得越快、越多、越通畅,白白浪费大量的天然水资源;另一方面体现在传统城市建设的高强度土地利用开发模式,忽略并破坏水生态环境:具有透水功能的绿地被大量不透水的人工硬质地面代替,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途径;显然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以解决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具有开口(1)的壳体(2);壳体(2)内固定有内壳(3),内壳(3)的外壁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4);开口(1)处设有树篦子(5),树篦子(5)和内壳(3)底部之间依次设有相互透水的种植区(6)和储水区(7);种植区(6)中设有种植土,树穿过树篦子(5)种植于种植区(6)的种植土中;车道(18)地面设有连通间隙(4)的雨水收集口(8),储水区(7)的内壳(3)上设有连通间隙(4)的储水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具有开口(1)的壳体(2);壳体(2)内固定有内壳(3),内壳(3)的外壁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4);开口(1)处设有树篦子(5),树篦子(5)和内壳(3)底部之间依次设有相互透水的种植区(6)和储水区(7);种植区(6)中设有种植土,树穿过树篦子(5)种植于种植区(6)的种植土中;车道(18)地面设有连通间隙(4)的雨水收集口(8),储水区(7)的内壳(3)上设有连通间隙(4)的储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其特征在于:树篦子(5)上设有连通间隙(4)的观察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生态多功能树池,其特征在于:种植区(6)和储水区(7)之间设有透水隔板(11),透水隔板(11)上设有多个透水孔(12),透水孔(12)内填置有吸水棉(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源,李梓齐,寸江涛,段燎原,戚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劲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