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99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有第一、第二翻转支架;第一、第二翻转支架分别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第一、所述第二翻转支架交错式平行对应;支撑底座上设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与第一翻转支架转动连接;支撑底座上设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与第二翻转支架转动连接;第一、第二油缸分别与泵站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箱涵的翻转过程十分稳定,无任何晃动和摇摆,箱涵不会受到任何的碰触损坏。箱涵的翻转过程效率高,每次翻转也仅仅需要20分钟,工作效率得到成倍的提高;并且,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明显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得降低,企业的成本也得到明显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过街通道翻转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逐渐提高,过街通道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人流量大或路况拥堵复杂之处通过设置过街通道可提高通过率减少拥堵。过街通道是由钢混框体拼接而成,其内部高度在3.5-4.5米,即通过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交错式拼装成筒状结构,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同为U型结构,俗称为箱涵。目前,箱涵是通过浇筑而成的,由于箱涵是通过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交错拼接成筒状,而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仅仅是高度尺寸之间有存在差别,故浇筑所用的模具完全相同。当底部框架浇筑成型后与顶部框架同为倒U型放置,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脱模,因此,底部框架浇筑成型后需要进行颠倒翻转才能与顶部框架拼接。现有的翻转操作方式有多种,但是每种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弊端。如利用行车进行翻转,这种方式需要利用两个行车在特定作业厂房内配合操作才可以,操作原理为利用绳索将箱涵起吊,绳索捆绑的方式为偏心式,然后利用两个行车在起吊过程中对箱涵进行交替式起吊操作,最终在起吊过程中实现箱涵的悬空翻转。这种方式对箱涵的碰触程度低,箱涵完整度高,但是操作极为不便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行车才能进行且危险性高,翻转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行车操作员的经验和众多工人的协调操作,效率十分缓慢,需要将箱涵再次运输转运至工作区域才行。而且翻转过程箱涵容易晃动摇摆,在箱涵自重高达十几吨的重量下,难以对其进行静止;同时,箱涵不停的摇摆翻转对绳索的拉力要求较高,曾出现过绳索断裂箱涵摔坏的情况,虽然无人员伤亡,但是危险性很高。另外,也曾利用大型叉车或其他重型装载车辆相互配合进行翻转的,这种方式无需特定的工作区域场地限制最低,小体积的箱涵还可以快速翻转,大体积的箱涵翻转则不便于操作且兼用性差,但是这种方式也会产生摇摆晃动。并且,这种翻转方式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也很高,如操作不慎则对箱涵的损坏严重,箱涵的破损率高,需要后期人工修补才能使用,对工期的进度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上述现有的翻转过程也都同时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员设备协调作业且投入较高的问题,故需要一种新型的专用设备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箱涵翻转过程不便繁琐和无专用翻转工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底座;其要点是: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翻转支架和若干第二翻转支架;所述第一翻转支架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分别呈直角固定连接的L型,且所述第一翻转支架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的直角处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所述支撑底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之间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之间分别通过连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相互交错式平行对应;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支架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转支架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分别通过管路与泵站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包括第一竖向支臂和第一横向支臂;所述第一竖向支臂和所述第一横向支臂相互首尾直角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翻转支架包括第二竖向支臂和第二横向支臂;所述第二竖向支臂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臂相互首尾直角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横向支臂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箱涵的且呈U型的托举架;所述托举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销孔;所述第二横向支臂上设有通过销轴与所述销孔相互插接的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箱涵的翻转过程无需多个行车同时起吊,也无需重型装载车辆配合操作,利用本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精准且不伤箱涵的翻转功能。二、箱涵的翻转过程十分稳定,与传统的行车起吊和重型车辆翻转相比,箱涵的每次翻转都能够得到有效稳定的支撑,无任何晃动和摇摆,箱涵不会受到任何的碰触损坏。三、箱涵的翻转过程效率高,通过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交替作业,进而实现箱涵快速的翻转,效率提升十分显著,传统的翻转方式每个工作日最多能够翻转八个箱涵,本技术使用后即使算入箱涵的吊入和吊出的时间,每次翻转也仅仅需要20分钟,工作效率得到成倍的提高;并且,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明显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得降低,企业的成本也得到明显的降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左视图。附图2是附图1放入箱涵待翻转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翻转支架进行一次翻转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翻转支架进行二次翻转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后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中箱涵的结构示意主视图。附图8是本技术中托举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第一翻转支架201-第一转轴202-第一竖向支臂203-第一横向支臂3-第二翻转支架301-第一转轴302-第二竖向支臂303-第二横向支臂4-第一油缸5-第二油缸6-箱涵7-托举架8-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它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若干第一翻转支架2和若干第二翻转支架3;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分别呈直角固定连接的L型,且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的直角处分别通过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301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之间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之间分别通过连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相互交错式平行对应;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第一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4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4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第二油缸5;所述第二油缸5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5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4和所述第二油缸5分别通过管路与泵站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包括第一竖向支臂202和第一横向支臂203;所述第一竖向支臂202和所述第一横向支臂203相互首尾直角固定连接。第一竖向支臂用来支撑箱涵的侧面,第一横向支臂用来支撑箱涵的底端。第一竖向支臂的长度大于第一横向支臂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是:/n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若干第一翻转支架(2)和若干第二翻转支架(3);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分别呈直角固定连接的L型,且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的直角处分别通过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301)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之间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之间分别通过连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相互交错式平行对应;/n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第一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4)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4)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相互转动连接;/n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第二油缸(5);所述第二油缸(5)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5)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相互转动连接;/n所述第一油缸(4)和所述第二油缸(5)分别通过管路与泵站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过街通道的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若干第一翻转支架(2)和若干第二翻转支架(3);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分别呈直角固定连接的L型,且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的直角处分别通过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301)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之间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之间分别通过连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和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相互交错式平行对应;
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第一油缸(4);所述第一油缸(4)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油缸(4)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转支架(2)相互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第二油缸(5);所述第二油缸(5)的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5)的伸缩臂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转支架(3)相互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耿伟王建设诸葛祥瑞谢静静刘海晨孙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政众信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