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02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容置槽、红外线感应器和活动板,所述基座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外侧嵌套安装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外端轴承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基座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外端螺栓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且支撑块的上端嵌套安装有连接轴,所述基座的中端嵌套安装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嵌套安装有第一拉绳。该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随着车辆的底部远离红外线感应器,其将通过预设程序驱动微型电机,配合拉绳可稳定的带动2个支撑块向上折叠支撑,从而配合组合呈的三角形结构可稳定的实现限位挡车工作,无需使用者下车进行手动繁琐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为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的不断普及,与其配套的红外线感应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车辆的各个
都涉及有红外线感应控制技术,其中就包括室外停车架的应用,但是现有的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现有的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无法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停车架的启合工作,其大多需要使用者下车手动对其进行开合操作,同时现有的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控制的停车架不具备较好的夜间警示功能,易出现意外损坏的现象,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停车架的启合工作,其大多需要使用者下车手动对其进行开合操作,同时现有的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控制的停车架不具备较好的夜间警示功能,易出现意外损坏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包括基座(1)、容置槽(2)、红外线感应器(5)和活动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2),且容置槽(2)的外侧嵌套安装有导向辊(3),所述导向辊(3)的外端轴承连接有支撑块(4),且支撑块(4)与基座(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块(4)的外端螺栓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5),且支撑块(4)的上端嵌套安装有连接轴(6),所述基座(1)的中端嵌套安装有微型电机(7),且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嵌套安装有第一拉绳(8),并且第一拉绳(8)与基座(1)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外端嵌套安装有对接轴(9),且对接轴(9)与第一拉绳(8)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包括基座(1)、容置槽(2)、红外线感应器(5)和活动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2),且容置槽(2)的外侧嵌套安装有导向辊(3),所述导向辊(3)的外端轴承连接有支撑块(4),且支撑块(4)与基座(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块(4)的外端螺栓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5),且支撑块(4)的上端嵌套安装有连接轴(6),所述基座(1)的中端嵌套安装有微型电机(7),且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嵌套安装有第一拉绳(8),并且第一拉绳(8)与基座(1)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外端嵌套安装有对接轴(9),且对接轴(9)与第一拉绳(8)的末端相连接,所述对接轴(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0),且扭力弹簧(10)的外端与基座(1)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轴(6)的外表面嵌套安装有第二拉绳(11),且第二拉绳(11)与支撑块(4)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块(4)的外端嵌套安装有连接块(12),且连接块(12)与第二拉绳(11)相连接,并且连接块(12)的外端螺栓安装有活动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用红外线感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3)与支撑块(4)的下端为嵌套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北斗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