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黄磷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04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磷化工生产中的固态黄磷取样器。它的取样管由联接杆和管筒两部分组成,联接杆的一端与电动装置联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管筒固定联接,管筒的下端设有切割齿。切割齿相邻两齿间的夹角为30°,每个齿与管筒壁延长面成15°角,相邻两齿成角方向相反;管筒上部两侧的管壁上均布2个圆孔。产品省时、省力,操作安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黄磷生产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桶装黄磷取样的工具。在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黄磷”(GB7816-87)中,对桶装黄磷取样的操作规定为先将待取的黄磷整桶加热至熔融,再用带有锥形阀的管式取样器抽取熔融状的黄磷样品。这就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黄磷一般为200公斤包装,要将整桶黄磷熔融,至少得加热至65℃,需要较长时间并消耗大量能源;②尤为严重的是,黄磷的自燃点仅为30℃,因此在取样过程中,无论是对黄磷加热熔融,或是对熔融状的黄磷进行抽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但一直未能得到圆满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固态黄磷取样器,它能从室温下的黄磷包装桶内方便、安全地取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动装置和取样管,电动装置可为冲击电钻或者电锤;取样管由联接杆和管筒两部分组成,联接杆的一端与电动装置联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管筒固定联接;管筒的下端设有切割齿,管筒上端的管壁上设有通气孔。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切割齿相邻两齿间的夹角为30°,每个齿与管筒壁延长面成15°角,相邻两齿成角方向相反;通气孔为管壁上均布的2个圆孔,用以平衡管筒内腔的气压。本技术结构虽然简单,却非常成功地解决了桶装黄磷的取样问题。使用时,在冲击式电机的带动下,管筒下端的切割齿方便地插入固态黄磷中。尤其是切割齿各有一半分别或向外倾斜,一方面具备切割功能,另一面可起到减小黄磷与取样管内外壁间的摩擦及阻力的作用,使取样器能在固态黄磷内不断地深入,切割下的黄磷样品顺利地进入取样管内腔。试验结果表明,取样器可顺利地取出从上到下各个黄磷层面的,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样品,省时、省力、安全,有效地杜绝事故隐患,并可节约一定的能源。本技术还可用于固体石蜡和沥青的取样。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但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取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电动装置和取样管2,电动装置可为700W的冲击电钻,取样管由联接杆4和管筒2两部分组成,联接杆4的一端与电动装置联接,联接杆4的另一端与管筒2固定联接,管筒的下端设有切割齿3。切割齿3相邻两齿间的夹角5为30°,每个齿与管筒壁延长面成15°角,相邻两齿成角方向相反。管筒2上部两侧的管壁上均布2个圆孔1,以便在切割固态黄磷时,排出管筒2内的空气。切割齿3可10个齿圆周均布。用该取样器对桶装黄磷取样,为减少阻力,在同一位置分两次取样。对200公斤桶,桶内黄磷厚度为800毫米,每次约进深400毫米,即可取得由上而下各个黄磷层面的黄磷样品。然后,将取样管置于一定深度且注满80℃以上热水的容器中,轻轻震动,样品黄磷即从取样管内脱出,从而达到安全取样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固态黄磷取样器,包括电动装置和取样管,电动装置可为冲击电钻或者电锤,其特征在于取样管由联接杆和管筒两部分组成,联接杆的一端与电动装置联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管筒固定联接,管筒的下端设有切割齿,管筒上端的管壁上设有通气孔。2.按照权利要求1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齿相邻两齿间的夹角为30°,每个齿与管筒壁延长面成15°角,相邻两齿成角方向相反。3.按照权利要求1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为管筒上部两侧管壁上均布的2个圆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磷化工生产中的固态黄磷取样器。它的取样管由联接杆和管筒两部分组成,联接杆的一端与电动装置联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管筒固定联接,管筒的下端设有切割齿。切割齿相邻两齿间的夹角为30°,每个齿与管筒壁延长面成15°角,相邻两齿成角方向相反;管筒上部两侧的管壁上均布2个圆孔。产品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文档编号G01N1/04GK2416500SQ0022258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甘韵宏, 刘荣平, 许春才 申请人:云南磷肥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黄磷取样器,包括电动装置和取样管,电动装置可为冲击电钻或者电锤,其特征在于取样管由联接杆和管筒两部分组成,联接杆的一端与电动装置联接,联接杆的另一端与管筒固定联接,管筒的下端设有切割齿,管筒上端的管壁上设有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韵宏刘荣平许春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磷肥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