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后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56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梁后桥总成。扭力梁后桥总成包括:第一横梁片和第二横梁片,所述第一横梁片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与所述第二横梁片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限定出沿长度方向闭合设置的横梁;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相对设置的两端的第一拖曳臂和第二拖曳臂,所述第一拖曳臂和所述第二拖曳臂均固定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扭力梁后桥总成,缩短了横梁的生产周期,减小了横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横梁的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梁后桥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身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梁后桥总成。
技术介绍
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保证汽车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各汽车厂商都致力于降低车辆重量和成本。汽车扭力梁后桥是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用于连接车身和后车轮、传递侧向扭矩,扭力梁后桥是扭力梁悬架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技术中,扭力梁后桥中的横梁是传递侧向扭矩的主要部件,横梁多采用卷管工艺加工成型。卷管工艺生产横梁时,将片状板材覆盖在管状模具上,多次冲压成包覆在模具上的一侧开口的中空横梁,随后将横梁的一侧开口处焊接实现横梁的成型。卷管工艺需要加工模具,加工模具成本高、周期长,安装有横梁的扭力梁后桥生产周期有待缩短、成本有待减小;横梁卷管成型后,位于横梁一侧的开口的两边要求对齐设置,以实现焊接相连,加工工艺要求高,安装有横梁的扭力梁后桥的生产难度有待降低。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后桥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缩短横梁的生产周期、减小横梁的生产成本、降低横梁的生产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力梁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横梁片和第二横梁片,所述第一横梁片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与所述第二横梁片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限定出沿长度方向闭合设置的横梁;/n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相对设置的两端的第一拖曳臂和第二拖曳臂,所述第一拖曳臂和所述第二拖曳臂均固定在车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梁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梁片和第二横梁片,所述第一横梁片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与所述第二横梁片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限定出沿长度方向闭合设置的横梁;
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相对设置的两端的第一拖曳臂和第二拖曳臂,所述第一拖曳臂和所述第二拖曳臂均固定在车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片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与所述第二横梁片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相焊接,形成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梁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缝与所述第二焊缝位于上所述横梁上沿宽度方向相背设置的两个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梁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缝与所述第二焊缝位于所述横梁上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扭力梁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基准点,所述横梁沿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端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均相同,所述横梁的截面积沿着从所述基准点到所述横梁的任意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力梁后桥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之乙杨锁望陈璟耿富礼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