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及专用治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49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及专用治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物料上料模块、物料搬运模块、治具上料模块、组装模块和送料模块;物料、治具分别由振动盘、旋转台传输经过各模块动作传输至组装模块实现组装。再由送料模块搬至磨床端。在组装模块中,物料通过组装槽进入治具时出料处于水平放置状态,而通过翻转机构将载有物料的治具向上翻转,有效避免在后续搬运治具过程中物料出现位移,保证物料自动上料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充分保证物料加工的效率、安全性、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及专用治具
本技术涉及物料打磨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制造加工中通常使用磨床提高被加工件的尺寸精度,磨床是机器零件精密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磨床属于独立的加工环节,其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公开号为CN109514424A的中国技术专利针对上述问题作出改进,其公开了一种磨床自动上料加工系统,包括上料机器人、磨床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人机界面和磨床;上料机器人,用于将物料从取料位置移动到上料位置并向磨床控制器发送上料完成信号;磨床控制器,用于接收上料完成信号并控制伺服驱动器启动磨床进行物料加工;人机界面与磨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进行加工参数设置并使加工过程可视化。上述专利文献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善磨床的上料模式,但机械加工中不乏针对如顶针、定位块等细小物料的磨削加工。而为了保证细小物料加工时的效率、精度,往往先通过治具固定若干同类细小物料,实现单次多量磨削加工。在这种情况上,上述文献或现有技术均未有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其实现了在上磨床加工中细小物料的成组上料。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物料上料模块、物料搬运模块、治具上料模块、组装模块和送料模块;所述物料上料模块包括振动盘、与物料适配的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与振动盘衔接;所述物料搬运模块包括正对上料轨道末段的负压吸盘、在物料上料模块与组装模块之间运动的搬运运动轴,所述负压吸盘安装在搬运运动轴上;所述治具上料模块包括将治具竖向排列的治具载盘、推杆机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往组装模块运动的第一推杆、推动第一推杆动作的第一气缸,所述治具载盘的下端开设有供治具平移出治具载盘的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一推杆适配,所述治具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推杆配合的槽口;所述组装模块包括设置负压吸盘运动轨迹模块末段的组装台、设置在第一推杆运动轨迹末段的治具放置台,将治具推离治具放置台的第二推杆、第二气缸。所述组装台上设置有组装槽、将组装槽内物料推向治具放置台的第三推杆、启动第三推杆动作的第三气缸,所述组装槽与物料适配,所述治具放置台与组装槽正对;所述送料模块包括抓取治具的夹爪气缸、在组装模块与磨床之间运动的搬运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各模块之间的配合,将细小物料安装至治具上再将物料、治具整体传输至磨床进行磨削加工,有效实现在磨床加工前段,细小物料的动上料,自动化程度高,上料精准。在另外一方面,通过与物料适配的轨道运输物料避免了人工放置物料,起到了有效的放误送效果,保证了产品在磨床加工时的良品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物料上料模块中还设置有错位机构,所述错位机构包括错位轨道、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处于第一状态时,错位轨道与上料轨道对齐,所述第四气缸处于第二状态时,错位轨道与上料轨道错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错位机构实现在负压压盘吸取物料时,物料位置不受振动影响,有效保证吸盘吸取物料位置的精准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轨道与所述错位轨道之间还设置有平振轨道,所述平振轨道安装在于主动振动件上,所述主动振动件为平振轨道提供竖向的上下振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振轨道强化物料输送流畅度,保证物料更加顺利更加快速地输送至下一工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治具上料模块还包括旋转台、驱动旋转台旋转的第一旋转气缸,所述治具载盘设置在旋转台上且治具载盘有至少两个,所述治具载盘竖直设置,且所述治具载盘在周向上具有保持治具呈竖向堆叠的三面限位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治具载盘交替使用,在一个治具载盘通过第一推杆输送治具时,另一治具载盘处于空闲状态以便于在该空闲治具载盘中装满治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搬运运动轴包括沿水平方向运动的X轴、Y轴以及沿竖直方向运动的Z轴,所述Z轴底端设置有第二旋转气缸,所述负压吸盘安装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上,所述第二旋转气缸处在第一状态时,负压吸盘上吸取的物料与错位轨道正对,所述第二旋转气缸处于第二状态时,负压吸盘上吸取的物料与组装槽正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组装槽倾斜设置,利用专用治具结构特点,使得物料装至治具内之后,在磨床的平面磨削过程中物料不易掉出治具,保证后续物料的加工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组装模块还包括有治具翻转机构,所治具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翻转台,所述治具放置台成L型设置,所述治具放置台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翻转台上,所述翻转气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治具放置台的背部,所述翻转气缸的底部旋转连接在机体上。且所述翻转气缸的输出端位于旋转气缸底部的斜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模块中,物料通过组装槽进入治具时出料处于水平放置状态,而通过翻转机构将载有物料的治具向上翻转,有效避免在后续搬运治具过程中物料出现位移,保证物料自动上料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组装模块还包括预定位机构,所述预定位机构与治具适配,所述第三推杆将治具从治具放置台推至预定位机构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定位机构衔接组装模块与送料模块,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专用治具,其实现了在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以及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机中稳定固定物料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专用治具,包括治具,所述治具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物料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竖直或倾斜设置在治具上,所述治具的侧面还设置有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在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以及打磨装置中对物料的固定、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自动化上料装置将细小物料输送至磨床加工,有效提高细小物料轮廓面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效率以及稳定等指标;2.通过专用治具实现对细小物料的定位,提高细小物料轮廓面的加工精度,实现了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的各主要模块排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中物料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中物料搬运模块的结构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中治具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物料上料模块(5)、物料搬运模块(6)、治具上料模块(7)、组装模块(8)和送料模块(9);/n所述物料上料模块(5)包括振动盘(51)、与物料适配的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与振动盘(51)衔接;/n所述物料搬运模块(6)包括正对上料轨道末段的负压吸盘(61)、在物料上料模块(5)与组装模块(8)之间运动的搬运运动轴,所述负压吸盘(61)安装在搬运运动轴上;/n所述治具上料模块(7)包括将治具竖向排列的治具载盘(73)、推杆机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往组装模块(8)运动的第一推杆(74)、推动第一推杆(74)动作的第一气缸(75),所述治具载盘(73)的下端开设有供治具平移出治具载盘(73)的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一推杆(74)适配,所述治具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推杆(74)配合的槽口(12);/n所述组装模块(8)包括设置负压吸盘(61)运动轨迹模块末段的组装台(81)、设置在第一推杆(74)运动轨迹末段的治具放置台(82)、将治具推离治具放置台(82)的第二推杆(83)、第二气缸(84),所述组装台(81)上设置有组装槽(811)、将组装槽(811)内物料推向治具放置台(82)的第三推杆(85)、启动第三推杆(85)动作的第三气缸(86),所述组装槽(811)与物料适配,所述治具放置台(82)与组装槽(811)正对;/n所述送料模块(9)包括抓取治具的夹爪气缸(91)、在组装模块(8)与磨床之间运动的搬运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物料上料模块(5)、物料搬运模块(6)、治具上料模块(7)、组装模块(8)和送料模块(9);
所述物料上料模块(5)包括振动盘(51)、与物料适配的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与振动盘(51)衔接;
所述物料搬运模块(6)包括正对上料轨道末段的负压吸盘(61)、在物料上料模块(5)与组装模块(8)之间运动的搬运运动轴,所述负压吸盘(61)安装在搬运运动轴上;
所述治具上料模块(7)包括将治具竖向排列的治具载盘(73)、推杆机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往组装模块(8)运动的第一推杆(74)、推动第一推杆(74)动作的第一气缸(75),所述治具载盘(73)的下端开设有供治具平移出治具载盘(73)的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一推杆(74)适配,所述治具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推杆(74)配合的槽口(12);
所述组装模块(8)包括设置负压吸盘(61)运动轨迹模块末段的组装台(81)、设置在第一推杆(74)运动轨迹末段的治具放置台(82)、将治具推离治具放置台(82)的第二推杆(83)、第二气缸(84),所述组装台(81)上设置有组装槽(811)、将组装槽(811)内物料推向治具放置台(82)的第三推杆(85)、启动第三推杆(85)动作的第三气缸(86),所述组装槽(811)与物料适配,所述治具放置台(82)与组装槽(811)正对;
所述送料模块(9)包括抓取治具的夹爪气缸(91)、在组装模块(8)与磨床之间运动的搬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上料模块(5)中还设置有错位机构(53),所述错位机构(53)包括错位轨道(531)、第四气缸(532),所述第四气缸(532)处于第一状态时,错位轨道(531)与上料轨道对齐,所述第四气缸(532)处于第二状态时,错位轨道(531)与上料轨道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小物料轮廓面打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轨道与所述错位轨道(531)之间还设置有平振轨道(52),所述平振轨道(52)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礼春程立军易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