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产品的翻转过程,将产品翻转后进行下一阶段的加工过程。现在的车间中普遍通过人工手段对工件进行翻转,既浪费大量的人力,又影响产品的流水线生产过程,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而现有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由于一般流水线生产过程是批量生产过程,现有的翻转机构存在翻转效率低的问题,无法满足流水线的快速生产需求,且设备占用面积大,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翻转装置,能够实现连续的快速翻转过程,占用体积小,降低设备的成本,大大提高设备的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装置,包括基座、翻转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盘,所述内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卡紧工位,所述外壳上设有上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内盘连接并驱动所述内盘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卡紧工位绕着所述内盘转动轴心环形设置,所述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00);/n翻转机构(200),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外壳(210)和设置在所述外壳(210)内的内盘(220),所述内盘(220)上设有至少一个卡紧工位(221),所述外壳(210)上设有上料口(212)和出料口(214);/n第一驱动机构(900),与所述内盘(220)连接并驱动所述内盘(22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卡紧工位(221)绕着所述内盘(220)转动轴心环形设置,所述上料口(212)和所述出料口(214)均设置在所述卡紧工位(221)的运动圆周上,且所述上料口(212)和所述出料口(214)的连线经过运动圆周的圆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
翻转机构(200),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外壳(210)和设置在所述外壳(210)内的内盘(220),所述内盘(220)上设有至少一个卡紧工位(221),所述外壳(210)上设有上料口(212)和出料口(214);
第一驱动机构(900),与所述内盘(220)连接并驱动所述内盘(22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卡紧工位(221)绕着所述内盘(220)转动轴心环形设置,所述上料口(212)和所述出料口(214)均设置在所述卡紧工位(221)的运动圆周上,且所述上料口(212)和所述出料口(214)的连线经过运动圆周的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0)由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00)上的内板(211)和外板(213)组成,所述内盘(220)设置在所述内板(211)和所述外板(213)之间,所述上料口(212)设置在所述内板(211)的顶端,所述出料口(214)设置在所述外板(213)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料机构(4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且靠近所述上料口(212)外侧;
出料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且靠近所述出料口(214)外侧;
推动机构(500),包括靠近所述上料口(212)的第一推动件(510)和靠近所述出料口(214)的第二推动件(520);
第二驱动机构(110),与所述推动机构(50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10)驱动所述推动机构(500)运动时,所述第一推动件(510)能够推动所述上料机构(400)中的工件经所述上料口(212)进入所述卡紧工位(221),所述第二推动件(520)能够推动所述卡紧工位(221)中的工件经所述出料口(214)进入所述出料机构(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件(510)包括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直线排列且向上开口的卡口,所述第二推动件(520)设置在所述推动板靠近所述翻转机构(200)的一侧,所述推动板上滑动连接有横向导轨(550),所述横向导轨(550)上固接有运动件,所述运动件的运动路径上设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限制运动件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件(520)为出料顶针,所述内板(211)的底端设有顶针开口槽(215),所述第二推动件(520)穿过所述顶针开口槽(215)将工件推至所述出料机构(300)。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斌,李流新,陈庆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梅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